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人有铁储备不足的问题。在素食者当中,这种情况也许更为常见。
铁的重要性几乎无需赘言,没有它,全身的氧气运输和血液营养都会出现问题。
铁缺乏会引起:
虚弱、疲劳免疫力下降气短怕冷、手脚冰凉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心慌头晕食物中的铁有两种: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比如猪肉、牛肉、羊肉、鱼贝等
它的铁吸收率很高,不受食物影响,吸收率和身体的需求无关,也就是说,不管身体是否需要,食物中的血红素铁都会被吸收。
所以,吃肉过多,可能会引起身体的铁过载。有研究表明,高血红素铁的摄入,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的风险。
非血红素铁
吸收率低,受食物影响很大。吸收率和身体的需求有关。需求多,吸收率高,需求少,吸收率就低。在铁缺乏非常严重的人体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甚至会达到媲美血红素铁的高吸收效果。
植物性食物,比如大豆、菠菜、木耳、红枣、青稞、藕粉,只含有非血红素铁。
但是,从上表可以看出,它们虽然吸收率低,但是含量高。
如果一个人是混合膳食(也就是,肉、蔬菜啥都吃),也只有不到20%的铁来自于肉食,45%都来自于植物性食物。但是因为肉食中,血红素铁的吸收率高,所以,给身体的铁的贡献率高达40%。
而如果一个人只吃素,它所有的铁,都要靠吸收率低的非血红素铁来提供。
所以,如何提高铁的吸收率,就成为一个技术问题。
全谷物中含有的铁,需要合理设计,才能更好地吸收
素食者,如何保证体内的铁的充足,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呢?
对于素食者来说,铁的主要来源是:全谷物、豆类、深绿色蔬菜、坚果、种子。(详细见上表)
1保证足够的维生素c
有研究表明,在缺铁的人群中,每餐增加50mg的维C,可以让铁的吸收提高3~6倍,它可以消除植酸、多酚、钙、牛奶蛋白对铁吸收的抑制作用。
但是对于不缺铁的人群来说,维C就没有什么提高的作用了,这也再次验证了,身体自身的非凡的调节能力。
对于素食者来说,吃饭时,或者饭后,同时搭配富含维C的水果,或者纯果汁,比如猕猴桃、沙棘汁、柑橘、冬枣等。
吃饭时,搭配一点富含维C的水果,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除了维C外,其它的各种有机酸,比如苹果酸、柠檬酸、乳酸等,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都会促进铁的吸收。
2烹饪方式很重要:焯水、浸泡、发芽、发酵!
豆类、坚果、全谷物、麸皮中含有较多的植酸盐,蔬菜中含有的草酸,它们是抑制铁吸收的最重要的因子。通过焯水、浸泡、发芽、发酵,都会降低植酸盐的含量,减少对铁吸收的干扰。
焯水
菠菜、甜菜、苋菜、冬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判断草酸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一种食物如果入口比较涩,通常草酸含量就比较高。
比如,夏天的菠菜比较涩,冬天的菠菜比较甜。就是因为夏天的菠菜含有更多的草酸,所以冬天菠菜可以直接吃,夏天则最好先焯水去除草酸后再吃。
浸泡
把黄豆泡发后,浸泡用的水丢弃,泡发的黄豆用来煮饭(黄豆大米饭)、煮粥(黄豆杂粮粥)、烧菜(香菇焖黄豆、黄豆炒芹菜)均可。
因为植酸是水溶性的,经过浸泡后,它会溶出到水中,从而减少了黄豆中植酸的含量。
发芽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常见食物发芽后的营养价值,这里不再细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