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的民粹主义浪潮席卷了整个欧美世界。基于经济焦虑的左翼民粹主义基于身份焦虑的右翼民粹主义共同激荡于西方*坛,冲击着整个世界的*治格局。欧美发达国家的民粹主义力量在面对外来移民和全球化等问题上表现出民族民粹主义的底色。民粹主义者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使得民粹主义声音在回音室效应和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充斥于整个社会,成为搅乱世界秩序的结构性难题。
民粹主义——一个徘徊在世界上的幽灵,吉塔伊内斯库(Chitalonescu)和厄内斯特盖尔纳(EmestGler)在年伦敦经济学院学术研讨会上对民粹主义作了如此描述,这一表述无疑抓住了民粹主义不时出现并搅动世界*治舞台的特点。近年来,民粹主义发力于各种公投、排外运动、欧美大选,形成了新一波民粹主义浪潮,并呈现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以人民的名义。
在欧美使用的populism(民粹主义)概念和在俄国民粹运动中诞生的nomymusaM(民粹主义)都有着共同的词根——人民(英文中的people和俄语中的Hapon),在这新一波民粹主义浪潮中,民粹主义自带的人民性在民主化相对普及的欧美和在追求民主的其他地方被抬升,以人民的本文在梳理民粹主义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呈现新一波民粹主义在美国、欧洲两大场域与民族问题的交织,并揭示以人民的名义、便捷的网络动员是新一波民粹主义之所以快速发酵、蔓延、震荡的重要依托。
一、民粹主义及其特征
在概念史上,民粹(populism)与民主(democracy)分享着同一个词根people,但二者在内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刘瑜从多元式民主和一元式民主的角度区分了民主与民粹,她认为民主和民粹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但那种坚持单一民意的至高无上性的*治必然滑向民粹主义。林德山认为民粹主义是西方民主的伴生物,尽管它带有被其特别观点扭曲的特征。解释和界定民粹主义通常离不开人民与民主这两个要素,把握民粹主义首先要厘清作为其词根的人民。
(一)民粹主义中的人民性与革命性
在启蒙思想之后的理性认知世界中,人民(people)被赋予了不证自明的天生正当性,并逐步加冕了不可挑战的神圣光环。但民粹主义所推崇的人民(people)则是一个集抽象性、整体性、正当性、合法性于一体的*治概念,例如,莱昂纳多(LeonardoAwritzer)认为,人民是一个不可分化的、统一的、固定的和有生命力的*治实体。再如,卡洛斯托雷(CarlosdelaTore)指出,人民是一个糅合了两组人之间对立冲突以及带有浪漫主义观点的人民纯洁性的概念。也就是说,人民是一个与某种敌人相对立的,具有革命性或变革性的诉求目标的整体,并因为群体的革命性而
具有了*治色彩。
在分析了拉美民粹主义之后,卡洛斯托雷(CarlosdelaTorre)不无局限性地将民粹主义看做一种对抗寡头*治的话语。托库尔多迪特拉(TorcuatoDTela)则认为民粹主义是动员起来但还未成为独立组织的平民*治运动。《布莱克维尔*治学百科全书》中对民粹主义的阐释颇为详尽在制度层面上,民粹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在复杂的历史、心理和社会经济根源的培植下孕育而成的*治心态,而非一种典型的哲学或意识形态。在思想层面上看,民粹主义在本质上是现代现象,它在因应经济现代化中产生了农业民粹主义,而作为一种对代议制的回应,则形成了基于大众*治动员的*治民粹主义。佟德志糅合了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治运动,并认为民粹主义是一种信仰人民的意识形态,主张人民主权,号召以人民的名义改造精英统治。在理论逻辑上表现为内在人民观和外在人民观,在程序安排上主张改革现有体制和多数直接行动。以上解释无疑都归纳出民粹主义具有人民性(平民、大众)+革命性的特征。
