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农巡礼黑龙江篇丨黑土地让中国饭碗
TUhjnbcbe - 2024/9/9 18:19:00

黑龙江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努力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多产粮产好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三农巡礼

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说:“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保持全国第一,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压舱石’。黑龙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突出,功不可没。”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亿斤)增长示意图

黑龙江人牢记使命,努力做好粮食生产,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亿斤之后,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过亿斤,年达到.2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3%。粮食生产已获十七连丰,连续10年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1/9,相当于中国人每9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既保量的安全,又保质的安全,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7万亩,其中绿色有机玉米认证面积.5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黑龙江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努力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多产粮产好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农机化释放黑土地产能

黑龙江省宁安市种粮大户杨海德今年信心满满。他说:“今年种了40垧的谷子,60多垧玉米,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目前的雨水不影响大田的播种,5月15日全部播种完。去年收入好,今年的干劲更足了。”

航化作业

让杨海德有底气的是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年期间,黑龙江农机化在高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型农机装备占比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保持领先;信息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广泛;农机化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

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由1.4万台,增加到现在的7.7万台。其中,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台,从事田间作业的大型农机已由10年前的不足1%,提高到10%以上。同时,与之配套的大型深松机、翻转犁和联合整地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这些大型农机装备的应用,提升了该省农机标准化作业能力,提高了耕层深度,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增强,为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88.6%,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到年底,这一数据提升到98%,不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还保持了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势头。目前,全省已有60个粮食主产县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近几年,黑龙江依托移动互联网、卫星导航、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推进智能化、精准化农业生产。目前,旱田和水田的整地和种植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作业面积都在万亩左右,全省有6万台大型农机安装了智能终端,还有近万台拖拉机具有北斗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有效降低了农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

黑龙江结合实际,探索出了旱田“一翻两免”和水田“一翻两旋的耕作模式”,为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提供了有效支撑,不但解决了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还恢复和提升了地力。同时,精量播种、分层施肥、侧深施肥、高效植保、免耕播种等项技术也得到了普及。

给种苗装上“中国芯”

5月9日,以“天赐五常·奥运品质”为主题的金龙鱼原香稻五常开耕节在黑龙江省五常市举行。这家国际知名的企业每年都会在五常市举办开耕节活动,庆祝耕种季节的开始,为耕农加油打气。金龙鱼对外宣传的明星产品是“五常稻花香2号”,这个本土品种学名“五优稻4号”,是“五常大米”的标志。

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代种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常规粳稻、大豆、马铃薯育种全国领先,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常规粳稻和大豆自主选育品种种植占比%,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明显提升,种质资源库由2个增加到4个,种质资源保存数量由5万份增加到14万份。现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3余份,是亚洲之最;甜菜份,位列世界第五;野生大豆份,全国数量最多。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品种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双单倍体育种、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加快应用,主要科研院校和大型骨干种子企业育种手段以常规育种为主向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转变,北大荒垦丰种业建立了生物育种研发中心,实现了从育种2.0阶段向育种3.0阶段迈进,育种效率大幅提升,全省年审定推广品种数量由不到个提高到个以上。

有了优良品种的支持,单产稳步提升。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斤;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斤,合农71大豆品种年亩产达到.4斤,刷新东北地区大豆实收单产纪录。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38%提高到45%,为粮食产量从0亿斤增长到亿斤,实现“十七连丰”提供强力支撑。

庆安县丰收在望的稻田

粮食品种品质明显改善,玉米品种容重较10年前每升增加10克,适宜籽粒机收品种增加39个,促进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籽粒收获含水量明显降低。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全部达到优质米标准。五优稻4号以其优良食味在全国叫响了黑龙江优质粳稻品牌,连续三届获得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金奖;龙粳31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为全国第一大水稻品种;绥粳18水稻品种单年种植面积超过0万亩。

科技创新开拓增产空间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李鸿冠告诉记者:“今年春耕播种季农业生产全程都体现出科技的力量,每个58×28厘米像蜂巢一样的软盘是新型水稻育秧盘,需要精准放入克优质水稻种子,在‘工厂大棚’孕育35天后,每块盘中出秧苗株左右壮秧苗,一亩地需要33盘秧苗。”

泰来县田园新景色

在黑龙江农民种地讲科学已成为常态。4月底,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了玉米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现场会,参会者对新技术给予极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农巡礼黑龙江篇丨黑土地让中国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