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皮肤白癫风医院今天中午十二点半,本是昏昏欲睡的时刻,国内著名导演冯小刚导了一出「喊冤叫屈」的大戏,瞬间为媒体同行们打了滚烫的鸡血。
因万达院线人为降低冯导作品「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率,冯导在微博上以潘金莲的口吻给万达老总王健林写了封「夹枪带棒」的公开信,直言有多少排片率就有多少胸怀,若不放过就请除恶务尽。
对于冯导此举,网上有支持的,但更多的却是批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谁是谁非?
这件事情的直接导火索是万达对「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率过低。在「我不是潘金莲」的背后发行方猫眼和耀莱的共同努力下,这部影片首映的排片比达到40.25%,而华谊的老冤家万达却仅仅给出了10.9%的排片率。
此前,业内就有传闻,针对「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万达对旗下影院下达了10%左右的排片要求。
一向火气很大的冯小刚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了,所以在今天选择发声,矛头直指万达高层。在这封以潘金莲口吻写就的公开信中,冯小刚指出万达因华谊挖墙脚的行为展开了报复,凭借自己在业内的垄断优势地位,对华谊予以打击,连带自己也受到了牵连。(完整的公开信将在文尾登出。)
这波未平,万达公子王思聪在微博上替父反击。王思聪依然是那副直性子,说冯导是「阴阳怪气」,让人恶心,本来是两家私企的恩怨,就不要扮可怜博同情,煽动舆论,万达对「潘金莲」的排片率过低,是因为根据预售情况,万达对「潘金莲」的市场前景不看好,冯导要是不服气,可以拿优秀作品来说话。
冯小刚马上回应,说谢谢小王主席,事情缘由从你嘴里说出来比我说更有说服力。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方风景更好。目前,王思聪和万达一方还没有继续给出回应,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事儿还没完。
一封信背后的恩怨重重
首先来扒一扒双方的恩怨。冯小刚在那份公开信中,说到一个缘由,那就是华谊挖了万达的墙角。他在信里这样说:「有一小公司名曰华谊,为挽救覆灭之命运,从贵集团挖走一小墙角。」这个「小墙角」就是指华谊的新任CEO—叶宁。
但叶宁可不像冯导那样说的是个「小墙角」,华谊这次挖人是在万达的墙上开了个窟窿。
叶宁在万达工作15年,历任万达院线总经理、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在叶宁主管万达影业期间,一年时间实现万达所有影片无一亏损,年万达院线登录A股;年五洲发行以50.9亿元票房占据民营发行公司票房榜首;年全资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
连一向很少点名表扬人的王健林都在报告会上夸赞了叶宁的工作。然后,他就被华谊挖走了,王健林为此「在办公室里捶胸顿足」。
本来在这件事情之前,两家公司虽有竞争,但表面上仍是比较和气。但叶宁的出走,让万达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双方撕了脸面,万达对华谊展开了资源上的报复,这也就是王思聪说的「你可以挖我人,我也可以不要你的摊子」。同样受低排片待遇的还有今年上映的由华谊制作的「摇滚藏獒」。
但「摇滚藏獒」毕竟不比「潘金莲」,万达出此下策,恐怕还有他的嫉妒心理。时间上回到4年前,「潘金莲」其实是万达的孩子。
「潘金莲」的开发方之一摩天轮影业的老总杜扬,四年前曾就职于万达影视,负责万达整体项目的开发,也是她买下了「我不是潘金莲」的影视版权。后来杜扬离开万达,也带走了这个项目。万达也没有挽留,因为那时业内认为「潘金莲」偏重于文艺片,对市场前景不看好。
但是随着冯小刚的接手,范冰冰成为主演,以及一系列的营销,「潘金莲」渐渐有了成为大片的趋势。这已经够缺乏内容产出的万达后悔不迭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潘金莲」发行方猫眼和耀莱,都是近年来出现的非常有实力的竞争者,他们通过「潘金莲」获得的收益无疑都会转化为对万达的威胁。
达到了目的,却是十足的败笔
冯小刚其实也急了,万达这一举措会严重影响到「潘金莲」的票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提制作、发行等其他产业,光从院线资源上讲,万达就是国内名副其实的老大。据统计,万达院线在国内拥有影院家、块银幕。此外,万达院线在年全国总票房份额中占据13.5%,高于第二、第三名之和。
而「潘金莲」对冯小刚来说,算是一场翻身战。熟悉电影的朋友都知道,近年来,冯小刚的电影质量有所下降,要么叫好不卖座,要么卖座不叫好。
「潘金莲」从故事上来说偏人文,符合艺术性;从前期宣传上来说,票房又很值得期待;从艺术性上讲,冯小刚首次运用圆镜头,是他对电影艺术的一次尝试。可以说「潘金莲」是冯小刚近年来最有可能又卖好又叫座的作品。
胜,则可重得荣誉,败,又得等下一次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万达下这么大一绊子,冯小刚能不急么?但是,再急,冯导也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不满,这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第一点,是语气过于「阴阳怪气」。冯小刚平素以「小钢炮」著称,说话直来直去,也因此被网友们认为是敢说真话。可是这次却以一女子的口吻,陈述所谓的冤屈,全文虽没有一个脏字,但处处夹枪带棒,不阴不阳,即使是支持冯导的人也会心生厌恶。
第二点,是怎么就以潘金莲的口吻来写这封信呢?电影讲的是一个女人争取自己尊严的故事,是正面向上的,名字取做「我不是潘金莲」,虽有蹭热度之嫌,但也拿潘金莲衬了女主。可是这也说明「潘金莲」并不是一个好词啊!冯导,您以这样一个负面人物来为自己利益代言,是真的不怕被扣帽子啊!