民粹主义的人民性既可以被用于纵向的阶层革命动员,也可以被用于横向的群体排斥动员。民粹主义在类型学上分为左翼民粹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左翼民粹主义更多是基于经济民生和*治权利的不平等而产生的反精英、反建制的思潮,美国的占领华尔街和桑德斯旋风等*治现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右翼民粹主义通常与狭隘的族裔国家主义和潜在的种族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它还保留着对纯粹的民族国家和同质的人民的幻想。佩林卡认为,只要某种民粹主义所针对的他者是依据种族、国家或宗教进行限定的,那么这种民粹主义就是右翼民粹主义。
(二)民粹主义的空洞性、依附性与复发性
民粹主义从来都不是一种抽象而纯粹的意识形态,它的每次出现总与某一具体的社会*治运动联系在一起。民粹主义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普遍适用性,这种普遍适用性源于民粹主义的空心化———缺乏一种为之献身的价值。在不同的场域民粹主义可以依附于不同的*治势(PaulTagaut)将民粹主义描述成一种阵发性的、反*治的、空心化的、打着危机旗号的变色龙,总能随着*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李普塞特(SeymourMartinLipset)认为,在美国和欧洲存
在的极端右翼的、宗教的与民粹主义的运动是后工业化过程中反弹*治的再现。进步或保守、民主或独裁、左翼或右翼等等。由于缺乏普逼性的核心价值。
民粹主义的空洞性缘于其核心概念人民自身的模糊性,它不是通过确定人民来阐释其内涵,而是通过确定非人民(definingother)来强化其主张。其核心概念的含混不清和原则立场的摇摆不定,使民粹主义变成了空无一物的万花筒,但不可否认的是,空洞的人民概念被*治精英鼓吹出诱人色彩之后,对社会大众具有诱惑力和动员力。
民粹主义的依附性表现为,既可以是进步的工具,也可以是保守的工具;既可以是民主者的工具,也可以是独裁者的工具;既可以是左翼的工具,也可以是右翼的工具。只有依附于其他的意识
形态——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才能填补其核心地带的空洞无物。民粹主义的空洞性决定了它的依附性,而依附性则决定了它的历史复发性。
民粹主义的复发性体现在其不断复活、发酵。从19世纪的美俄民粹主义到20世纪的拉美民粹主义、20世纪90年代的东欧和北美民粹主义再到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新民粹主义,迄今为止,民粹主义已经掀起了四次浪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塞巴斯蒂安爱德华茨(SebuastianEdwards)从发生学的角度,将民粹主义的这种历史复发性描述为从满怀期望到懊悔遗憾的不断人民性、革命性的特征,是认知和把握民粹主义作为群体*治思想或行动的基础,空洞性、依附
性和复发性的特征,是理解和洞悉民粹主义难以成为严谨、独立理论体系的关键。民粹主义时常发生,民粹主义又难以自成气候,它的复发以及发挥作用都离不开特定的*治生态结构。
二、新一波民粹主义与民族问题的交织
新一波民粹主义亦即兴起于21世纪初的第四波浪潮席卷大西洋两岸、震撼全球。林红将其归纳为:
在欧洲,它以维护民族传统、反全球化、反外国移民、反高失业率为诉求,与极端右翼*派*治影响的扩张有直接关系,从欧债危机、欧洲议会选举、难民危机再到英国脱欧,这些**煽动了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情绪。
在美国,从占领华尔街、茶*运动再到年特朗普当选总统,民粹主义从左翼和右翼两个方向对美国的主流价值与*治体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新一波民粹主义实质上是对国家*治腐败、经济衰退和社会矛盾交织等现象的*治反应,同时,种族主义、排外等民族问题是其中涉及的议题之一,既不单独存在,又客观存在其中。
(一)美国右翼民粹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
