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小南夜读无锡饮食嚼秋江南晚报
TUhjnbcbe - 2024/10/22 18:00: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文|都大明原文刊载于.09.17江南晚报人文周刊(节选)无锡饮食:嚼秋07:34来自江南晚报

白露过后,秋风渐劲,一场秋雨,雁来蕈也悄然现身了。

雁来蕈,一种菌类,因其需要马尾松形成菌根,故多长于松林之间,所以又名松乳菇、松菌,其生长条件十分苛刻,环境要阴凉干净,土要松软,还要有厚厚的松针堆积,所以地处江南丘陵地带的宜兴地区成为雁来蕈的产地。雁来蕈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出现的时节,每到春秋两季,在江南丘陵地带松林丛里就会出现雁来蕈的身影,农历二月飞燕营巢时所采的名为“燕来蕈”,秋天大雁南飞时节采摘的称作“雁来蕈”。此物以寒露时节松花落地时所生为最佳。

△雁来蕈(图源:《舌尖上的中国》截图)

雁来蕈呈深褐色,亭亭如伞盖,鲜香味美,被誉为“厨中之珍”,其中又以个小、伞圆而厚、柄短者为上品。雁来蕈的食用历史悠久,南宋杨万里的《蕈子》诗“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色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描写的就是雁来蕈。当年东坡居士谪居阳羡蜀山时,就曾“嗜食”雁来蕈。

4年前,央视农业专题曾两次来宜兴拍摄雁来蕈,均不顺利,难以寻觅。倒是数周前,我偶寓铜官山子瞻谷,见识了新鲜的雁来蕈,菇圆肉厚,质嫩味鲜,香气浓郁,十分爽口,咀嚼时略有可口舒适的辣味。那天和着当地张公豆腐一起烧,让我品尝了一款地方名菜:张公豆腐雁来蕈。也可与鸡、肉等薄片,用急火熘炒,色、香、味俱上乘;如用小开洋、嫩干丝,将鲜蕈切丝清蒸,滴上香油少许,为佐酒佳肴。雁来蕈不但能做菜,宜兴人还喜欢把雁来蕈熬制成蕈油,进山采摘新鲜的蕈子回家之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用淡盐水浸泡去除杂质,待沥干放入油锅煸炒,蕈扁下去,汁水透出时,少量生抽提味,老抽着色,文火熬上十几分钟,汁水浓稠,蕈油就可以出锅了,一般可以吃上一两个星期,无论是炒菜、做汤还是煮面,滴入少许蕈油,其味格外鲜美清香。

板栗也是宜兴山珍之一。宜兴板栗果大而丰满,色艳而明亮,质糯而香甜,可与北方“良乡栗子”媲美。宜兴板栗一般取栗肉整用,可炒可烘,可煮可煨,香糯适口。宜兴板栗特别适合入菜,板栗烧鸡是最好的代表,红烧鸡中加入板栗,板栗提香,鸡汁渗入板栗,两者相得益彰,鸡肉鲜滑,板栗香甜,汁浓醇厚,食之箸不能停。宜兴还有一道名菜叫做“汽锅大栗排骨”,用宜兴特产的陶瓷汽锅,将排骨和大栗放入锅中,蒸熟后香气袭人,吃起来酥香可口。

李亚冰摄

旧时惠山娘娘堂处栗子树与桂花树杂植,中秋时节,桂花盛开,桂催栗熟,栗染桂香,形成了无锡惠山特有的“桂花栗”,既甜又黏,吃时又有一股桂花香味,深受人们喜爱,无锡名小吃“桂花栗子羹”,就是将桂花栗为原料的,去壳去衣之后上笼蒸熟,再在炒锅内放清水加糖煮开,再撇去浮沫,倒入栗子,烧至栗子浮起即可食用,十分香甜可口。只是如今“桂花栗子羹”虽在,惠山的桂花栗子树却已没有了,“桂花栗子羹”出锅之时也只能放些桂花来聊以慰藉了。

现在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大约是糖炒栗子了,暮色苍茫之时,你若走上街头,长街深巷便会飘来一阵阵糖炒栗子的香味,那是秋天的味道。

宜兴百合,太湖之参。明代农书《花蔬》中记载,百合宜兴最多,人取之根馈食。宜兴渎区,土地肥沃,所产百合,质量上乘,是我国三大食用百合中唯一具有滋补药疗作用的品种,因而赢得“太湖之参”的美称。

老百姓视宜兴百合为补品,多用于制作甜汤、甜菜。用百合、糯米、赤豆、冰糖等熬煮的百合粥,甜而不腻,稠而不黏;用百合、绿豆烧成的百合绿豆汤,绿白相间,清凉爽口。婚宴上常用百合、莲心做成甜汤,喻为“百年好合”。近年蒸百合颇受欢迎,还有用百合心叶及花蕾制成的“宜兴百合茶”,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健康饮品。

宜兴百合吃到嘴里苦味略重,细细品来,则苦味变甜,甜而生津,大有苦尽甘来之意。

责编:小南校对:王欣编审:吴军来源:江南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南夜读无锡饮食嚼秋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