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出好戏一场深刻的社会学实验
TUhjnbcbe - 2023/10/27 17:43: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原本我并不想写下这一篇文章。

因为,电影的热度已经过了,写出来可能也没有什么人会看了。

但是,刚刚看完电影的我,却迟迟没有从电影中的那些情节里走出来。我安静地想了一想,有些电影只是流量,看过就忘,带不走一片云彩;而有些电影却成为了经典,不断被人们传颂,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我想,《一出好戏》,就有成为后者的潜质。

一开始点开这个电影,看着这个名字,还有它的主演(*勃和王宝强),以为只是一个轻松幽默的喜剧片。

但是它的开头……

还有后续的发展……

让我感觉自己是在看流浪地球。。。

影片有很强的纪实感,开头那种灾难片常用的套路:面对灾难展开各种语言的新闻报道,虽然被用过无数次,但在这个电影中,依然有它的表现力,从一开始就把整个电影的逼格提升了上去。

而后,电影中又多次出现变色龙趴在石头上的镜头

不知道导演是想就此表达什么,反正我是在这种画面中,看出了纪录片般的纪实感。

它的拍摄手法、背景音乐、电影特效,可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不仅超出了我对国产片的预期,甚至还给我带来了一种震撼。

这一切,让我愿意认真地,把它与那些肤浅的国产片,区别开来。

这样的故事很吸引人,至少很吸引我。

所以我愿意去谈一谈这个故事。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就是陨石坠海,出来旅游的一群人被海啸冲到了一个荒岛上,然后就在荒岛上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生存实验与社会学实验。

荒岛很美,风景独好

但对于这群毫无准备,被遗弃到荒岛上的人来说,风景再美也没有用,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自己眼中,就只有恐惧。

但恐惧也没有用,他们还是不得不要为生存而奔波。

因此,一场引人深思的社会学实验,就此展开。

在这场实验中,有三个关键人物(确切地说是四个):

司机小王、张总、马进与小兴。

围绕着司机小王,荒岛上的人们展开了第一个社会学实验:

原始社会

基于对生存的迫切需要,大家推举了有过荒野求生经历的退伍*人小王当了领导者。

于是,领导小王就制定规则,给大家分配任务,人人劳动,多劳多得,一起寻找食物资源,来维持这几十人的小团体的生存。

但是,随着小王权威的建立,他不仅有了自己的特权,还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对不服从自己的张总、马进不仅恶语相向,甚至还暴力攻击。

原始社会似乎也因此进入了封建社会,阶级、暴力、特权,都初步显现了出来。

然后,就进入了第二个社会学实验:

资本社会

张总一直不苟同现在的活法,当惯了老板的他,自己并没有多少体力,无法在小王的体系中获得地位。于是,他一直在寻找时机,去建立自己的势力。

他在暗中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大船,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于是在洞穴中与小王决裂后,在大船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由于大船上的资源更多,于是,原来跟随小王的人纷纷跑到了王总这边,小王慢慢势微。

王总在他的势力中,用纸牌建立了货币体系,再次重现了他当年自己不劳动,雇佣人劳动的生活。

但是,资本社会并没有美好多少,阶级、暴力、特权反而更加明显。

一直游离在小王势力和王总势力之外的马进,想向王总借渔网捕鱼,但是捕回来的鱼,却要像交税一样地交给王总,马进不服,于是被王总的保镖暴打了一顿。

这部电影中的暴力场景虽说算不上触目惊心,但也能让人感同身受。看着马进被打得血肉模糊,我这个旁观者竟也愤愤不平,想要上前揍施暴者两拳。

有时候,暴力,能够更深刻地表现人性。

第三场社会学实验:

马进作为岛上唯一的异类,他想要的并不是在岛上生存去搞出什么社会,而是想离开这个小岛,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就算别人告诉他,世界已经毁灭。

{{12}}$他的动力来源于一张彩票,他中奖了(万),但是他也遇难了,于是,他就一心想回去兑奖,也不相信世界的毁灭。

但希望终究破灭了,兑奖期限已过,他依然没有办法离开小岛。

他很痛苦,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希望。

因为老天爷来了一场天降大鱼,再次给了他希望。

他痛定思痛,用鱼换来了岛上所有的人造物品,然后运用了自己的小弟(小兴)的才能,改造了这些人造物品,最终成功制造了发电机,掌握了核心技术。

同时,他通过制造时机,将自己的理想(回到原来的世界)传达给了所有人,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就这样,所有人的目标都得到了统一,也真正团结了起来。

而马进与小兴也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为大船带来的电力,带来了文明,自己也在人群中得到了崇高的地位。

有人说,这个阶段,所有人都团结了起来,粮食也不再紧缺,已经是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了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想要各取所需,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生产力,显然,这一阶段的生产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它依然是资本社会。

不过,这一阶段揭示了两个核心要素:信念与技术。

是发电的技术,让马进有了话语权,有了地位。

是共同的信念,让这一群人团结在一起,提高了生产力。

现代社会不就是如此?我们依然没有离开资本,依然浸染在全球资本市场之中,但是在今天,科学技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而人类的共同信念也在持续发酵之中,为消解世界的战争而努力。

荒岛上的这三场实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时展现了人性的光芒与黑暗,资源、阶级、暴力、资本、货币、技术、信念……各种社会要素被集结在一起,这既可以说是一场社会学实验,也可以说是一场中国电影的实验。

*渤导演真的是有太多的话要讲,硬生生地把电影拍出了四个多小时,最后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把电影剪辑成了两个小时放映。

在这部影片中,原本应该坚持喜剧风格的*渤,却剑走偏锋,去探讨一些深刻的话题,因此,也就带来了喜剧元素与压抑元素的对立。

痛苦与压抑,往往是深刻的。

而喜剧元素,往往会抵消这种深刻。

如果真的要去探讨社会,探讨人性,充分地展示痛苦展示压抑,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但中国观众并不喜欢这样。大家都喜欢大团圆结局,都喜欢喜剧,一味地压抑,无论深刻与否,都会失去票房。

于是,如何平衡好喜剧元素与压抑元素,就成了中国电影的一大难题。

完全的喜剧,就可能沦为肤浅。

完全的压抑,也许就失去票房。

《一出好戏》,在它原本应该进行下去的喜剧路线上,愿意去探讨一些深刻的东西,虽说它不一定就很好地维持了喜剧元素与压抑元素之间的平衡,但是它愿意尝试,愿意花心思,这就值得我们的肯定。

我希望,中国电影,能有越来越多像这样的探索

也希望,中国电影,能有一天,得到世界的认可

END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如果您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出好戏一场深刻的社会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