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根治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8635.html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听说能力的锻炼。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中学阶段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个时期应注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怎样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多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了课内外的互相结合,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作简单介绍。
一、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向45分钟要效率
我们的基础教育基本采取班级教学的形式,学生的语文能力得法于课内,所以课内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怎样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1.经常让学生听课文录音,锻炼普通话,为口语表达打好基础。口语表达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读准字音,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熟练地朗诵,有感情地表达。而要达到这个要求,课文录音就是最好的教学材料。课文录音是经过精心制作的,发音标准,音量适宜,感情充沛。在授课当中适当地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不但可以纠正学生的读音,锻炼普通话,还可以给学生的朗读作榜样,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为学生具有较高的口语表达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有时让学生小声跟读,在边听边读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让学生上讲台演课本剧、复述课文、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和
辩论。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学习过程中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可以上讲台表演,如《狼》、《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有些较复杂的课文和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后复述给同学们听,既可以考察学生的课文掌握情况,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采用上讲台的方式,有时可以就某一个问题一个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也可以就某一有争论的问题两位或两方同学进行辩论,如我们在教授《羚羊木雕》中就针对“羚羊木雕该不该送人”这一话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在辩论的准备及进行当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这种能
力是建立在缜密而有逻辑的思维能力基础之上的,而且学生能在辩论中出口成章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使辩论的双方和台下的同学明白了问题的真谛,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对辩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消除了当众讲话的畏惧感和羞怯心理,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我们的口语表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讨论,多开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尽量少说,学生多说,让他们多讨论、勤开口。不仅分析课文时要让他们说,回答问题时要让他们说,甚至写作文时也要让他们说。例如,要求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结合教学《散步》一课,谈谈他自己家中的亲情故事。有的学生就会说:“我的爸爸、妈妈和文中的作者是一样的”。这时,我们就对他讲:“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的有些感受和作者有相同之处
,但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比如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从这一点来说和文中的作者就不一样,你能具体谈一谈父母为你及你的家人所做的感人事情吗?”当学生具体说出后,教师给予赞扬和鼓励。
二、走出课堂,走入生活,向课外要效率
语文教材囿于篇幅教时,并非大千世界的全貌,要全面真实地了解生活和社会,必须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入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特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
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天然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照本宣科,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学习课本,进一步为他们的口语表达提供丰富的素材。我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的局限,进入广阔的社会,涉猎课外知识。利用课余时间,读书看报,多思勤记,为口语表达积累素材。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蓄积来看,课内总是有限和不足的,这就有赖于去课外消化、充实和加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我既立足于课内,又着眼于社会,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实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研究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探索口语表达教学的新路子,争取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