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农村中有下田耕种的农户对于磷肥这一肥料的名称并不陌生,因其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和促进籽粒饱满;使得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以及油菜籽的含油量,所以磷肥也是被广大种地的农户们所青睐。
但是同时也有很多农民发现,自己在使用磷肥后,成效不仅没有别人家的那么好,反而还引起自家的作物过早成熟、籽粒小、产量低,对于病虫害方面本身的作物抗性也是大大降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很多农户在选用磷肥的时候没有选对品种,且在施肥的时候对于磷肥的量没有准确的把握到,致使其施肥过量。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磷肥使用过量了呢?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判断:
第一,磷肥的过量首先会导致农户自家种的作物过多的吸收磷素营养,这方面一旦过量就会导致作物本身的呼吸作用增强,从而消耗掉作物本身大量的糖分和能量,最终导致其在开花结果方面有所欠缺,具体就是以上提到的结果偏小,对于果蔬类口感也不好;开花数量方面也是偏稀少,有些植株甚至没有。
第二,过多的磷肥会导致土壤缺锌。因为本身磷肥种的磷素会和土壤中的锌素产生反应(一般正常吸收不会)产生磷酸锌沉淀,使得土壤中的锌素被固定下来无法吸收,这样就会造成植物缺锌而叶片变小、颜色变淡或叶片枯萎。第三就是会使得作物硅素也吸收不全,原理类似于磷素和锌素,其就使得作物,尤其是水稻一类喜硅禾本科作物出现茎秆纤细、倒伏和抗病能力弱的情况。
第四,过量的磷素也会和土壤中的钼素产生作用,导致作物缺钼而造成其叶片不绿甚至变黄,本身叶面上也容易产生斑点,有些作物叶片由此还会变长变细变厚,甚至还会焦枯。第五,磷肥中的主要成分来自于磷矿石,而磷矿石中含有许多的杂质,包括镉、铅、氟等有害的元素,常年的使用会容易造成土壤中的镉素含量增加,从而导致作物的小叶片通常不绿还矮小,也会间接的进入人体。
第六,磷肥的过多使用会使得土壤中的磷酸钙含量增加,又因为磷酸钙中含有大量的游离酸,会使得土壤酸化,尤其是钙镁磷肥的过多式样会使得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从而让有些不耐酸的作物在后续生长中出现部分枯萎甚至成片死亡的状况。
说了这么多,谈到了磷肥使用过多作物会出现的大致状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又该怎么控制磷肥的使用呢?正常的来说,即使农户自己判断目前作物表现出来的状态可能是缺磷,那么也只能将每亩的施磷肥量控制在40公斤内,在30-35公斤内达到的效果则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