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结构,在这几十年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实是越变越好了,以前想吃、舍不得吃的食物如今已经成为了很常见的食物,例如牛奶、猪肉、各种水果等等,食物界也有属于自己的“网红”,最红的应该归鸡蛋所属,一直以来都处于人们的舆论中心。比如有人说感冒发烧不能吃鸡蛋,上火也不能吃鸡蛋,鸡蛋属于发物,癌症患者也不能吃,但经过科学证明这些言论均属于谣言,鸡蛋明明还是一种很营养的食物,不过才消停没多久的鸡蛋,又有新的消息传出:每周吃鸡蛋超过六个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那这个言论是真是假?
每周不应该吃超过6个鸡蛋?
我们先来看看这项研究,是中国农业大学对安徽近万人做的研究,研究结果称每周吃鸡蛋超过6个人,和每周吃鸡蛋小于6个的人相比,他们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5%。很多人看到这项研究心里开始发慌,看着家里的鸡蛋不知该如何是好,甚至要选择丢掉,先别急,看看医生的说法。这项研究其实有些片面,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的饮食几乎不可能只吃鸡蛋,对血液胆固醇有影响的食物有很多,如动物内脏、鱼籽、动物脑等等,谁能保证这些参与研究的人员每天饮食结构除了鸡蛋,其他都一样呢?
因此这项研究的成果过于片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例如张三每天都大鱼大肉,还长期抽烟喝酒、不运动、熬夜,但是他每周只吃四个鸡蛋,而李四一天一个鸡蛋,一周要吃七个鸡蛋,但是三餐吃的很规律、很健康,没有坏习惯,还经常去健身运动,你能说李四的全因死亡风险比张三高出35%吗?因此爱吃鸡蛋的朋友不必过于担心,也不要浪费了鸡蛋,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以及矿物质,且价格便宜。
但很多人还是忌惮于鸡蛋中的高胆固醇,不敢吃鸡蛋,那不妨跟着医生学一学健康的鸡蛋吃饭。在这之前医生要给大家科普一个知识,就是胆固醇也是人体必需营养,能起到形成胆酸、构成细胞膜以及合成激素等作用,一旦缺乏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胆固醇并非就是坏的。而我们身体内部的胆固醇来源分两类,一是身体自身合成的,占了70%左右,二是食物提供,占了30%左右,也就是说食物对血液胆固醇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且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关系属于此消彼长,保持适量的外源性胆固醇才是正确的做法。而鸡蛋中虽然含有胆固醇,但也有含有卵磷脂、甜菜碱等优质脂肪,对血脂和血管都有好处。当然了错误的吃鸡蛋方式可能会导致血脂波动,比如煎荷包蛋、虎皮鸡蛋等,经过油炸后热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吃多了并不健康。而若是我们每天吃一个水煮蛋或者水蒸蛋,高血脂或者高血压患者可以两天吃一个,这样的吃法不仅营养保留的多,所摄入的热量也不多,且具有很强的饱腹感。小小一颗蛋也有这么的知识,那大家学会如何健康吃鸡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