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语文阅读理解,从掌握基础知识开始,没有知
TUhjnbcbe - 2023/8/7 21:25:00
白癜风图 http://m.39.net/pf/a_6746049.html

很多家长喜欢问老师,有阅读公式吗?可以背一背就可以直接用的;有好多老师讲阅读理解时,也很喜欢就讲技巧,讲方法。这些都很重要,但我认为,系统理论的学习,必须从基础知识开始讲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公式,有方法也不会用。

在我们的阅读理解考试当中有文学类作品(记叙文、小说、散文)和实用性文体(说明文、议论文),古诗词、文言文等,以文学作品考点最多,难度最大,因此我们要先从这方面的常识入手,来进行学习。

首先我们要知道,记叙文阅读理解考试,它主要考哪些方面的知识,看看下面这张图:

从这张图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阅读理解考核的也就这5方面的内容,有时单个出题,有时交叉出题,这样我们就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在哪方面是强项,哪方面是我们的弱项,然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记叙文的基础常识:

一、记叙文的概念与分类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壮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4类,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动物,植物,物品)

二、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文的6要素:时间,地点,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三,继续的顺序及作用,

常用的三种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顺序(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作用,叙事完整,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记叙了红*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倒叙(先写结果,在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的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如:鲁迅的《风筝》,由冬天在北京看别人放风筝的情景,引起对过去自己与弟弟间有关风筝故事的回忆,最后回归现实。

插叙(叙事时插进去相关的另外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增补,铺垫,衬托,丰富,等作用,使主题更加突出。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其中有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第四,继续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的分类:

1.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你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2.以具体的实物为线索。如《台阶》就是以台阶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察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时间为线索。

5.以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就是以“我”对蜜蜂不大喜欢——感情上别扭——动了情——赞美歌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的感情变化组织全文

6.以地点的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地点的变换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

线索的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故事人物形象,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使结构更加完整,严谨,层次分明,

第五,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

作用:叙述较为自然,可以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你(您)你(您)们

作用: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显得亲切自然,使抒情更加感人,如果有“您”,就是为了表示尊重.

第三人称:他她它(们)

作用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便于作者多角度描写。

今天先给大家分享这点知识,大家能从这些知识点有感悟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思路,今天的分享的是记叙文,那么散文呢?小说呢?等等,我们要学习自己整理知识点,做到自主学习。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阅读理解,从掌握基础知识开始,没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