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豆郑1307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Uhjnbcbe - 2024/7/5 18:00:00
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qsnbdf/

大豆品种“郑”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团队培育的优良品种,产量稳定,适合大面积种植,近年来不断创造高产纪录。为了保持发展其生产中的良好势头,现提出适合其高产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规程。

一、栽培技术:

1、种子选择:选择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9%、纯度不低于98%的“郑”大豆种子。

2、土地选择:选择肥力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灌溉和排水条件好的地块,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3、整地策略: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前茬是小麦的话,“郑”比较适合“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不用整地。既节省人力财力,又能做到免烧环保。如果没有免耕播种条件,可麦后铁茬播种。

4、施肥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要求施足基肥、根部追肥、叶面喷肥。一般肥力好的土地重施磷、钾肥,肥力相对差的土地重施氮、磷肥。

5、施肥方法:

①、每亩施种肥(复合肥氮:磷:钾=15:15:-20千克或15:22:-18千克),根据土地肥力不同相应调整。施肥时注意种子与化肥分层施用,避免烧种。

②、高肥地块可在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多效挫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旺长。

③、肥力低的地块可在盛花期、鼓粒初期喷施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硼、锌等叶面微肥,防止早衰。

二、播种技术:

1、播种期:一般播种期从6上中旬麦收后根据墒情适时进行,最好在6月10日--15日播种。

2、播种方法:行距40厘米,株距10--12厘米左右,播深3厘米左右,每亩播量3-3.5千克左右,每亩保苗-株。

3、播种质量:播行直、下种均匀、播深一直、覆土严密、无漏播重播。

三、田间管理:

1、除草:播前防除地里和埂上的“老草”,出苗后在大豆1--2复期、杂草3-4叶期,根据田间主要草相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配方和用药量,自生麦苗、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选用精喹禾灵、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马泡瓜、反枝苋等阔叶杂草用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莎草用灭草松、氯酯磺草胺(注意对后茬作物的影响),注意喷头孔径大小、高温干旱天气用药注意加大喷水量;后期人工除掉地里大草。2、病害:大豆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细菌性斑疹病、霜霉病、茎腐病、炭疽病等病害,播前用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种子包衣,从开花初期用吡唑.氟环唑或苯醚.丙环唑等每半月预防一次。3、虫害:大豆常见的田间害虫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等食叶型害虫的幼虫,用甲维盐、虫酰肼、茚虫威、虱螨脲大豆出苗10天后每半月交替用一次;飞虱、点蜂缘蝽蟓等刺吸性害虫,联苯噻虫胺、噻虫嗪大豆出苗10天后每半月交替用一次;以及食心虫、豆荚螟等钻蛀性害虫。特别是后者,如果爆发后特别难以防治,应在大豆始荚期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提前防治。

四、合理排灌:

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对墒情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出现干旱应该及时浇水。雨季遇涝时要及时排水。

五、收获仓储:

“”属于落叶性较好品种,生育期天左右。在其叶片发黄脱落、荚皮变干、手摇植株有响声时,选择在早上或傍晚时收获。收获后的种子进行室内晾晒或者烘干,太阳暴晒会降低大豆商品性质量。大豆入仓的标准是种子水分含量不超过13.5%,过高的水分含量容易造成大豆入库后发生霉烂。

六、“症青”的防治:

“症青”是指大豆结荚不鼓粒的现象,近年来在黄淮各地均有发生,严重时会造成颗粒无收的情况。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但确定与气候、病害、虫害等均有关系。目前,我们摸索了一套预防机制:

1、种子包衣,用吡虫啉或噻虫嗪,防治刺吸式昆虫。

2、在大豆幼苗期(真叶展开时)至鼓粒期应该多注意防治飞虱。早期用药,在其零星发生时就联苯噻虫胺、噻虫嗪、氯氰.毒死蜱等化学药剂,隔10天左右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在大豆出苗10-20天时防治豆秆黑潜蝇。防治黑潜蝇应重视对成虫的防治,兼治幼虫。可使用联苯噻虫胺、噻虫嗪、氯氰.毒死蜱进行防治。

4、在开花期到初荚期防治点蜂缘蝽蟓。在大豆出现花蕾、开花期和初荚期,可使用联苯噻虫胺、噻虫嗪、氯氰.毒死蜱,在其成虫、若虫危害器喷雾防治,

隔7天防治一次,连喷2次。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豆郑1307高产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