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目前农业领域由传统农业,工业农业,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内智慧农业企业也在这个领域里面不断创新,本次智慧农业年度峰会邀请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并发表主题演讲。
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先介绍一下中化集团,中化是中国最早进入世界强的企业,现在是一个49家的中央直属的大骨干企业,我们主要业务板块是有五个,农业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能源、化工、地产、金融,在农业这个领域,我们说是国内最大的农业投入品的企业,我们有中化化肥,是中国最大农业化肥的贸易和生产企业,有中种集团是中国唯一一个种子行业国家队,我们有中化作物企业,这个企业应该说也是国内农药虫药和制剂最大的生产品牌。我们现在也成立了一个新的企业,一个平台主体,就是现代农业服务公司农业,现在这个农业公司我们主要做的事情是现在在全力推进我们外部的战略,接下来会介绍我们这个战略,在这个平台下,我们会组建了几个专业方向上服务的业务单元,这业务单元包括我们MAP部,就是推进全程农业种植服务的事业部,包括我们的农业金融服务的事业部,包括我们助销农业销售的事业部,也包括我所现在领导的智慧农业的事业部。
关于中国农业的现状,我们认为中国农村现存最大问题是我们土地过于分散,由于分散的现状,导致我们的整个种植的技术是难以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有效推广。我们先进的农机使用水平非常低,尽管号称农机使用率已经达到80%,但是以中小型农机为主,以低端农机为主,真正大农机还是比较少,从种植环境来说,农机和农艺的结合,实现全部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实际上的应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从农民的收益来说,我们尽管国家每年给农村的补贴是非常高的,但是农民的收益其实非常低,每个农民种两三亩的土地,基本上占到农村家庭平均收入的15%,最多的到20%,剩下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务工、外出打工其他的收益方式,所以种地现在是一个不挣钱的生意买卖,往往还是老年人实在舍不得自己家里几块地还在种,年轻人主要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外出务工的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农产品品质其实非常不好,分散的种植难以实现品牌化专一,很多种植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或者一味追求政策的补贴,导致我们追求的农产品的品质是有偏差的,最终消费者会说,我们在座每个人对农产品的要求和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之间的错配是非常严重的。
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对我们的土地、对我们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我国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化肥使用量的40%,而农药使用量是国外农药使用量的每亩平均的2-3倍的水平。这样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中化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还是应该在土地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去走品质农业的方向,我们既要让我们农民种出好品质的粮食、农产品,还要帮助农民把好品质农产品降低价格,最终让农民通过有效的品质农业的生产,获得增收,形成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具体怎么来做,我们就提出了MAP战略,核心就是两句话,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格,首先来说从上游对接消费升级,对接粮食加工企业和销售渠道,从上游拿到品质的订单,基于这个订单,通过我们MAP平台组织下游规模化的种植途径,认可MAP的战略和发展理念的新型种植户,新型农民,去组织他们按照这样品质订单的要求进行农业的生产和定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供从种肥药要农业过程的农机、农技、智慧农业、金融一系列的服务,帮助农民完成这样一个品质订单的生产。我们在把他们生产的高品质农产品加价收回来,提供给上游的优良企业和终端消费者,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中化是以O2O的模式开展这样的工作,我们线下有技术服务中心,线上有我们智慧农业整体的支持。