在美国的*治土壤中,极端的民粹主义*治传统并不多见,且含有种族主义的*素。霍夫斯塔德指出,大多数有影响力的美国*治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辉格*人,分享着*治宽容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古典理念。但这并没有遏制住民粹主义在美国*治进程中不时发力,被视为所有反抗庇护金融精英利益之*府的民粹主义叛乱源头的谢斯起义(ShaysRebellion)和杰克逊式民主(Jacksoniandemocracy)的诞生就是反精英建制和代表普通民众的民粹主义在美国早期酝酿的结果。安德鲁杰克逊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总统,实施了具有左翼民粹主义色彩的关税保护法案撤销国家第二银行等*策并签署了具有右翼民粹主义色彩的印第安人迁徙法案。美国历史上的右翼民粹主义包括3K*麦卡锡主义华莱士主义等,他们同样诉之于人民,只不过他们将少数族裔、移民和同性恋者排除在人民的行列之外。
唐纳德特朗普在选举中获胜意味着富豪统治和民粹主义最终会走到一起,正如他竞选的中心思路—你们是人民,我是你们的声音。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融合了民粹与民族两个元素:在民粹方面,通过利用美国工人阶级确实没有受益于全球化,认为我们美国人因墨西哥移民或工作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产品而降低生活水准;在民族方面,将经济问题重新定义为身份认同,并提出美国优先(AmericaFirst)的*治主张。其结果是霸权目标将一种想象中的*治共同体的叙述与国家、民族、文化或宗教的分界线结合在一起,并衍生出民粹色彩的民族主义。
民粹主义信号实际上可能预示着一种更广泛的社会渴望,即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理解一个世界的方式。马特弗林德斯(Matflindes)撰文这是什么样的民主?学者们必须超越民粹主义的信号》,他指出,围绕最近事件的大多数*治分析都让人难以置信的无聊,甚至可以说是短视。一种陈词滥调的相似性由即将到来的毁灭民主的叙述所定义,*治分析中充斥了危机灾难仇恨和死亡等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流入对后特朗普、后脱欧、后真相、后民主*治的主导解释。可以说,当代的民主辩论集中在它自己的知识回音室中。马休卡尼施尼格(Mtthew观点:事情正在发生变化,有时会使国家*治变得不可预测、不稳定和混乱。这是非常动荡的。过去的十年是经济不稳定的十年。未来十年是*治不稳定的十年。
Kamitschmig《研判出动荡:欧洲*治预测———不正常成为新常态》,他引用克劳斯奥菲教授的年兴起的茶*(TeaParty)运动,标志着美国右翼民粹主义的再次盛行,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走势。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更像是一场组织松散的社会运动,它是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对后工业社会结构中不断消失的传统身份和机会焦虑感的表现。
茶*代表着民族和宗教色彩浓厚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简称WASP)的利益和主张,它反对大*府主义、反对平等与改革、排斥少数族裔和外来移民、主张维持白人的特权。这些主张都带有鲜明的极端右翼民粹主义色彩,并在特朗普施*期间逐步落实为禁穆令边境墙,与发生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右翼民粹主义遥相呼应。
丹尼罗德里克(DaniRodrik)关于世界经济的*治三难的理论假设,促成美国和欧盟的民粹主义战略重点是建立民族国家和超全球化的威权主义结合。尼尔弗格森认为唐纳德特朗普是一个与很大一部分选民有联系的让人敬畏的煽动者,但他的言论是有*的。这种有*的言论,一方面是美国优先包裹的民族主义(美国主义),另一方面,是凸显盎格鲁-撒克逊利益内含的狭碍的族裔主义与种族主义.
