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花饽饽蒸出年味儿
TUhjnbcbe - 2025/4/28 20:43:00

过大年,蒸饽饽,寓意来年生活“蒸蒸日上”。如今,纯手工制作的花饽饽,集营养、美味、颜值于一身,在新婚喜庆、婴儿满月、长寿百岁、上梁大吉、逢年过节时摆在饭桌上,可以增添喜庆色彩。近日,记者来到饮食文化公司,感受“蒸”出来的喜庆年味儿。据了解,公司制作的特色花饽饽蛋糕,还会在虎年山东春晚现场进行展示。

拜师学艺找到记忆中的“家乡味”

走进饮食文化公司,面点师正忙着揉面、切面、捏面,一架架热气腾腾的花样馒头从蒸箱里推出,香味扑鼻,十分诱人。福袋馒头、彩虹芯馒头、小金鱼馒头、小老虎馒头等各式各样的卡通馒头,带着新年的气息扑面而来。

“年前来预订花样馒头的顾客确实不少,订单量更是逐年增多。”公司负责人王宏刚告诉记者,对于花样大馒头,王宏刚有着特殊的感情,“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南方打拼,但我最惦记的‘口味’,还是咱们的大馒头。”王宏刚说,南方人喜食大米,就算有馒头也是软的、甜的,不筋道。“不仅在南方吃不到记忆中的馒头,回到家乡我发现,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也很少有人自己动手蒸馒头了。”想到这,王宏刚便萌生了自己动手做馒头的想法。

说做就做,在多次品尝不同地区的馒头后,王宏刚最后选定学习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的制作手艺。他来到胶东地区,找到当地的老师傅悉心学习。王宏刚先是学习传统花饽饽的制作手法,“传统花饽饽的制作流程包括和面、发面、揉面、捏面、雕刻、锅蒸、上色等步骤,要用刀、剪、笔等工具进行创作,模样漂亮美观。但传统的花馍馍也是有不足之处的,它是先做出造型,蒸熟后再上色,这样颜色虽然鲜艳,却都在表层,没有什么‘内涵’。”王宏刚说,在寿光,蔬菜是代表元素,如果把花饽饽和新鲜蔬菜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花饽饽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随即,王宏刚便尝试用新鲜蔬菜汁和面。为了增加色彩的层次感,有时一个花饽饽要蒸好几次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形态。

“山东大馒头讲究的是香甜劲道,其中的关键要素,是发面的‘引子’。”为了蒸出好吃的大馒头,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做出了老味道的花样大馒头。随后,他又多次尝试,最终选定品牌麦芯粉和矿泉水作为自己蒸馒头的原材料,保证了纯正的“家乡味”。

创新突破菜乡馒头将登上山东春晚

现在的王宏刚是做花馍的一把好手,五颜六色的面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气,“这当摆件的要想做好,面的厚度、花纹都很有讲究。”王宏刚拿起一块用甜菜根汁和成的红色面团,用手一摁,再用工具一擀,一片“花瓣”就出现了;用南瓜汁和的面做“花蕊”,再用一片片“花瓣”包住,最后用画笔描出花边,一朵栩栩如生的面花便完成了。不仅是做花馒头,彩虹芯馒头、福袋馒头、小鲤鱼馒头和小老虎馒头,从揉面、构思到捏出花样,王宏刚都完成得轻松自如。

王宏刚制作花饽饽不仅讲究美感,更讲究口感。“现在制作馒头,大多是机器压面,虽然省时省工,却没了馒头的‘灵魂’,我们采用传统‘引子’反复手工揉制发面,能激发面粉的活性,保证了馒头的劲道口感。”

自年底成立饮食文化公司以来,王宏刚亲力亲为,严格把好馒头原料关和食品安全卫生关,对每一批原材料都严格把控,作为着色剂的红甜菜根汁、黄南瓜汁和绿菠菜汁等,都是由车间亲自榨取。同时,为保证馒头的口感,在每天的制作过程中,他经常抽检馒头的品质。“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证我们馒头的品质,更是为了找到我们的不足,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如今,人们对绿色健康饮食的追求不断提高,馒头作为老百姓的主食,也要做到及时转型,贴合当下的饮食理念,满足消费者的更高需求。”王宏刚说。

“馒头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做馒头是个良心产业,饮食文化公司会一直坚守初心,把健康饮食文化传播下去。”如今,王宏刚还搭上了电商的便车,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馒头制作过程的视频,收获了6万多粉丝,有时一个馒头新品刚上架,就立刻被预订一空。“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万元以上,现有10多名操作人员,临近春节,我们的年味花饽饽非常受欢迎,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王宏刚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依靠个人和公司的力量,用一颗匠心坚守初心,将这一传统手艺发扬光大。

“今年公司还和山东卫视春晚进行了合作,特色花饽饽蛋糕送到春晚现场,这不仅是展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展示咱们寿光的蔬菜饮食文化。”王宏刚说,寿光是他的家乡,也是公司发展的“根”,公司正在招收学徒,希望在带动大家一起发家致富的同时,把花饽饽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饽饽蒸出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