第三点,您拿10.9%的排片率说事,口口声声说,万达搞市场垄断,欺压弱小公司。但是,其他院线平均40%的拍片是怎么来的?不是天价票补?不是发行方利用自己资源下了大力气?万达用自己的资源欺负您,您这不是用自己的资源欺负别人?您还在微博上发文,以图利用自己影响力施压万达,这不是一种欺负?
第四点,冯导要求万达尊重市场规律,不要搞不当竞争,这实在有些天真。国内没有明文规定万达不许这样做,那么万达利用自己的优势去竞争又怎么了?万达是私企,是商人,追求的是利益。
第五点,这封信的炒作嫌疑太大了些。冯导什么时候说不好,非要在今天这个既是周五也是「潘金莲」首映的日子说。说也罢了,还要提前半小时发朋友圈和微博,通知「不怕事大的」去围观。
这封信的确是恶心到了万达,万达现在是提高排片率惹到一身骚,不提排片率还是一身骚。同样,这封信也的确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说一石惊起千层浪也不为过,相信会有很多人为此去影院观看。
以下为冯小刚公开信全文
尊敬的王主席健林:
小女子金莲,久闻主席丰功伟业,在您的宏观指导下,万达集团全球产业链之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有目共睹;不仅在商业地产领域成绩斐然,单就影视制作发行行业,除在国内形成垄断,买下好莱坞也指日可待。
在此高歌猛进、摧枯拉朽之际,有一小公司名曰华谊,为挽救覆灭之命运,从贵集团挖走一小墙角——不不不,王主席,恕小女子用词不当,小墙角都算不上,就是一块儿小墙皮;但这个小公司打错了算盘,小墙皮在您那儿是块儿墙皮,离开您那儿,就是一撮儿土。这块儿小墙皮的脱落,对贵集团毫发无损,但其变节行为,引起了贵集团人神共愤,必予除之而后快。
据坊间传闻,该惩罚体现为,凡这家小公司出品的影片,在万达院线皆予以封杀——不不不,王主席,小女子用词又有不当,也少留余地,零星排个几场,让其苟延残喘,也给上下留点面子。小女子也懂,小墙皮脱落这点事儿,王主席能在乎吗?不,您就是制气!倒是让小女子发现了您在大格局之下,还有一颗在商不言商的童真之心——俗称「孩子气」。
要单为制气,小女子用大格局揣想,您还有一个更解气的做法,不妨将这间小公司收购。收购倒不为盈利,只为铲除这块儿小墙皮;然后再将这间小公司无偿还给那两个倒霉蛋兄弟,用事实告诉他们,真以为我稀罕你这公司呐,就为出了气也显得大气。接着,小墙皮逃到哪里,就铲到哪里,就是把全中国的电影公司都收购了,以万达的财力和气魄,也不费吹灰之力。
王主席,您铲除小墙皮的做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您时下用力过猛,飞出去的铲刀,也伤及了无辜的金莲。金莲沉冤千年,历经坎坷,终有一天走上银幕,走上银幕就是走进了万达院线,只因与那间小公司稍有瓜葛,也糊里糊涂躺在了贵集团的铡刀之下。
目前,该片在全国其他院线排片平均值为40%以上,在贵集团的排片率仅为10.9%。王主席,奴家与那块儿小墙皮素昧平生,只因中间加着那小公司,惨遭涂炭,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小女子揣想,王主席终日描绘蓝图,思考宏观,伤及小女子这池小鱼,您也未必在意;小女子有一句话,还真是从您的大格局大视野出发,10.9%的排片,反映贵集团10.9%的胸怀;这种小胸怀,反映了小格局;而这种小格局,是不能成就王主席宏伟蓝图的。小女子进退荣辱倒没什么,由此影响了王主席一统天下的霸业,小女子就罪莫大焉。
王主席,您消消气儿,小女子斗胆再进一言,如您横扫千*如卷席,把奴家等同于小墙皮,那么请您除恶务尽,给俺零排片,让潘家金莲自生自灭去吧!
如能如愿,金莲也敬告全国父老,在万达还没腾出手来,收购全国其他各院线之前,赶紧去其他门面,也许还能见金莲最后一面。
祝王主席心情愉快,早日成就垄断大业。
潘金莲敬上
「娱乐调查局」新锐娱乐产业媒体,聚焦影视、游戏、网娱、IP、VR、动漫、音乐等泛娱乐产业资讯,并提供各种衍生服务。
娱乐调查局
你的过去我不愿过问
那是你的事情
你的未来我希望参与
这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