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脏,为身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唯一没有末梢神经的实质性器官,故有“哑巴器官”之称。
肝脏,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化学加工厂”,参与人体营养、废物的转化、代谢、分解、合成,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中医认为“发之于内,出之于外,有诸内必形于诸外”,还有“肝衰先上脸”之说。
肝受损,不易被发现,若脸上有4种表现,别轻视,该养肝了!
1,脸上粉刺增多
当体内优质分泌过多,排毒不畅时,毒素就会“跑到”脸上,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粉刺。
肝脏有调节荷尔蒙的作用,若肝出了问题,体内的黄体荷尔蒙会不停地分泌油脂,促使粉刺增多。
2,脸部肝区出现黄褐斑
黄褐斑,又称为“肝斑”,与内分泌异常、雌性激素水平过高等均有一定关系。
而肝脏受损后,使肝血不足,脸上也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变得黯淡无光,也容易出现肝斑。
3,脸色暗沉,无光泽
当脸部的皮肤较晦暗、无光泽,可能还肝受损,对铁的代谢能力减弱,会使肝细胞内的铁流入血管,当血液中铁成分增加,脸色就会变得暗沉。
4,鼻梁骨颜色异常
若鼻梁骨最高处发红,可能是肝火偏盛,其主要表现有容易发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
若鼻梁骨颜色发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的一种征兆。
肝脏受损,“不露声色”,直到身体出现一些非特异性征兆,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巩膜发黄等。若脸部出现以上症状,最好定期检查一下,如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肝脏彩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记住,三大诱因会“加速”肝脏病变:
1,乙肝病毒
肝癌最广为认知的致病因素就是乙肝。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积极治疗、不定期复查,只要遵医嘱服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改变不良习惯,可避免“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2,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的成分,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常见于潮湿环境中,多存在于坚果、粮食、腐败的水果、发霉的厨具中。
据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B1的毒素是砒霜的68倍,其致癌性很强。
3,酒精
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一级致癌物”。临床数据显示,近六成肝癌与喝酒有关。
酒精进入体内,完全靠肝脏进行代谢。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小时代谢掉10ml的烈性酒,若超量,其代谢中间产物乙醛,就会损伤肝细胞,诱发酒精性肝炎。
保护好肝脏,预防病变,谨记“三代、三勤”:
“三代”:1,以茶代酒,促进肝细胞修复
酒,是一把双刃剑,适量饮酒,利于身体健康。但现代很少人能控制好饮酒量,不管开不开心,喝得都很多。
日常养肝,以茶代酒,利于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修复。
每天用枸杞子泡水喝,利于养肝、明目等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甘平而润,性滋补……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
现代研究发现,枸杞中所含的甜菜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所以,枸杞有明确的保护肝脏、抗脂肪肝的功效。
2,以动代静,提高身体代谢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利于提高身体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毒素排出体外。
运动,还能促进热量消耗,利于控制体重,改善和预防脂肪肝,从而保护肝脏。
而久坐不动,容易增加腹部脂肪堆积,还会降低代谢,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
最好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45分钟,切记,避免过度、过量,损害了膝盖就不好了。
3,以乐代怒,疏肝理气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情志对肝脏的影响很大。
经常生气的人,容易肝气郁滞不畅通,会影响全身气血运行。
“以乐代怒”学会控制情绪,尽量不好发怒、生气,减少消极情绪出现。
“三勤”:1,勤推肝经
最好是睡觉之前,推推肝经,有助于畅通肝经、疏调肝气的作用,还利于肝脏排毒。肝经,位于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腿、后右腿,反复推上50次就行。
2,勤拍胆经
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拍拍胆经,有助于加速胆汁分泌,提高肝功能,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胆经,位于大小腿的外侧。
用双手重力拍击大腿、小腿外侧,延大腿外侧一直敲打到膝盖,反复拍打多次。拍打时,要稍微用力些,以每秒大约2下的速度敲击,各敲打50次。
3,勤按太冲穴
太冲穴,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位于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
此穴为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通过按揉太冲穴,可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的冲出去。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