(二)欧洲新右翼民粹主义中的极端主义与排外情绪
移民和庇护已经成为欧洲最紧迫、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也是欧洲民粹主义的外源性刺激。一方面,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国家的危机愈演愈烈,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仅在年,就有万难民和寻求庇护者进人欧洲国家。大多数接收这些移民、难民的国家,由于内部的经济、*治、社会压力和安全担忧,不太欢迎外来群体。
酝酿已久的社会矛盾为欧洲民粹主义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难民危机重新唤醒了排斥性下层民众普遍不满。代表大资本家和利益集团的主流**和*治精英们,或选择回避,或无法制造更好的社会议题,给予了反建制派的民粹主义**登上*治舞台的机会。
极右翼的英国独立*,以反移民、反欧盟的*纲而著称,它的崛起已经对英国的**版图及国内*治趋势(英国脱欧)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国*治环境中的民粹主义更为明显,激进右翼**国民阵线及其主席玛丽娜勒庞一度在法国总统大选中领跑,其法国优先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欧盟等竞选主张带有鲜明的右翼民粹主义色彩。与它类似的欧洲**包括:奥地利自由*、独立希腊*、荷兰自由*等。德国的右翼民族民粹主义**另类选择*的迅速崛起进一步反映了欧洲*治气候的民粹化倾向,它所宣扬的反难民退出欧元区等*治主张和采取的新媒体、自媒体宣传手法都是民粹主义的典型表现。北欧国家的极右翼民粹主义*治主张包括:反移民、反欧洲一体化、反全球化。这些极右翼**主要有丹麦人民*、瑞典民主*、正统芬兰人*以及挪威进步*。
意大利北方联盟的*治主张带有鲜明的地方民族主义色彩,它反对移民,也反对南部意大利。他们认为,开放的全球化挑战了传统的*治、经济和文化边界,解构了西方基督教文明意义上的欧洲身份。在这种意义上,欧盟所代表的流动性(现代性)对极右翼**是一种诅咒。
这些新型的右翼民粹主义**的诞生实质上是对后工业社会的*治反应,沃尔夫冈扎夫(WolfgangZaph)将新兴的后工业社会*治力量分为两种一种表现为地区与种族运动,另一种表现为反技术官僚运动(生态主义者、反核电站、女权主义者和许多单一问题群体)。民粹主义随着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选举进一步盛行。在欧洲,在意识形态谱系的两端,民粹主义常常与极端*治观点联系在一起。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排外主义、民粹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等主张在西方理论界和舆论界攻城略地,并表现在近两年西方世界的选举*治和***治中。
针对欧洲公民的*治倾向,欧洲社会调查(EuropeanSocialSurvey,ESS)实施了最全面的调查之一——评估极端*治。这项调查要求每个受访者在从0分到10分中间选择自己的倾向程度。
自年以来,ESS在欧洲每两年进行一次,在年的调查中,,采访了来自21个欧洲国家的名公民。ESS的数据显示,年,欧洲人口中有23.8%的人在*治上处于极端的位置。
利用金融危机造成的社会挫败感,许多民粹主义**迅速崛起(传统**已经失去了信誉),民粹主义者进人*治舞台。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和对主要机构丧失信心,也促使公民将选票投给民粹主义观点*。51%的受访者认为是排外因素让他们倾向于极端的*治选择,而选择经济因素决定倾向于极端的*治选择的受访者只占20%。
右翼民粹主义时常与民族主义、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有关。面对欧洲的新右翼民粹主义,蒂姆素峰玛萨尼(TimSoutphommasane)认为,在整个西方,新的民粹主义已经与激进的民族主义联姻。民粹主义右翼**的支持者们因担心将失去文化地位、权力和特权而团结在一起。他们对移民和多元文化的敌意是一致的,他们指责这破坏了统一、破坏了民族文化。他们反对所谓的*治
正确,认为这种*治正确已经扼杀并颠覆了公众的言论自由。他们鼓动反对一种反种族主义,这种反种族主义让多数族裔或多数文化群体受到歧视。
极端主义与民粹主义成为当前世界民族问题的主要制造者。一方面,极端主义在失败国家和碎片化的社会结构中不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并波及至欧美世界。另一方面,发达民主国家对外来
移民、内部经济衰退的反应则表现出民族民粹主义的底色。如果说,极端主义延续了既往的惯常特点,那么民粹主义则是观察近些年世界民族问题的一个当选视角。克莱门斯克罗尼伯格(ClemensKroneberg)和安德雷亚斯维默(AndreasWimmer)探讨了*治现代化与国家建设、民族分裂和民粹主义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强国家集权和良好的公民社会促成国家建设、弱国家能力和脆弱的公民社会导致民族分裂、中等的国家集权和脆弱的公民社会则会产生民粹主义。杰克斯奈德(JackSnyder)认为,民粹的民族主义能量,通过民主改革的流产而释放、倒错,创造出牌条件,图谋全球霸权。欧洲的排外、美国的种族主义都与民粹主义交织在一起,在民粹主义泛起的同时,出现的是传统**组织的式微,*治精英与民粹主义的组合,似乎简化了原有的*治体系与结构:
三、为何民粹主义让我感到害怕?
民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