儿童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97241.html年12月的一天深夜,月黑风高,凌风刺骨。
河南濮阳柳下屯的一处荒地上,几个神秘的黑影正在忙碌着。
他们迅速挖出一个大土坑,随即将旁边一个五花大绑仍在动弹的汉子推下坑去,然后左一锹又一锹,动作干练,毫不含糊。
很快,土坑就被填平,又用铁锹恶狠狠地拍了几下,这样一来,坑中人断然没有逃生的机会。完事之后,几个黑影四处散去,夜色如水,安静的出奇,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很快,这桩恶劣的活埋杀人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随着死者身份揭晓,举国上下却无不拍手称快,就连死者的家属,也称之死有余辜。
背负一生骂名,死得如此荒唐,可以说是众叛亲离的典型了。
那这被埋之人到底何许人也?为何会落个如此下场?又为何成为举世为仇、人人得而诛之的“过街老鼠”?
此人便是石友三,人称“民国第一变色龙”!
那个年代,*阀混战,群雄并起堪称乱世,*阀之中的“变色龙”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临阵倒戈更是家常便饭,大名鼎鼎的“倒戈将*”冯玉祥就是其中一位,冯玉祥虽九次变节,但不失大节,坚守革命情怀,治*美名传扬天下。
同样是“倒戈将*”,但相比冯将*,石友三却臭名远扬,堕至深渊。
单论“变色”的次数,石友三便已冠绝天下。
他曾三度投冯(冯玉祥),又三次叛变,接着投阎(阎锡山)反阎,投蒋(蒋介石)反蒋,投张(张学良)反张,联共反共,抗日投日,此人游走于各个势力之间,见风使舵,尤擅钻营,“六姓家奴“最终沦为汉奸,万劫不复。
那么另外一说,冯、阎、蒋、张可都是当时个顶个的风云人物,兼有识人用人之能,石友三何德何能,能得到这些大佬的赏识呢?
一切,要从头说起。
年,石友三出生在吉林长春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一家子的生活,过的尤其清苦。石友三刚刚长大,就被父亲安排在一家粮号内当学徒,极其幸运的是,东家见石友三机灵,对其颇为照顾,让他给自己的儿子当伴读,正因为此,石友三有了读书认字的机会。
十几岁时,石友三按照父亲的命令回家成婚,还未成年的石友三长得清瘦,妻子却格外粗犷,在婚后,石友三过得极为窝囊,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年,石友三加入了北洋直隶常备*陆*第三镇炮兵第3标第一营当兵,但是不久,就发生了兵变,石友三无奈流落北京。
年,年过二十的石友三再度从*,加入了备补*前营,而当时的前营的营长正是冯玉祥。
冯玉祥见石友三身材矮小,因此让他做了一个马夫。
不过,石友三是有心计的,他抓住一切机会,想要给冯玉祥留下深刻印象。
有一次,冯玉祥率部路过四川剑门关时,看到许多名贵石碑,冯玉祥尤为喜爱,想要拓下来观赏,无奈*中全是粗人,实在找不到会耐下性子拓石碑的人,石友三眼看机会来了,于是毛遂自荐,用了整整一天将石碑完整拓了下来,冯玉祥很高兴,将其题泊位贴身护兵。
此后,石友三一路亨通,很快就升到营长。
冯玉祥出身*营,治*从严是远近闻名,提拨重用的将领,也必须是基层小兵出身。
石友三知其所好,在训练部下时,常常以身作则,任何项目都严苛要求,也因此,石友三所在营部,常常成为冯玉祥检兵时的模范部队,石友三也越来越受到冯玉祥的赏识。
很快,石友三成为了冯玉祥的亲信,列居十三太保之一,后来,又先后任团长、旅长等职。
权力在手,野心毕露,石友三暴虐反复的本性也暴露无遗,成为了一个嗜杀的“屠夫”。
他升任第8混成旅旅长之后,驻*包头的石友三在当地肆意横行,听信当地地主、士绅、富商的诬告,在包头不到半年就枉杀了多个不愿忍受剥削凌辱而有反抗行为的佃户、长工、苦力夫役,当地人无不闻风丧胆,都唤石友三为“活阎王”。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变,成立国民*,石友三任第六**长兼第六师师长,十二年时间,石友三已经成为冯玉祥*事集团的重要首领,在冯玉祥部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位越来越高,忠诚度却日趋消亡。
年,国民*遭到奉系、直系和晋系的围攻,因晋系指挥官是之前石友三做伴读时的老师,二人颇有交情,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因此石友三部在国民*全面溃败之时居然实力反而扩大,有了三个师的规模。
在南口大战,冯玉祥兵败下野,石友三眼看前途渺茫,于是毫不犹豫的背叛了冯玉祥,投靠了阎锡山。这是石友三的第一次背叛。
而连年的*阀混战,各方势力此起彼伏,石友三则像是个墙头草。