首先线下是建立了实体化的MAP技术服务中心,一个技术服务中心辐射半径50公里范围内的规模种植户,这些服务中心全面建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优势产区,周边都是主要的粮食或者农作物规模化的体系化生产环境,中化会为他提供全套的跟种植相关的服务。这个里面包括选种、农药、直保、作物营养、智慧农业、农机、农业培训、粮食收储、金融一系列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在当地建立多个示范农场,通过示范农场的带动和示范效应组织当地的农民向我们这样的技术服务中心靠拢,实现落地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最后让农民收益的理念。
举几个例子,这是在安徽巢湖,是一个稻麦轮作区,这是第一年做,我们去年已经服务了三万亩的土地,这三万亩土地每亩我们为农民增收了块钱,在我们组织下,他们种出来高品质的水稻和小麦,特别是水道,因为这是一个传统水稻的种植区,我们都是每进加价三分钱收购,对接上游品质的优良企业。
这个是我们在内蒙古正蓝旗,这个技术服务中心是我们投资两千多万新建的,整个设施设备、建设的标准,完全是按照北美加养的技术服务中心建,主要服务是马铃薯种植的企业,在整个这个模式上,我们提供了全程的作物营养和全程基于高效供应链的整合式服务。
这个是我们在海南乐东种的芒果,这是我们跟五粮液合作做,为五粮液种植酿酒原粮的项目,是在四川的宜宾,我们整个MAP的模式在过去一年里面也上到中央部委,下到各方面的媒体高度的认可和支持,这是湖北省委书记给我们MAP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的批示,要求在湖北省全面推进MAP的新型农业服务模式。我们现在也是农业部牵头组织的新型中国农业服务合作组织联盟的理事长单位,负责来组织全国范围内去落实农业专业化服务的整体的体系的搭建。
中化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里,在全国建设超过家MAP技术服务中心,服务超过万亩的土地,为农民真正实际带来超过亿的增收。
配合我们线下的MAP战略,线上在做的智慧农业体系主要是围绕着精准种植为核心,基于作物生长全过程,实现现代农业管理体系,进而形成一个现代服务的开放平台,把我们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金融服务、农机服务资源引入这个平台。
中化现在提供的是两个平台化的产品,一个是MAP智农,一个是慧农,智农针对我们大田作业,慧农针对经济作业,在大田作业这个是9月份刚刚发布,我们现在服务地块面积远远超过这个数了,现在已经是万亩的水平,经济作物服务面积超过20万亩的水平。
我们平台主要提供的是功能,围绕精准种植为核心,基于作物建立精准种植的模型,支持农户建立更标准,更精细化的生产过程的管理。所以我们智慧农业在做的事情并不是像京东、阿里,在做农产品的销售,或者电商的渠道,这不是我们的发力点,也不是我们的着力点。我们着力点更多是在怎么去帮助农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高他的生产种植的效率,保证他生产种植的品质,降低生产种植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解决的方案主要是围绕土地的可视化,在这个基础上重点通过遥感技术和精准的气象服务去结合作物的生长模型,形成农业农事活动一系列精准服务的能力,帮助农民更及时掌握农产品的生产情况,生长情况,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且给它及时用肥用药的建议,整体上降低农业投入的成本,提升产量。经济作物上也是这样的思路,只是因为经济作物遥感这样的感知手段依赖没有那么强烈,所以更多是,提供精准气象服务,农业的传感器、水肥系统,去让它有更强的农业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进而能提供更精准的农业种植服务能力。此外,我们做的基于AI病虫害慧眼识别程序,目前我们已经能够做到6种作物的99种病虫害的识别,而且这种识别的能力正在快速的提升,现在很快我们病虫害识别杂草的功能很快要上线。
我们在智慧农业这个领域上,线上结合线下,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案例,比如说在玉米上,在巴彦我们亩的示范农场,通过我们智慧农业的模式,每亩增加了9%的产量,而且通过我们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控制用药和用肥,每亩降低了60元的农业投入的成本。
在内蒙苜蓿草的示范田,除了全程为他提供服务,我们通过遥感和精准气象卫他们在,因为种植面积非常大,为他有效避免了种植的风险,特别是在收割时候为他精准提供了一个气象预警的服务,让他及时调整收割的计划,就因为这一件事,一个大概亩的种植圈就增收了2万块钱。
在甜菜上我们在内蒙做了有益的尝试,包括我们在马铃薯上,在柑橘上,还要特别说一下,我们冰糖橙是我们自己的MAP线下技术服务中心,我们在为他提供这样一个全程的服务,与此同时我们现在也在为储橙新的种植园,亩橙子种植,全面使用我们MAP平台进行种植管理。我们的葡萄也是在多个地方进行了葡萄的实验,包括安徽,包括在云南都进行了葡萄的应用的验证和实验。
这是一些用户的反馈,都是用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