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潮汕牛肉火锅,想必大家都已再熟悉不过,但问起潮汕在哪,或许会难倒不少人。其实潮汕不是一座城市,而是指潮州、汕头、揭阳这三座城市构成的一片区域。
真正产生对潮汕“非去不可”的冲动来源于一部又一部纪录片和美食节目,以及两个重要的推动人物——祖籍潮州,身边永远不缺美女的“食神”蔡澜;因为一部纪录片为人所知,憨厚笑容和机智幽默并存的“扫街嘴”陈晓卿。
食神蔡澜也深爱着这里,有档美食节目《蔡澜逛菜栏》,蔡澜和两个漂亮姑娘从汕头海鲜市场开始逛遍大街小巷。出现了无数让人不停咽口水的美食:甜的咸的各式米粿,到糯米猪肠、鱼饭、白粥的一百多种配菜,以及潮汕功夫茶…
后来在爆红的《舌尖》系列里,不论是一语带过的潮州春卷,还是带入了人物故事的蚝烙、糖葱薄饼、熏鸭脯、盐焗鸡和鱼丸紫菜汤,当食物被赋予了“粒粒皆辛苦”的人情味,“饮食”和“文化”相关联后,对于潮汕美食,自然就多了一分味道。
再后来,在常看的一档直男癌谈话节目里,有一期关于饭局的讨论,陈晓卿和梁文道都对潮汕美食给出了很高评价,甚至升华到至高地位。陈晓卿说,没有去过汕头的人不可以自称为美食家,因为从鱼生到肥酒,那里遗留了秦朝至宋朝的美食文化,“汕头是中国美食界一座孤岛。”
为了吃,也要专程去一趟潮汕!
在有质感的老城韵味之外,美食才是这次旅行的最重要部分。和朋友出发之前就约定好几项原则,“特色为主、少食多餐、尽量步行”。我们以每日5-6餐的效率品尝着这里的食物,连斋饭都没有放过。关于这几道我个人最念念不忘的美味,想来想去无法排名,干脆以时间顺序交代。
1.胡荣泉老店鸭母捻
第一道“念念不忘”,是牌坊街胡荣泉老店里的鸭母捻。胡荣泉老店名气很大,一进门墙上的大字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道鸭母捻,你们非点不可。”
鸭母捻是一道类似汤圆的甜品,但比汤圆花样更多,每一颗丸子味道都不一样。除此之外碗里还有鹌鹑蛋、银耳、莲子、百合、白果、绿豆等,对于我俩这种喜欢清甜口味的粤菜死忠粉,鸭母捻的确很对味。
另外,胡荣泉的春卷跟鸭母捻一样是主打产品,外皮酥脆,好吃不腻。可当主食,又可当点心,跟鸭母捻搭配非常完美。
2.白粥配杂咸
二道“念念不忘”,是清早西马路街边的一碗白粥。
早餐“白粥配杂咸”,这是潮汕人的挚爱。潮汕人称粥为糜,煮粥时候一开锅就关火,然后盖好盖子把粥一直闷成浆糊状。潮汕白粥最厉害的是它的配菜,潮州人叫“杂咸”,常见的杂咸居然有一百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是萝卜干、橄榄菜和“鱼饭”……
那天早晨,我跟朋友路过西马路边一家早餐铺子,临时起意决定尝一尝这里的白粥,老板先为我俩盛好了粥,接着打开旁边用纱布遮挡的小桌台让我们从中选择配菜,我和朋友着实被惊呆了……配菜种类之丰富简直壮观。
潮州小菜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入口之前,完全无法判断到底是咸菜还是甜菜,每当举起筷子想要品尝眼前的“榨菜”究竟有何高明之处时,吃到嘴里居然是甘甜的……
3.潮汕虾粥
3.潮汕虾粥
第三道“念念不忘”,是傍晚在南较路边吃的一锅潮汕虾粥。
关于把这道食物列进前五名,我和朋友存在争议,璐璐认为她在杭州吃过比这更棒的。不过对我来说,之所以对这道虾粥念念不忘,除了味道好之外,还因为一部分情感因素。
4.福合埕牛肉火锅
4.福合埕牛肉火锅
第四道“念念不忘”,大名鼎鼎的福合埕牛肉火锅。
潮汕地区全民爱吃牛,他们对牛的分解,比西方人更加讲究。吃完第一口牛肉,第一次体会到,牛肉是可以用“入口即化”来形容的。福合埕牛肉店里的牛肉每天新鲜宰杀,一小时内送到店里,牛肉鲜得还会动。有的部位的肉非常少,去得早才或许有机会吃到。一片牛肉入锅只要六秒钟即可食用,为了还原食材本来的味道,用清水牛肉汤作为锅底,不加任何佐料。
让我们吃惊的不只是牛肉的鲜嫩,还有店里独家调制的沙茶酱,口感胜过之前吃过的所有,浓郁甘甜但没有一丁点腻味,牛肉的“嫩”完美搭配了沙茶酱的“甜”。
潮州牛肉注重刀工,一定要手切,在这家店外临街的玻璃窗里,有几位师傅站在砧板前切牛肉,以体现店里牛肉是现切现卖,绝对新鲜。即使略带表演性质,但是牛肉的味道确实足以征服食客。
5.老姿娘夜粥
5.老姿娘夜粥
第五道“念念不忘”,长平路上的老姿娘夜粥,推荐生腌虾和卤水鹅肝。
老姿娘夜粥是汕头一家24小时营业的大排档,生腌海鲜最受欢迎。这一顿宵夜中,在点餐上花费的时间最久,因为食品种类实在太多,生腌系列、卤味系列、鱼饭系列、米粿系列、油炸制品、海鲜水产、蔬菜……
潮汕人精通十八般海鲜烹调手艺,却对生腌情有独钟,他们认为,生腌能最大程度保留海产的鲜味。生腌海鲜是将海鲜浸在用豉油、辣椒、蒜头、芫荽等制成的腌料中,有的腌一天,有的即腌即吃。生腌配料还有其他讲究,比如下鱼露提鲜,加红糖增甜,放南酒去腥等等,如此种种,对于保留食材“鲜味”的能力,的确佩服潮汕人。
