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体脂秤未必精确 降体脂仍需合理饮食与运动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大*中,不少明星更是晒出体脂率力证自己的健身成果。随着 体脂率 这一专业术语被大众所熟知,各种体脂秤、体脂仪也在市场上热销,但这些检测体脂的仪器到底靠谱吗?
体脂秤五花八门
在淘宝,记者搜索 智能体脂秤 ,搜索结果有上万条。这些体脂秤便宜的只要五六十元,贵的则要五六千元,卖得比较火的每月销量超过一万件。尽管品牌不同、价格不一,但它们都将精准测量体脂率作为最大卖点,同时比拼谁能测量的身体数据更多。
某品牌一款智能体脂秤号称,自己 能测脂肪10项数据 ,采用BIA生物电阻测量法精准测量BMI(身体质量指数)、肌肉、骨量、代谢率、内脏脂肪、蛋白质等身体数据并跟踪记录。该品牌还号称自己拥有 难以置信的精准 。
另一品牌的体脂秤则宣称 不仅能称重,还能测脂肪 , 每天测一测,告别盲目瘦身的旧时代。 这款体脂秤同样号称可测量 人体9项数据:体重、 肌肉、 BMI、脂肪、水分、蛋白质、内脏脂肪、骨量、代谢率 ,并称自己有 超大传感器 ,比其他体脂秤 更精准 , 多吃一口都会被它察觉 。
还有一品牌的体脂秤更是号称可 测量14项身体数据 ,如BMI、体水分、骨骼肌率、内脏脂肪等级、蛋白质、去脂体重、腰臀比等。并自称采用创新技术, 可以更好地应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复杂身体环境,比普通智能秤更科学更精准 。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不少体脂秤称可与手机连接,只要在手机中下载相应APP,输入身高、年龄等,就可以将每次测量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手机上,并对 用户的各项指标给出正常、偏低或偏高等判断,推荐运动量,用户还可将测量结果 晒 到朋友圈。这些体脂秤还给自己冠名为 私人健康管家 。
测量数据常有偏差
家住*渠的马女士最近迷上了健身,为了更好的减肥瘦身,她购置了一款体脂秤摆在家里,时不时地上去称一下。但让马女士郁闷的是:她每次测量的体 脂率都不一样,有时同一时间连续称三次,每次出来的结果都不相同。 你说这体脂秤真的能准吗?我的体脂率到底有多少,每次结果都不一样,把我自己都搞糊涂 了。
记者了解到,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在市面上,各种体脂秤、体脂仪热销,甚至相关的APP也被开发出来,都称可以准确测量出人体内的脂肪含量。但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使用者最为困惑的问题就集中在,这些体脂秤究竟测量得准不准?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出售的体脂秤大部分利用的是人体阻抗原理测脂肪比例,这种方法的专业术语叫做 BIA ,其原理是脂肪组织因水分含量低而不导电,肌肉等细胞组织因含水量高而导电性能好,由此根据人体的电阻抗推定脂肪和其他组织的比例。
据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比较准确的体脂测量方法是 DEXA (双X光吸收测定法)法。不同于 BIA 测量法,这种方法是将身体分为三间隔模型,测量身体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和骨骼的含量。
上海体育学院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中显示,20岁至29岁和50岁至59岁之间的男性测试者,使用 DEXA 法测量体脂,要比某品 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小;30岁至49岁的男性测试者,使用 DEXA 法测量出的数值,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而20岁至59 岁的女性测试者,使用 DEXA 法测量,也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
这项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测试者, BIA 体脂秤测量的结果与DEXA法测量的结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
检测数据仅作为参考
市民柯小姐同样购置了一款家用体脂秤,她每天都会在饭前饭后称几次, 有时早上没吃饭体脂率才23.5%,可是一吃饭就到了27.4%。有时同一时间上去称几次,虽然称的体重显示一模一样,但体脂率可能相差一个多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的体脂检测就是靠一股非常小、无害的电流穿过检测者的身体组织,电流穿过肌肉的速度比穿过脂肪的速度快,所以每个人身体的 阻值是不一样的。市面上除了体脂秤,还有体脂仪,但不管是通过双手握住两个电极,还是双脚踩在两个电极上,都是让电流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回路。但人体是个很 复杂的物体,各个部位的电导率是随着含水量、矿物质含量等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为了试验体脂秤的准确性,柯小姐曾经做过实验,她拿着重物站上体脂秤,测量出的体脂率比她没拿重物要高不少。 但按理说只是重量上有差别,体脂率应为一致或者更少,因为脂肪并未增加。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光民指出,体脂测量的绝对准确率 有很大空间 ,而一般体脂秤测量的数据, 不能相信它是绝对准确的,但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参考值。
对于马小姐、柯小姐反映的每次测量结果均有偏差的问题,*光民表示,如果是体脂秤,那么站的位置不同,则测量结果就会不同。此外,喝水前后、吃没吃饭也都会导致数据差异。而手握的体脂仪,手上握的力度、松紧度以及手掌湿度、皮肤状态等外界因素也均会影响测量结果。
相关标准缺失
随着各种体脂秤如井喷般出现,导致的一大问题就是目前体脂秤市场良莠不齐。
*光民指出,对于目前市场上不少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如体脂秤,相关部门目前还未出台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就导致消费者在选择上无据可依。
目前,不同厂家生产的体脂秤,由于电极数量不同、建立评估标准的样本和参照系不同,其数值的准确度也有一定区别。记者调查发现,前文号称 喝杯水 、 多吃一口 都会被发现的体脂秤,不少消费者反映,事实上根本没有商家宣称得那么灵敏和准确。
*光民指出,体脂秤这种产品将体重和体脂肪一起测量的思路是好的,但亟待相关标准对各品牌的制造方法、准入方式等进行规范,以免市场良莠不齐。
*光民告诉记者,准确测量体脂的方法,并非普通老百姓可实现的,如水下称重法,一般用于宇航员测体脂,这种方法除了测量设备非常昂贵外,还要求有独立空间,此外被测量者还得会水下憋气。
至于体脂率究竟多少算是正常,*光民指出,目前国家也未有标准。此外,专家认为,目前这股健身大潮带动了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鼓励人们多运 动,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国内的健身概念多引自外国,人种差异导致的标准值差异,锻炼中也需要考虑。 美 并无恒定标准,不要被潮流带着走,健身锻炼要量 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