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死小偷与救治歹徒o2dcp0ey [复制链接]

1#

打死小偷与救治歹徒


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19岁歹徒,李建华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歹徒得到及时救治。李建华的行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争论。(见4月9日《现代快报》) 话题展开之前,先说说一个比较常见的社会问题 ,在小偷日益猖獗的今天,许多人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一旦抓住小偷,不是扭送到公安机关,而是私自审讯,痛下杀手,一些小偷在所谓的正义行动中,生命权被无辜剥夺了,结果自己是一时解恨了,法律却找上了门来,实在得不偿失,可悲可叹。 毫无疑问,在未对他人生命构成威胁情况下,小偷的生命权是必须保护的,这正是法律的神圣、公正之处。就退休女教师李建华来说,在被歹徒施以暴力,且身中数刀情况下,不仅没有置歹徒于死地,相反还出手相救,主动拨打急救电话,从而为挽救一条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其实,不要说不救歹徒,即便将歹徒当场打死,相信法律也会以正当防卫而免究其刑事责任。 当歹徒失去反抗能力时,我们是积极挽救其生命还是见死不救,从报道来看,有人褒扬李建华的宽容精神,有人认为李建华善恶不分,其行为很迂腐。这两种观点很难说谁对谁错,站在公正的立场,我以为李建华的做法值得肯定,这是因为歹徒纵然可恶,但罪不至死,只要有挽救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轻言放弃,还应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何况歹徒年纪只有19岁,在受到触动后还喊了声“妈”,巨大的感动力量,震撼人心,令人无不动容。 李建华挽救歹徒生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我们不必上纲上线,妄加指责。我们这个社会不缺的是冷漠,缺乏的恰恰是人间的温暖与关怀,如果大家都象李建华那样,用实际行动感化小偷、感化歹徒,相信某些在犯罪边缘上徘徊的人就会弃恶从善,获得新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感化与改造的功能是巨大的,打死小偷不可取,给失足者以重新做人机会,是文明的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或许这正是李建华救治歹徒的意义所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