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市不见“金九银十” 库存将进入高峰
车市在“金九”短暂飘红之后,“银十”却是低迷开局。刚过去的10月,节能补贴的消费*策大幅缩水,再加上今年车市本身不尽如人意。日前中汽协发布10月份行业数据,总体来看,呈现产销同比双降,汽车业惯有的“金九银十”并未实现。
10月车市开局不利
今年“十一*金周”新车销量基本可用惨淡来形容,经销商和厂家所期望的销售高峰并未到来,反而走出一个相当低迷的行情。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乘用车产量为124.88万辆,环比下降1.2%,同比增长5%;销量为121.65万辆,环比下降7.6%,同比增长1%。
10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环比双双下跌,较9月销量更是大降近13%。
来自该协会的统计显示,10月国内零售下跌最严重的乘用车是微型客车,仅为16.19万辆,环比下跌了12.6%,同比下跌达19.3%;前10个月的累计跌幅已达10.9%,是唯一累计销量呈负增长的车型。
10月车市中,乘用车市场排名前两名的企业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的销售均出现明显下滑。
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表示,汽车市场规律决定10月份的环比销量肯定是负增长。由于“*金周”长假及以后的第一周销量清淡,节能新*门槛提高后使得市场冷清一段时间,而油价高企等因素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这些都成为10月份乘用车销量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环比负增长的原因。
乘用车库存将加剧
值得关注的是,乘联会指出,10月产量比零售量加出口量还多9万辆,是今年最大的月度库存增量。乘联会认为,9月的大规模促销以及短暂的销售高潮一度让经销商库存减少,10月有补库存的作用。但由于市场表现远低于预期,再加上整车企业提前进行了压库存操作,10月乘用车库存攀上了今年的最高峰。
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由于库存大幅增加,目前部分经销商已经减少,甚至是暂停向厂家进货,等待慢慢消化。但也有不少主流品牌经销商仍然表示相当淡定和乐观,认为11月和12月将是传统旺季,完成全年任务应该并不困难。
市场冷淡 降价售车
11月初,我市市民王先生到车市转了转,他说:“也就一个月没来,发现很多车型不仅有特价车,有的还多了现金优惠。”按照以往经验,王先生以为年底车价会上涨,但这回感觉碰上了大实惠。
按照以往的规律,每年10月下旬开始,汽车厂商往往会把优惠*策收紧,降价也难现车市。而今年从10月末开始到11月初,各汽车品牌却是竞相开展促销活动。
我市一位汽车销售人员说:“前三个季度尽管市场形势一般,但多数厂家基本完成了任务量,厂家预测四季度向好,但目前市场情况与预测相悖。”我市某品牌汽车4S店市场部经理介绍,近两年厂家都是分季度给任务,任职比4S店慢半拍。前三季度销售好再加上四季度本来就是年底旺季,任务量有增无减,然而“任务大市场冷”,4S店只有贴利润包销量,“赔钱卖”。
我市汽车经销商表示,挺过了10月,期待11月中下旬车市能火起来。[1][2]下一页今年“保5”目标艰巨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503.41万辆和1516.06万辆,同比增长2.66%和3.15%。
车市整体走势迅速回落至3%左右,汽车厂商均感到不小的市场压力,而10月本该进入年底销量翘尾的预热期,但今年的情况却有些反常。月销量同比连续四个月的正增长之后,再次出现负增长。
虽然11月的销量有望回升,12月份商家冲量也可能促使销售高峰的出现,但由于今年已经有多个月出现环比和同比双降,全国全年销量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从乘联会数据当中可以得知,今年1月—10月,广义乘用车累计销量11030635辆,同比增长4.4%,今年车市的销量“保5”压力相当艰巨。如果12月不出现销量激增,今年的车市销量估计只能与去年持平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根据当前的数据测算,第四季必须保证月均完成150万辆的销量,才能与去年2000万辆持平。对于日渐萧条的车市而言,这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数字,10月的萧条,正让车市“结束增长”的拐点进一步逼近。
国内车市基本保持稳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扬表示,10月汽车产销基本保持平和,没有大起大落,环比略有下降,同比略有提升,“能保持稳定也很关键”。
虽然国内车市并不理想,但企业效益却并没有出现过大波动。根据中汽协统计的汽车工业17家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效益情况看,前三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利润同比增幅为7.27%。
“预计今年车市总体增幅3%—5%。”董扬预测道。
同时,10月汽车产业也凸显了几个特点,受*策变化影响,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下滑明显;与此同时,商用车降幅略有扩大。
“在乘用车里,交叉型乘用车表现好;在商用车里,客车表现好;其实,背后体现了交通类发展得好、运输类不好,拉人的发展得好、拉货的发展得不好。”董扬说,“这也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继续回升和汽车出口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相对来说,这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信号。(
林青/文
董永博/图)
前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