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何彩色的哺乳动物很稀少体色单调的它们,
TUhjnbcbe - 2023/6/28 18:52:00
治疗白癜风有效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792653.html

如果你有一双喜欢观察大自然的眼睛,你可能会发现,在大自然中,鸟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类甚至爬行类动物都有着十分亮眼而鲜艳的体色,想想花枝招展的鹦鹉,色彩鲜明的小丑鱼,还有伪装大师变色龙……

再想想哺乳动物,咦,哺乳动物的体色真的好单调!

在哺乳动物中,出现最多的色彩应该是棕色,骆驼、狮子、马、狐狸等等,体色都是棕色,唯一的区别是颜色的深浅。红色在某些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也有出现,但十分稀少。下面图片中的印度巨松鼠,应该算是哺乳动物中的“色彩之王”了。

有一种假说认为,哺乳动物在2.52亿年前到万年前的中生代,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灭绝,几乎所有在白昼觅食的哺乳动物都消失了,只剩下部分在夜间觅食的哺乳动物,这就是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所谓的“夜间瓶颈”(nocturnalbottleneck)。

在中生代,地球由包括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主宰,几乎所有在白天活动的哺乳动物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灭绝了(可能被恐龙吃光了),只有在夜间活动的哺乳动物存活了下来,这些幸存下来的哺乳动物,又分化成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动物。

而到了今天,在现存的大约种哺乳动物种,只有少数的物种拥有彩色视觉,大部分哺乳动物眼中的世界都是黑白的,这甚至包括人类的近亲物种黑猩猩和猴子。人类则是哺乳动物中的例外,人类的眼睛有三种视锥细胞,能分辨数百万种颜色。

根据这个假说,如今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由幸存下来的夜间动物进化而来,这些动物在夜间觅食,在夜间求偶不需要看到太多色彩,而且单调的体色有助于它们在黑暗中隐藏,因此它们的体色都十分单调。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哺乳动物更依靠视觉之外的感官,它们除了眼睛之外的感觉器官进化得十分发达,比如海豚、鲸鱼、蝙蝠使用回声定位,它们依靠听觉就能在狩猎场中穿梭自如,而狗和猪则主要依靠嗅觉,还有很多动物甚至依靠胡须来导航周围环境。它们的视觉不发达,看不出色彩,因此也不需要进化出太鲜艳的体色。

在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恐龙灭绝事件之后,恐龙也经历了类似的瓶颈。幸存下来的都是有喙和翅膀的体型较小的恐龙,这些恐龙后来进化成了鸟类。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必须从有限的体型中演变,例如,它们很难甚至不可能重新进化出牙齿。

在哺乳动物身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当时几乎所有白天活动的哺乳动物都灭绝了,现在,它们很难重新进化出对白天生活方式有用的特征,比如看到颜色。现在的鸟类,是从中生代白天活动的恐龙进化而来的,大多数都有极好的视力。

鸟类的眼睛中有4种视锥细胞,能看到的色彩比人类多好多倍,而且视力都非常好,老鹰可以在米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老鼠。在这方面,没有哺乳动物能与老鹰相提并论。鸟类在求偶过程中,雄性也会展示自己艳丽的色彩,色彩对它们十分有用,因此它们只会向越来越艳丽的方向进化。

而嗅觉、听觉等对哺乳动物交配更重要,因为它们的视力通常太差,只有一些哺乳动物能看到彩色,所以对它们来说,色彩是没有意义的。同时,体色的单调会降低它们被捕食的可能性。因此,哺乳动物的体色都十分单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彩色的哺乳动物很稀少体色单调的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