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长春事一八旬老诗人保护并传承汉俳文化
TUhjnbcbe - 2020/6/27 12:17:00

长春事一八旬老诗人


    保护并传承汉俳文化


[导读]“长春汉俳协会四周年艺术研讨会”在长春宾馆召开。会上,近30名来自“汉俳协会”的优秀诗人各抒己见。汉俳协会中,最年长的成员已年过八旬,仍然思维敏捷、才如泉涌。


    五洲仰诗国,写秃椽笔千万年,韵律满江河。


    这是我市诗坛老前辈于献龙老人在他的


    欢庆十八大感怀


    组诗中,为古往今来的泱泱华夏诗文化献上的颂歌。中华诗文化精深流长,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各种诗歌体裁,时至今天,仍不断有富于艺术生命力的旧诗体复兴、新诗体诞生。而于老这首以


    五七五


    为格式,形式轻巧,却又暗蕴气势的小诗,就是一种于新时期诗坛中兴起的、平易近人的特殊诗体


    汉俳。


    27日,


    长春汉俳协会四周年艺术研讨会


    在长春宾馆召开。会上,近30名来自


    汉俳协会


    的优秀诗人各抒己见。汉俳协会中,最年长的成员已年过八旬,仍然思维敏捷、才如泉涌。


    针对汉俳的种种特性,结合近期创作与研究的经验,王中忱、杨子忱、于献龙等汉俳协会的元老诗人,对如何更好地创作汉俳、发展汉俳给出了许多建议。


    对于长春汉俳协会的历史和现状,汉俳协会会长陆景林做出了总结。他说,作为保护与发扬中华文化又一笔宝贵财产


    汉俳的民间文化组织,长春汉俳协会已成立满四年,拥有300余名诗人成员,并有自己的正规发行刊物《汉俳诗刊》。作为一个自发性组织,汉俳协会也曾走过艰辛的道路,为了宣传、研究、出刊等各项活动所需的资源,创办协会的老诗人们要么自掏腰包,要么艰难地寻求赞助。如今,风风雨雨过去,汉俳协会还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坚持了下来。陆老说,他希望大家今后也能为了诗歌艺术坚守下去,破旧题,立新意,发扬精神动力,繁荣汉俳文化。(孙霄)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春事一八旬老诗人保护并传承汉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