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契诃夫寻找萨哈林岛
TUhjnbcbe - 2020/11/29 12:09: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年之前,契诃夫正处在写作和事业的上升期。凭借小说《草原》获得一笔卢布的稿费后,他自嘲道:“我现在几乎是个有钱人了。”之后,他又摘得普希金奖桂冠,再次收获卢布。对此,他谦虚地回应:这笔钱应该颁给更需要它的人。


  

契诃夫并非开玩笑,他的确在朝着有钱人的方向迈进。19世纪,一个普通俄国工人的月薪是30卢布,俄*少将也不过拿卢布。即便考虑通货膨胀水平,契诃夫这卢布在当时至少也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但就在前途一片光明时,契诃夫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要动身前往萨哈林岛。


  

萨哈林岛在黑龙江口外,萨哈林是蒙古语,意即“黑河的峭壁”。年,沙皇俄国与清廷签订《北京条约》,萨哈林岛北部被俄国接管,南部在日本手中,日本人称它是桦太岛。年,俄国以千岛十八岛交换萨哈林岛南部,整个萨哈林岛从此归属俄国。


  

19世纪末,萨哈林岛是苦寒之地,也是一个安置关押苦役犯和流放犯人的监狱。知道契诃夫要去萨哈林岛,他的朋友们纷纷劝阻,就连他视为知己的苏沃林,也不同意他这样做。可契诃夫不听,“我想,这次旅行将是历时半年的不间断的劳作——肉体的和精神的,而这对于我是必要的,因为我这个小俄罗斯人已经很懒惰了,应该锻炼自己??就算我的这次旅行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结果,但难道在这旅行中就不会有能让我带着喜悦或悲伤永远怀念的两三天?”


  

年,契诃夫预先写好遗嘱,独自穿越西伯利亚,沿阿穆尔河漂流了12天,到达俄国最东边。在东方的伊尔库茨克,他第一次见到中国人,“中国人到处都是,这是心地最善良的人民”。契诃夫不吝赞美,在欧洲普遍对中国人心存偏见时,他却对中国人感到亲切。他去小卖部喝酒,中国人在喝酒之前先把酒杯朝向他,又朝向小卖部的店主与伙计们,不像俄国人那样一饮而尽,而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每喝一口都要吃点小菜。


  

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目的地,见到挨饿的孩子、13岁的妓女、15岁的孕妇,“教堂和学校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起教育作用的是环境和流放地的现实。”他走遍整个萨哈林岛,在那里住了三个月零三天,对近一万名囚徒和移民进行调查,集结成书,取名《萨哈林旅行记》。在书中,他这样描述岛上的严酷天气:“在这种天气的影响之下,很多冷漠的人变成了冷酷的人;很多善良的人、胆怯的人,因为整周甚至整月见不到太阳,便永远丧失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


  

《萨哈林旅行记》是契诃夫书房里的一件囚衣。在这本著作中,契诃夫书写的不只是苦难,还有荒谬。他看到“一个典狱长按规定可有八名仆役:女裁缝、鞋匠、使女、听差兼信使、保姆、洗衣妇、厨师、清扫工”;看到脸色阴沉、凶狠的犯人,滔滔不绝地谈论着长官和美好的生活;看到27户家庭挤住在废弃的牢房里,人们并排睡在一个大通铺上。在给苏沃林的信中,契诃夫说:“这不是在杂志上刊登的东西,但我想它是一部有益的作品。”多年以后,诗人谢默斯·希尼发表了一首诗,其中一节写道:“远离那些鞭打。他,这个想要挤出/他奴隶的血液,来唤醒那些自由者的男人/尾随着一个罪犯导游,走遍萨哈林。”这首诗就叫《契诃夫在萨哈林》。


  

从萨哈林岛回来后,契诃夫大病了一场,在年12月23日的信中,他对好友苏沃林坦言:“我在咳嗽,心律不齐。”萨哈林之行严重伤害了契诃夫的身体健康,用于出行和治病的钱也在快速榨干他之前的积蓄。他的身体变得愈发虚弱,但他不后悔去萨哈林岛的决定,年,他以萨哈林岛为原型,创作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这是一篇笔调灰冷的小说。小说明写的是第六病室,实际上隐喻了沙皇统治的俄国社会。第六病室条件简陋,“只有两把外科手术刀,温度计连一个也没有”;管理混乱,“老医院的酒精,还网罗护士和女病人,成立了一个后宫”;味道恶臭,“酸卢菜,灯芯的焦味、臭虫、阿摩尼亚味,弄得房间里臭烘烘的”,作为一个医治人的地方,它却如同人间地狱。


  

萨哈林岛之旅影响了契诃夫的一生,自那以后,他小说中关心现实苦难的部分明显多了起来。由于《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普拉东诺夫》等作品的发表,他在文坛小有名气,然而,当同代人津津乐道于他的小说艺术,契诃夫却在变本加厉地说不讨好的话。

本文未完,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得完整内容

阅读

契诃夫:寻找萨哈林岛

宗城

(独立撰稿人)

刊于《财新周刊》年第22期

特别声明财新文化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文化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契诃夫寻找萨哈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