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亲子阅读开始前,你需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TUhjnbcbe - 2023/9/8 21:13:00

亲子阅读作为锻炼大脑、增进亲子关系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对于大多数谱系孩子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不容易,尤其是还没有开始阅读的孩子。

我记得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买绘本,经历了几轮的起起伏伏,不喜欢——喜欢——又不喜欢——重新又喜欢读的过程。

我们的孩子不像NT孩子一样,那么容易被一个故事或一个话题吸引,而且如果几天不读,很可能就又回到原初的状态。

哪怕已经很喜欢了,不天天坚持也很容易退回去。

所以我们不仅要坚持,还要在阅读上需要多花点心思,才能慢慢培养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从被动读到主动读,从单一主题逐渐过渡到多个主题的广泛阅读。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聊聊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何最大化地利用绘本这个工具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

(我接触过一个在少儿出版社工作的家长,就靠绘本这一个“绝活”就将孩子的语言问题解决了。)

在开始亲子阅读之前,我们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选书,布置读书角,选择合适的椅子或沙发等等,这些问题看似好像没那么重要,其实不然。

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后面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的过程才能越顺畅。

要做哪些准备呢?

0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环境

1)轻松的氛围

亲子共读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这一点,希望大家在整个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都不要忘记。

有的家长觉得阅读可以锻炼大脑,提高理解能力,所以带着某种功利心去阅读,这样做只能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阅读绘本本来可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应该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而不是学习的课堂。

一旦阅读变成了变相的学习或考试,阅读的乐趣也就不复存在,孩子只能更加地厌恶读书。

所以,我们在读书时,要抱持着和孩子一起玩的心态,不要太严肃。

正如沙拉·麦肯齐在《如何阅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中所说:

“当我们在家营造读书氛围时,我们是在向孩子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就是:他们的阅读生活非常重要,这应该成为他们人生中快乐的源泉。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在最充满爱的地方,也就是在家中,有接触各种想法的自由和能力,或许最好的是——给他们一个疯狂爱上阅读的机会。”

2)舒适的环境

(图源:网络)

想想我们自己在读书时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一把舒服的椅子或者沙发,最好是靠窗的位置,阳光温暖而明亮,咖啡冒出的热气悠然地在空中舞动,自己喜欢的轻音乐在耳边低吟浅唱……

一个舒服的读书环境加上随手可得的图书,是不是会让你有种立刻坐下来读书的冲动。

我们不妨想想孩子喜欢坐在什么样的地方,沙发、豆袋、飘窗、阳台还是床上。

TA喜欢什么颜色,什么装饰品,什么小玩偶……

喜欢开放的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空间?

最好和孩子一起根据TA的喜好设计阅读角,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项,然后让T他们来决定。

当阅读角成为孩子的“专属领地”,他们会更愿意时不时地去自己的“地盘”坐一会儿。

3)随手可得、随处可见的图书

社会心理学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物理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一个每天都能接触到书的孩子更容易喜欢阅读。

所以,家里的图书尽可能足够丰富,最好每个房间都有孩子的图书。

另外,图书的陈列不要像我们大人的图书一样只露出书脊,对于不认识字或刚认识字的孩子,这样摆放很难吸引到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我把书架上的图书都像书展一样摆放,封面是完全可以看到的。

孩子如果看到自己熟悉的绘本,或者封面是他喜欢的元素的绘本,他就会拿下来自己翻一翻,或者要求我给他读。

后来,随着图书越来越多,我就把它们改成了图书馆模式。

结果,孩子自己从书架上取书、读书的概率几乎变成了零。

那些书脊上的字对他来说既没有意义,也没有任何趣味可言。

所以,我只好将它们摆放回原来的样子,并把他最近一周内喜欢的绘本放在他经常光顾的小桌上。

他经常在玩耍的路上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我精心设置的“图书陷阱”中,然后完全忘记自己的初衷,沉浸在绘本世界里。

(图源:网络)

02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

现在找一份书单太容易了,随便一个平台或渠道,你都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书单,某某大咖推荐的书单、必读书单、经典书单、某个作者的书单……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书都是优秀的好书,但是好书未必每个孩子都会喜欢。

中国的四大名著绝对称得上优秀,但我自己也只读过《红楼梦》,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喜欢。

所以没有哪个书单是终极书单,每个人的书单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何选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图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孩子是否感兴趣

选书时我们要看看这本书中是否有孩子喜欢的元素或者主题。

如果孩子最近喜欢关于季节的书,你就可以选择与此有关的如《小树的四季》、《巨人的春天》、《遇见春天》等等。

如果孩子喜欢恐龙,可以选择DK百科的《恐龙百科全书》或者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妈妈,也可以选择和妈妈有关的,比如《我妈妈》、《逃家小兔》和《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一开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多进行尝试,一旦孩子喜欢上某位作家的作品,就可以放心把他的作品全数收入了。

我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艾瑞·卡尔爷爷的作品,后来我陆续买了好几本,每一本他都喜欢。