除了这几道“念念不忘”,
潮州当然还有其他值得一提的美味。
不仅便宜,食物分量只有更多没有最多……不论是5块钱一盒子的咸水粿,6块一碗的豆花,还是12块一盘的鲜虾肠粉,分量全部出乎意料,两次试图跟老板沟通,“可不可以少盛一些……?”回答永远充满耐心,“不可以,即使你们吃不了,一份就是这些啦。”
1.咸水粿
1.咸水粿
▲五块钱一盒的咸水粿。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咸水粿,形状像一个个小碟子,这是用米浆做成的粿皮,里面放上咸味菜脯干,否则只吃粿皮无味,只吃菜脯发腻,中和一下味道还是不错的,但多吃还是会腻。
2.潮州肠粉
2.潮州肠粉
▲超大份的潮州鲜虾肠粉
潮州肠粉跟我们以前吃过的肠粉从外形到味道都不一样,平时在广式茶楼吃肠粉,无论哪种口味都切成小段淋上酱油,在潮州吃的鲜虾肠粉却是“一整坨”,肠粉包裹内馅,外面淋得居然是花生酱。
3.粽球
3.粽球
潮州人管粽子叫粽球,甜咸口味都有。咸粽子内馅有香菇、虾米、灌肠、咸蛋黄、莲子、猪肉等,甜的有甜糯米、乌豆沙、白果、瓜丁等,也有两种口味的“双拼粽球”。作为吃惯了甜粽子的北方人,的确有点吃不惯肉馅的咸粽子。
4.彩色豆花
4.彩色豆花
卖相一流的彩色豆花,客人基本是女孩,以及陪女孩来的男孩。
5.汕头杨氏杏仁茶
汕头杨氏杏仁茶我们俩是慕名前往,本是冲着杏仁茶去的,却被店里香甜的黑芝麻糊彻底征服。旁边坐着一个4、5岁的小女孩,吃完仰起头,半张脸都是黑芝麻糊,超可爱。汕头杨记杏仁茶的黑芝麻糊味道香甜,非常推荐。
6.凉茶
6.凉茶
除了食物,在整个岭南地区,凉茶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只有一间屋子大小的凉茶铺遍地都是,当地人管这叫凉水店。即便是交通再拥挤,心情再焦灼,经过这些街边的凉茶铺子,心中燥火就会神奇的降温。
充满电影质感的潮州巷弄
抱着满足味觉的目的来到潮州,却首先爱上了这座小城里无数街巷营造出来的电影质感。回到这样的老城,环顾四周完全谈不上“精致”和“美”的地方,却让人感到无比自在。潮州最迷人的地方,不仅仅在于种类繁多的美食,还在这些彼此交错纵横的小巷与街道里。
街上看起来人来人往却感受不到拥挤,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悠闲,年轻人忙碌,孩子们享受着快乐,小巷子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直径。几年前曾在广州小住,每当走进这样的街巷,会不自觉开始迈起小碎步,姿态扭捏起来,幻想自己是夏日岭南深居简出的西关大小姐。
1.牌坊街
1.牌坊街
牌坊街是潮州最有名的街道,位于市中心,似乎所有街巷都最终通向这里,自然是潮州的第一站。街道很长,竖立着22块牌坊,每块牌坊记录一段辉煌的过去,纪念那些曾经“光耀门楣”的人。从街头走到街尾,几乎就可以吃遍潮州大部分种类美食。
2.甲第巷
2.甲第巷
除了骑楼,明清旧居也是潮州的独特建筑形式,集中分布在十条街道上,这些老街已经成为文化遗产。甲第巷和兴宁巷就是其中两条。
3.兴宁巷
3.兴宁巷
兴宁巷是与甲第巷并行靠北的一条小巷子,与甲第巷同列潮州十大名巷,看上去更加安宁朴素。这里唯一热闹的宅子就是一家叫吴祥记的餐厅。
4.西马路
4.西马路
西马路是疲惫之际无意闯入的老街。从街头走到结尾,它已然成为我在潮州老城最爱的一条街。
在关于潮州的攻略文章里,这条路是作为美食聚集地出现的。我们的确在这条街上品尝到了不少惊喜,“有名的”比如蔡伯糯米猪肠,“好吃的”比如没有名字的肉粿、甜粿和白粥。
潮州还有很多窄小破旧的小巷,却有很好听的名字——杏花巷、水晶街、布梳街……就连坐大巴客运站都叫“西门古车站”,顿时升起一股跟破败对立的诗意。
交通贴士:
高铁:厦深高铁线:潮州站、潮汕站(高铁)、饶平站(高铁)
大巴:广东省外的先到广州或深圳,再从客运站坐车到潮汕(潮州、汕头、揭阳)。
飞机:到潮汕机场后,坐公交前往市区
总之,潮汕为了吃也值得专程去一次!
吃货小伙伴们,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作者:Janine
镜头与纸笔之间,有我另一个世界。
有奖互动
在我们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下方留言,
就有机会获得互动礼品,
次日头条文末公布,每天2名!
昨日中奖用户:张呱呱,风逸汐影yozi
请11月6日12:00前回复:互动中奖+邮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