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各地气温阶段性变化明显,阴雨天气较多,尤其是4月25-28日,博州地区冷空气活动极其频繁,博州西部局部区域有暴雨,并伴有局地短时强将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需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确保低温阴雨天气所造成农作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棉花
1、对还没有滴出苗水的棉田,要及时滴出苗水,防止棉种吸水萌发而出现吊死。在滴水时可以每亩加克的锌肥,以提高棉花的抗逆性。要检查是否在穴口出现板结,如出现板结要及时破除板结以免影响出苗。
2、对已滴出苗水还没有出苗的棉田,要及时检查棉种萌发状况,看棉种是否烂种,如烂种率达到60%以上要翻种。
3、对已出苗的棉田,检查棉花的生长点是否死亡,如死亡率达到60%以上进行翻种;棉苗出土后遇雨,雨后应及时中耕散墒,以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降低盐渍化,促进根系发育;在中耕工作中要求中耕15厘米,尽量做到不错行、不漏耕,不拉膜、不埋苗、不伤苗、不损伤滴灌设施。
(二)玉米
1、对未播种地块,应尽快清理地面残秆残膜。玉米秸秆地面堆积较多的地块,降雨后地面湿气不易蒸发,应尽快清理秸秆与残膜等,天气过程之后尽快适墒适期整地播种。
2、对已播种地块要做好防风工作。压好膜边,覆好压膜土,滴灌种植地块做好支管、毛管的固定。
3、及时破板结。种孔覆土播种的玉米田,天气过程之后,及时破除种孔处板结,促进及早出苗。
4、查苗补种。因降雨低温造成烂种烂芽的要尽快补种。
5、加强中耕。已出苗和即将出苗的玉米田,天气过程之后,地表发白即尽快中耕,以降低土壤水分和提高地温,防止烂根烂芽,促进尽快出苗和苗期生长。
6、叶面补充养分。已出苗玉米在低温、大风和雹灾后,及时喷施叶面肥,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克左右和尿素50克左右,促进玉米苗尽快恢复生长。
(三)小麦
1、天气过程期间,暂时停止灌水施肥,以防强降雨造成麦田冲沟及大风造成部分已拔节冬麦田倒伏。
2、积水的麦田要加强田间排水,避免造成田间湿度过大。
3、受冻灾和风灾的麦田喷施芸苔素内脂和磷酸二氢钾,并追施5-8公斤尿素/亩,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4、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强降雨和大风灾害麦田易发生叶部病害,应及早查看和防治。
(四)食葵
1、加快食葵播种进度,力争实现适宜播种。根据当前天气转好的趋势,加快播种进度,力争早日完成播种。
2、加强中耕,培育壮苗。对于已出苗食葵应加强中耕,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保墒,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抑制徒长,培育壮苗。
4、加强病虫害监测及防治工作。在苗期主要以地老虎虫害为主,要加强地老虎监测工作,及早开展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进行防治,确保食葵的正常生长。
(五)甜菜
1、做好防风灾工作,压好地膜、滴灌带,加固滴灌设施,降低大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2、雨后组织人工或机械及时破除板结,避免幼苗盖在土壳下。
3、当机具可以进地时,立即进行中耕提高地温,降低甜菜烂种、烂芽及立枯病发生程度。
4、天气过程过后要及时进地查看受灾情况,如有烂种、烂芽或缺苗断垅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种。
(六)设施农业
1、压严棚膜。大风天气过程保证棚膜不上下波动,切忌用细绳简单操作敷衍了事。
2、做好棚膜修缮恢复工作。对个棚膜被刮烂及没有棚膜的温室要更换新膜,并及时压好膜线;不能更换新膜的将有破损的棚膜尽量修复,预防棚膜破损继续扩大。
3、适当通风换气,保证棚内温、湿度。当前温室内各种蔬菜已处在开花结果阶段,此阶段各类蔬菜对昼夜温度要求不同,为了顺利度过不良天气过程,最高昼温25—28℃,夜间最低温度须保持在15—20℃,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通风换气措施,保证蔬菜正常生长,以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畸形果的产生。对于黄瓜、番茄等蔬菜根据长势可适当减少或延迟浇水次数和灌溉量,以免棚内湿度过大引发灰霉病等病害。
4、做好露地蔬菜天气过程后补救工作。⑴对造成部分死苗的地块及时联系购买菜苗进行补植,做好灾后补救工作。⑵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⑶对于大风造成茎叶折断的菜苗及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蔬菜生长。⑷根据苗情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防止病害发生。⑸天晴转暖后加强田间管理。
来源: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