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心灵太脆弱避免孩子蛋壳心理,家长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的 http://m.39.net/pf/a_4364585.html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正聊到一半朋友接了个电话就说要走了。因为儿子比以前更早放学,打电话吵着快去接他。朋友无奈地说,他的儿子是个典型的玻璃心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哭个不停。

幼儿园不停大哭就要让老师找妈妈,上小学也是遇到小困难就哭鼻子,还说有一次因为美术作业没拿到老师的小红花而生闷气一整天,后来安慰孩子,他却嚎啕大哭半个小时,怎么哄也哄不好。

孩子从小就是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夫妻工作忙,很少陪伴孩子。而两位老人家又对这个独孙极尽宠爱,什么事都拦着不让干,结果一上学就暴露了一身毛病。

其实,这样有着玻璃心的孩子如今处处可见,听不得其他人的批评,遇到小错这就开始一哭二闹。细细观察,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有很多共同之处,尤其是蛋壳心理的影响。

教育中,蛋壳心理一直是孩子不能勇敢面对生活挫折的罪魁祸首,因为蛋壳心理的影响,孩子很难冲破心理障碍去勇敢地克服困难,失落和自卑的情感随之涌来,冲击人孩子的心理防线。要避免孩子的蛋壳心理,家长就必须教会孩子如何抵抗挫折,提高抗挫能力。

一、孩子心灵玻璃心的源头——蛋壳心理

所谓的蛋壳心理指的是孩子一触即破的脆弱心理。内心抵御外界的屏障就像是蛋壳一般不堪一击,轻轻一戳就足以让孩子倒下。这样的心理出现在很多时候,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克服和接受,手足无措只会抱父母的大腿。蛋壳心理的背后,不只是孩子性格胆小、心灵发育不成熟,更有原生家庭教育的影响。

蛋壳心理的成因:

1、温室效应:

过多的保护和包办替代,给孩子与外界之间建筑了一个保护壁,为孩子挡下了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以至于孩子越来越习惯于生活在蜜罐里,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一粒,情感脆弱经不起半点打击。

有的孩子缺乏锻炼,一直躲藏在父母制造的温室中长大。很少甚至没有参加团体活动,缺乏生活中的磨砺。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孩子,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都没有得到教育和回应,直到孩子长大后被老师批评,会很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严重,简直就像是天塌下来一样。

2、高帽后遗症:

在父母眼里,就算是再差的孩子,依旧是心尖上的宝贝,总能想到办法对孩子不起眼的优点大加赞赏一番。如此夸张的高帽子会让孩子自我认同感不断上升,从小就容易养成争强好胜的性格,凡是都想独占鳌头。

个性强硬的孩子一旦遭遇失败,就会过刚易折,自尊心受到的打击非常大。因此,特别接受不了失败,也接受不了他人的认可,一旦遭遇挫折就会更加受伤。

3、自卑感作崇:

心理机制的形成,要看早期原生家庭的教育如何。一个人如果不能形成坚定的自我认同感,那就会失去信心,动则否定自己。从孩子的蛋壳心理,可以推测出:他在生命早期获得的肯定不够。

一旦产生自卑感,孩子遇到什么事都会往最坏的方向想,习惯用哭来表达自己畏惧害怕的情绪,这使得蛋壳心理不断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尤其是面对父母的批评和指责时,他们更是无法接受。

龙应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怎么收拾?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意思就是,家长在小时候极尽全力的呵护孩子,孩子很少遭受挫折,就会使他的抗皱能力非常弱,长大后不能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比别人感到更压抑和痛苦。让孩子体会挫折,在挫折中成长是幼年的必修课。这时的孩子必须要有抵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而家长就是最好的引路人。

二、避免蛋壳心理的妙招: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1、切忌剥夺孩子拼搏和学会坚持的机会

之前在微博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上海的用心趣跑活动中,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哭着走完了三公里。小男孩哭着闹着要妈妈抱,但是妈妈坚持不能轻易就这样算了,坚持让孩子哭着也要自己走完。小男孩不停地哭诉:我很累,妈妈放慢了脚步,也一边回应:不可以就这样算了,那以后上学怎么办?没办法坚持的时候难道就要退缩了吗?

很多孩子在面对外界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一层保护色,就像是变色龙一样,遇到困难和变化第一时间是想着怎么样消失退出。其实,孩子从小对外界最有好奇心,希望开阔自己的眼界,看到更多事情。

然而,家长常常剥夺了孩子提高抗挫能力的机会,盛赞他们的优秀,忽视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这是好心办坏事的典型。家长能够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但是没有给孩子机会冒险和犯错。经验和成长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获得的,只有亲身体验,孩子才能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生活难题。

2、给予最真实具体的反馈,学会正确的批评

《当幸福来敲门》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当你认为最困难的时候,其实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让孩子体验挫折感,这样的教育应该在孩子大概3岁的时候就可以逐步进行。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让他面对一些人生困难,让孩子慢慢知道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会被说不。

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开始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给予孩子最真实具体的反馈。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要点出孩子的缺点,尽管他的优点再亮眼,也不应掩盖缺点。而且,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学会使用一些小技巧,比起直接说:你这幅画画的真难看。,不如用评价+建议等模式点说孩子的缺点——你看每个人都头小身大,可以把小人比例画得更加协调。

只有同时面对好坏,才能教会孩子对输赢放宽心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