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隐秘的啃老新型啃老层出不穷,父母还觉
TUhjnbcbe - 2023/7/3 9:09:00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执笔:安野风

编辑:安野风

定稿:欧阳比文

无论孩子在外面经历了什么,只要回到家,父母的关心都是他们最好的治愈良药。父母这个职业是最无私的,无论孩子是否在身边,牵挂的心就不会断。

父母的关爱对于子女来说,是无条件的,而且是取之不尽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很多孩子成年之后,还会理所当然的“啃老”。

不过单纯的“啃老”,总是回家跟年迈的父母要钱,总是会被人说闲话的。“啃老”的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与时俱进了。

“隐秘的啃老”:新型啃老让父母觉得很孝顺

同小区的蒋阿姨跟老伴都是退休教师,两个儿子也都各自成家了。

老两口退休金都不少,那个年代的人都习惯省吃俭用,生活比较节俭,两个儿子也时常回来看老两口,身边的人也都夸她两个儿子孝顺。

每次孩子打电话说要回来,蒋阿姨都是一大清早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菜。一上午忙活着做一堆好吃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回来就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临走的时候,还大包小包的给孩子们拿东西,孙子的零花钱也不能少。这样的生活让蒋阿姨觉得很满足。

前段时间,蒋阿姨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老伴还有高血压,几十年了也不会做饭。

蒋阿姨一住院,老两口的日常生活成了问题,打电话求助两个儿子,他们同时默契的“踢皮球”,都说自己忙没时间,让对方去照顾。

蒋阿姨想了很多,有些心灰意冷,觉得以后养老这两个看着孝顺的儿子,可能都指望不上了。后来转念一想,雇了一个保姆,反正老两口的退休金还有很多,不指望这两个儿子。

现在想想,之前儿子们说遇到各种问题,自己都毫不犹豫的出钱出力。周末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也都是自己一个人忙活,自己被蒙在鼓里,还被儿子“啃老”啃的很高兴。

“隐秘的啃老”正在悄然兴起,因为形式隐秘,很多老人都被蒙在鼓里,还觉得孩子很孝顺,无私的付出甘之如饴。

新型啃老:这三种模式隐蔽不宜察觉

1)组团“啃老”

对于“啃老族”来说,父母的价值不仅仅的伸手要钱那么简单,父母还可以帮忙带娃,即放心又省钱。

有的父母帮忙带娃的,还自掏腰包,给孩子添置各种东西。儿女也能跟着“沾光”,吃吃喝喝上省了一大笔。

这种“团伙”的形式,用“道德绑架”捆绑父母,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出钱出力。

很多父母退休之后想过清闲的日子,有些自己的生活,只因为儿女的一句“我没空看孩子,你帮我看一下吧!”就要舍弃自己的悠闲生活,为儿女的下一代付出,可能还要遭受子女的责备,讨不到半点好。

2)孝顺“啃老”

新型啃老与传统啃老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会了披上“孝顺”的外衣,隐秘且不易察觉。

在外人看来,会觉得这家的子女很孝顺,总是会来看望父母,父母也会觉得很开心。

但这种“孝顺”的不同就在于,会来看望父母的时候,也会说出自己很多实际的困难,让父母主动出钱出力。

但等到父母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就变了一副嘴脸,家庭版“变色龙”。

3)现用现哄“啃老”

还有一种“啃老”相对上面那两种,比较明显一点儿。

子女在平时都忙着自己的生活,跟老人几乎没有联系,等到自己的生活遇到困难了,就开始主动跟父母联系,开始费尽心思的“哄”父母,买东西、请吃饭、频繁回家。

等父母对他放下戒心的时候,开始提出自己的真正目的了。费尽心思的付出,往往是为了更大的“回报”。

父母在子女面前很难做到无动于衷,说两句软化,道两句不易,就心软的有求必应了。

子女“啃老”的方式越来越隐蔽了,父母要学会分辨,免得上当受骗。

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老人?

①花时间陪伴

“常回家看看”是孝顺的基础,只有多花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才会知道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老小孩”就是说父母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子女的关怀和呵护。偶尔回家帮忙做做家务,一起遛弯,做顿饭,这些日常的陪伴就会让他们很开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隐秘的啃老新型啃老层出不穷,父母还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