年,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之后,冯玉祥决定召集旧部。
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石友三见冯玉祥有成事的机会,于是找到冯玉祥,“表示忏悔,扑身跪地,大哭起来”,冯玉祥也有重整旧部之心。于是,石友三再次背叛阎锡山,重归冯玉祥麾下。
这一来二去,二人之间早已有了嫌隙,二次北伐期间,冯玉祥将石友三的参谋长撤职,派本部高参李秉璇接任,疑心尤重的石友三认为是冯玉祥派来的监*,于是对李下了杀手,以示对冯玉祥的不满。
年,蒋桂战争爆发,一早就对石友三有拉拢之举的蒋介石,前后赠送给石友三五十余万元,得到蒋介石的嘉奖,石友三野心愈发膨胀。
年蒋冯战争爆发,石友三毫无意外的背叛了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
投蒋之后,石友三春风得意,很快上任安徽省主席,成为割据一省之地的大*阀,然而蒋介石识人用人自有一套,他深知石友三秉性,并未想让他如愿以偿经营安徽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让石友三率部南下与粤*作战。
石友三顿时疑窦丛生,认为蒋介石是想趁机消灭自己,于是为了自保,选择背叛蒋介石,加入反蒋阵营,甚至一不做二不休炮轰南京城。
年,中原大战爆发,面对规模空前的大混战,石友三成为了冯玉祥、阎锡山一方的第四方面*总司令和山东省*府主席。
自此,石友三三投三叛,也算是为自己叛来了一个远大前程。
但其反复无常,临阵倒戈的秉性却极不受人待见,虽然在反蒋阵营中身居高位,但过得并不愉快。
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东北*张学良后来居上成为最大赢家,一举拿下整个华北地区。
石友三见状,又投靠了张学良。
没过多久,石友三又攀上了汪精卫。
石友三每一次背叛都毅然决然,没有后顾之忧,毕竟当时,他手握数万大*,有的是资本。
在汪精卫麾下,石友三野心愈发膨胀,张学良诈死,以为机会来临的石友三,开始调集兵力,准备攻占北平。谁知,一切不过是张学良谋划的一出“请君入瓮”,最终石友三大败,七万大*只剩下人。
终于,在多次反复背叛中,在欲望高涨的漩涡里,石友三终于败光了自己的老本。
输得彻底的石友三并不甘心,年8月,石有三秘密前往天津,勾结了日本驻华特务头子土肥原,试图东山再起。
然而,尽管石友三十分卖力的当汉奸,但由于手头无兵无权,并未得到日本人的重视。
年,全面抗战爆发,终于等来机会的石友三乘机打出抗日大旗,在宋哲元部成为了师长,第2年,石有三再收拢溃兵,兵力大增之后,又被蒋介石委任为69**长,新六师高树勋部也是在此时归入了石友三麾下。
年,石友三在敌后进行游击战,石友三为保存实力,转而与共产*合作,多次表态团结抗战,邓小平、杨秀峰等人曾在石友三部工作。
不到一年,蒋介石以主*华北为条件,密令石友三反共,石友三很快再次暴露了“有奶便是娘”的真面目。面对国民*掀起的反共高潮,石友三很快倒戈八路*,当起了反共的急先锋,杀害了大量革命群众。
这种情况下,忍无可忍的八路*大举反攻,年,在冀南战斗中,石友三部队遭到八路*的毁灭性打击,石友三部损失殆尽,苟延残喘。
一向精明的石友三,再次将目光投向日*,开始与日寇频繁联系,并宣称日本委任其为河北省省长兼保安*司令,就在石友三投降日本当汉奸的态度愈发明朗之际。
石友三被秘密杀害,也即是文首那一幕。
毕竟在**两界,也算是风口浪尖的人物,石友三被杀,也引发诸多猜测。
凶手究竟是谁呢?
要说,冯、阎、蒋、张四人都有可能。
尤其是冯玉祥和蒋介石,一个三番五次被石友三背叛,一个甚至还遭到石友三的炮轰。
不过这四人要想除掉石友三,大可不必等待那么久。
那石友三命丧何人之手呢?正是飞虎将*高树勋,是石友三麾下干将,也是他的拜把兄弟。
石友三有心投日,并想拉着高树勋一起,没曾想高树勋直接强辞拒绝,还破口大骂石友三是卖国贼大汉奸。
石友三本来心胸极为狭隘,既然做不成盟友,那便只能是仇人。
石友三准备在自己大婚之日干掉高树勋,高树勋命大,设法逃过一劫。
既然石友三不顾兄弟情分,高树勋也暗暗生了杀机。
高树勋找来了曾经同为西北*将领的孙良诚来当说客,借口想缓和与石友三的关系。
宴会之上,高树勋直接发难,将石友三控制住,然后五花大绑,就在当天夜里,将其活埋在*河岸边。
一生反复无常,见风使舵,作恶四方的“变色龙”就此潦草毙命。
正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石友三一生为了私利多次叛离旧主,又嗜杀成性,骚扰百姓,甚至火烧登封少林寺,将千载少林精华付之一炬,在民族危急存亡的全面抗战时期,不忧国难,反欲借敌寇之手,争地夺权,其心实在可诛。
也不怪乎,人人闻之死讯皆奔走相告,拍手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