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
一般冠以“河滨”的房产
大多都紧靠着苏州河
而冠以“滨江”的房产
则大多近临着*浦江
江与河到底怎么个界定
那是天知道的事情
中国有一条“长江”有一条“*河”
长短、宽窄、流域,相互匹敌
谁也少不了谁的气势
然而上海的一条“*浦江”一条“苏州河”
境遇倒是有些差别的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那说的是*浦江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那摇舟的地方指的就是苏州河
气势与亲和力的比较
可见一斑
在我小的时候
还能看得到有人横渡*浦江
一到夏天
我最爱在放学后跑去浦江边上
看各种各样的舟船渡轮
一旦能看到万吨轮的话
就兴奋得要死
仿佛实现小灵通漫游的未来是不在话下的
在泅渡*浦江的地方
总是人群扎堆
那时候大家的体能与激情都是无处释放
我喜欢看大人们往*浦江里扎猛子
有些体力好的
打个来回后
天光都未必暗淡
只是谁也不会搭理我这么个“小巴辣子”
我只有竖起耳朵听他们吹牛皮的份
什么时候的潮位最适合横渡
哪条线路更为安全与方便
遇到漩涡应该如何处理
哪天哪里又淹死过什么人
谁谁谁在江底摸到了什么值钱的东西
虽然我从未亲眼看到过淹死的人
但是也没有什么比死人和值钱的东西更能让我兴奋的了
回家后通常是要被父亲揍几下的
可是睡到地板上的时候
仍然会翻来覆去的折腾
想到的无非是摸到了金子
要么就是变成一具横尸
这种光棍主义的思想始终在为我打鸡血
所以能一直活蹦乱跳的活到现在
不是老天老爸老妈在庇佑我
那还能是什么
。。。
我随父母移居到宝钢后
才开始学说了普通话
当时的宝钢生活区
流氓横行
在学校里说上海话是要被打的
于是“普通话”成为我的变色龙伪装
我确信自己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到了北方可以加些北调
到了南方可以加些南腔
到了现在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说不说在我
听不听在你
你的谱再大
我也未见得爱搭理你
社会经验告诉我
善于摆谱的人通常都是不靠谱的
尤其是那些满嘴儒释道的人
好吧,还有什么马斯洛凯恩斯
扯远了,再扯回来
说到上海人讲普通话
不得不鄙视央视、春晚、巩汉林之流的下流粗鄙
在全国受众的国家级电视传媒平台上
居然会出现个这么不男不女的巩汉林
恶意攻击上海男人
操着不知道什么玩意的“沪普”
就这种东西能连续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
呵呵,港督,一帮港督。。。
上海话和普通话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譬如照片上的“八埭头”
我想即便叫现在的上海年轻人来念
十有八九都是不会念的吧
以这三个字为组合的地名是没错的
房产商在那个位置给楼盘起这个名字
也算尽到了纪念的意义
但是用普通话来念
更容易歧义为“八歹头”或“八呆头”
毕竟这个“埭”不是常用字
不注音的话
能念对这个字的都是知识分子
我又骂人了
还生怕你听不出来
我认为开发商既然已经把那里夷为平地了
就不必再假惺惺地借用这个历史价值并不大的地名
这样的地名是属于上海平民的
没有那么高大上
并不符合高尚楼盘的华贵气质
最后我来注个上海音
应该是对的
如果是错的
那真的希望老上海能出手指教
八埭头(bedadou)
。。
我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我妈妈是不知道的
请大家为我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