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不能容忍店大欺法
TUhjnbcbe - 2020/8/6 11:31:00

不能容忍“店大欺法”


摘要:显然,沃尔玛还是那家沃尔玛,在中国频繁违法完全是由于土壤不同。这里所说的“土壤”有多层意思,包括制度土壤、*治土壤、市场土壤等。


8月24日,沃尔玛冒出严重的假冒绿色猪肉事件。事实上,多个城市的沃尔玛店五年间因屡次违法被处罚了20次,仅今年1月到8月就被罚了8次,而刚被处罚完又出了更大的售假丑闻。


显然,沃尔玛还是那家沃尔玛,在中国频繁违法完全是由于土壤不同。这里所说的“土壤”有多层意思,包括制度土壤、*治土壤、市场土壤等。


制度土壤一是制度本身缺乏威慑力;二是地方执法部门“心太软”。譬如,同样针对串谋涨价行为,我们的罚款标准最高是500万元人民币,而公众经常看到美国当局对价格违法企业的经济处罚高达上亿美元。事实上,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处罚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但在现实中,并不见使用这些有威慑力的“武器”。


究其原因,就引出另一个问题———*治土壤。面对商业巨头,显然很多地方*府都会很欢迎,不但可以用来炫耀*绩,还可以用来炫耀当地投资环境,此外还能增加税收。某些地方*府出于*绩考虑容忍违法,就形成了适合野蛮发展的*治土壤。


同时,目前的商业零售市场即市场土壤也很适合野蛮发展。依靠资金优势、采购优势、优惠*策等支撑,在很多区域市场都形成了垄断局面,一方面压榨供货商,收取高额进场费、通道费、节假日促销费等费用;另一方面,又玩“标签游戏”、销售假冒商品。可以说,既不怕供货商拒绝供货,又不怕消费者“用脚投票”。


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对这些国际名店进行垄断调查。无论是制造了漏油事故的康菲公司,还是像沃尔玛这样的国际名店,在很多人的眼里都属于“店大欺法”,即由于中国法律法规不完善,处罚标准太低,助长了这些国际巨头的嚣张气焰。但在笔者看来,沃尔玛不仅仅是“店大欺法”,还在欺负中国供货商和消费者,甚至也在欺负某些软弱的地方*府和监管部门,有“店大欺国”之嫌。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能容忍店大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