后来喜欢的作者包括吉竹伸介、深见春夫、邓正祺等。

一般来讲,同一个作者的作品语言和插画风格非常统一,尽管每本书的故事内容不同,但是读起来的感觉是非常相似的,孩子喜欢一本,大概率也会喜欢其他的。

这也是解决孩子只抱着一本反复读的好办法。

2)孩子已经知道的

除了孩子感兴趣的,我们还可以从孩子已经知道的内容出发选择绘本。

比如,孩子已经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各个身体器官的名称,我们就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和身体有关的绘本:《可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揭秘身体》、《打开我自己》等。

孩子知道了十二生肖,就可以给他读《十二生肖的故事》,知道节日,就可以读有关节日的绘本……

也可以选择和孩子看过的动画片或电影相关的绘本,比如《雪孩子》、《小鼠波波》、《小猪佩奇》、《拇指姑娘》。

还有一些孩子已经知道的自然现象、科普知识,我们都可以寻找和选择一些相关的绘本给孩子读。

3)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有联系的

很多孩子最初接触绘本的时候并不喜欢那些有童话色彩和幻想元素的绘本,反而喜欢和现实生活更贴近的绘本。

即便是喜欢奇幻类的孩子,也不会排斥和日常生活有联系的作品。

这类绘本中没有会说话的动物,也没有超越现实的场景,可能就是孩子自己经历过的,或者和他们的经历相似的一些生活场景。

孩子们喜欢,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绘本更容易让他们在内心产生共鸣吧。

这类型的绘本我们读过且喜欢的有《菲菲生气了》、《小爱的连衣裙》、《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妈妈的红沙发》、《奶奶的红披风》、《歌舞爷爷》、《风到哪里去了》等。

4)绘本的语言和主题是否适合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所选绘本是否适合孩子现有的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

语言的难度

绘本的语言难度要稍稍高于孩子现有的理解程度最为合适。

比如孩子能理解两个词的词语组合,我们就选择句子长度不超过3-4个词语的绘本,而且最好是句式重复的绘本。

词汇方面,一本书应该90%-95%都应该是孩子能够理解的词语,剩下不理解的词语,家长要通过用简单的词语替换或者肢体、表情表演的方式让孩子理解。

插画的艺术性

一本好的绘本也是一件艺术品,阅读绘本也是一次艺术鉴赏之旅。

所以选择绘本的时候尽量选择插画大师的作品,或者至少自己看着舒服的绘本作品。

主题的深度和趣味性

主题的深度也还是要匹配孩子现有的理解水平,可以稍稍拔高一点儿,但是不能太深奥。

然后我们要考虑这些主题是否能激发孩子好奇心的,情节是否有趣生动、波澜起伏,让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在挑选绘本的时候,最好亲自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先把绘本的内容看一遍,根据孩子的情况判断这本书是不是适合孩子,这样比直接在网上买书成功的概率要高很多。

03提前熟悉书的内容

拿到一本书,我们千万不要自己一次还没读过,上来就给孩子读。

因为一方面,大多数绘本的文字很少,而藏在图画里的细节却很多,这需要你提前下功夫去挖掘,然后引导孩子去观察,去读懂图画。

如果上来就读,就会错过很多可以一起互动的点。

而且有的绘本就是一些象声词或者几个简单的词语,甚至完全没有字,如果不提前熟悉内容,根本不知从何读起。

另一方面,对于字数相对比较多的绘本或者童书,如果自己不提前读个几遍,难免会在第一次读的时候磕磕巴巴,更别说带着感情,用富有戏剧性的声音和表情演绎了。

除了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字内容之后,我们还需要提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本书的主题和什么有联系,可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这种联系

书中的主题和生活有没有联系,之前有没有读过同类型的书。

在读的过程中穿插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孩子把书中的内容和生活经历或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经常这样做,有助于孩子建立起知识网,而不是一个个散落的知识点。

2)书中的哪些词语或概念需要讲解,如何讲解

如果发现书中有孩子不理解的词,先想一想如何给孩子去解释,是用孩子已经知道的词语替换,还是用动作或者图画的方式解释。

这些需要提前想好,临时去想的话容易抓瞎。

3)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想想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是基于文本或图画的内容,还是对文本的讨论。

最好多想好几个问题,然后根据孩子的互动情况适时地进行删减。

4)有没有什么可以和孩子互动的点,可以拓展什么活动

有些绘本特别适合一边读,一边和孩子进行身体互动,比如《揉一揉啊捏一捏》,可以一边读,一边揉一揉捏一捏孩子的小肚子、小屁股。

还有的绘本适合读完进行拓展活动,比如《拼拼凑凑的变色龙》,在读完后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拼贴画。

还有的适合演出来,比如《三只小猪》。

根据绘本内容或者孩子的兴趣点拓展一些好玩有趣的活动,有助于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绘本故事,从而更愿意亲近绘本。

亲子共读不是大人机械地读,孩子被动地听的过程,而是一个亲子互动的过程。

同一本绘本,针对不同兴趣爱好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可以更简单,也可以更复杂,可以是夸张的,也可以是神秘的。

这些都是准备工作的部分。

如果你在开始这项活动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那么你就能更好地将自己融入绘本,成为绘本的一部分,和孩子的互动也就能做到自然流畅。

//END

想获取更多关于自闭症家庭干预的第一手经验和资源,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亲子阅读开始前,你需要先做好这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