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五月三日今天晚上据说有天狗吃月亮,那这日记我就不写了,我得好好看一看,毕竟正经人谁写日记呀。不靠谱一个写日记的人。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是啊。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下贱!无力!圆美的月亮或许尚有。救救孩子…啊不,救救月亮吧!
跋
讲真,说来也巧,最一开始写保安日记的时候,还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这类题材的流行,再加上朋友圈里面有人也短短地写了一些作为插科打诨,看罢,我也觉得挺有趣的,于是便慢慢也萌生了想试试的念头。
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从六年前开始,文学创作再加上写一些东西,一直以来是一个舒缓压力,释放心情的方式和渠道。每每写出点,或者创作出一些东西,就好比是打扫烟囱的效果,除去心灵中的灰尘和负面,做一个扫除,从而我整个人状态也会好一些,或者说的俗一点,能开心那么几个小时。
的确,三月底直到四月底,我整个人承受了很多压力,心情也一直不是很美丽,于是就每每在即将入夜之时,独自走在香港的街头,脑子里搞点文学创作。
其实最一开始写保安日记的时候,我心里是没有谱的,一是我以前从没搞过日记题材的创作,二是也不知道写什么比较好。因为网络上面的保安日记大多是表达求爱不得的人间惨剧,总给我感觉没有多样性。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而后突然意识到,保安日记的核心就是那个保安。于是我便决定写小说,毕竟小说的核心便是人物塑造。而正巧,对于保安日记来讲,大家都会心中已然有一个保安的形象:小人物,暗恋,卑微,尽职等等,从而便利了我。我无需像大部分小说那样,要重头构建一个个人物形象,同时,也可以利用读者的固有期盼和想象营造更好的艺术效果,就比如像是第一篇的保安日记。
这里说句题外话,这两个日记系列,我个人认为算是短篇小说系列,而实际上,在所有的小说体裁中,短篇是最难写的。这其实就是因为在定量的篇幅内要塑造人物,同时还要精进剧情和环境描写。大家也都知道,世界短篇小说有三大家,莫泊桑,契诃夫,以及欧亨利。这点我认为是没问题的,因为真正能把短篇小说写好的,我认为才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当然,说这些也不是要用于自夸,因为毕竟我在人物建构上面走了捷径,只是提出一方面,这些短短文字中的确耗费了许多心血与构思,另一方面,给大家读的时候多一层视角。
那么回归到保安日记,其实明眼人应该能看得出,我的保安日记基本在向欧亨利式的小说靠拢。其实我个人来讲,我喜爱的是莫泊桑的《月光》以及契诃夫的《变色龙》,实际对于欧亨利的很多作品并不十分贴合我的口味。
再插一句题外话,实则我个人最喜欢的短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它也和《变色龙》有几分神似。
那么为什么我的保安日记基本全是欧亨利式的架构呢,其实就回到了我一开始说的写作目的,那就是抒发心胸,打扫心灵。其实从作者视角来说,我每每在写保安日记的时候,每一篇我都是先写出一个开头,然后就写好结尾炸开的句子(akicker),然后我再慢慢构建中间部分,从开头引向结尾。其实每每我自己写出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的时候(thefinalkicker),我自己心里是有爽到的。然后慢慢从开始慢慢一步步营造事件,勾描细节,误导读者,直至最后,原地一拳,心里面实际上是有一种莫名的快乐的。于是,心情也能好一些。
其实每次保安日记和狂人日记的选材,大多来源于生活本身,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还是按照鲁迅先生的话,“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再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当然,如果有认识我的朋友肯定也知道,我不会是那么安分的一类人,于是这两个系列的最后一篇,我都是夹带私货的,有很多自己主观的东西放在里面,用来告结一个系列,也算是给自己画一个句号。而且,作为一个不安分的人,其实这九篇日记,每篇里面我也都安插了彩蛋。。
说到狂人日记,相信大家也能看得出,很多地方是按照鲁迅先生当年的《狂人日记》走的。当年鲁迅先生的那一系列,主要是借一个疯子的视角来放大很多平日中隐藏的元素,从而用于讽刺社会的阴暗面和伪善假象。
而我当时主要是因为某一天晚上突然突发奇想,想到了一句话,“我没有得奖,于是伤心地低下了头,我看到我身边的王同学,他也没有得奖,我便又开心了起来。”一瞬间,感觉到仿佛哪里见过,于是便萌生了想要写这么一个东西的念头。
又鉴于我搞是心理学,社会事情我管不到,所以我当时的想法便是借着一个狂人的日记,来把很多人性的东西,尤其是人性的阴暗一面放大开来,从而进行对很多人都有但是却不愿承认的一些人性和心理的东西进行讽刺。所以大家其实可以看到,其实每一个狂人日记里面都出现了一句某种意义上的主人公心情好了起来的描写。从某种意义上讲,狂人是真实的,是最真实的,因为狂人不会掩饰,也不会自我欺骗。毕竟《中论》中讲,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所以说其实每一篇狂人日记,我都旨在讽刺一个人性的阴暗特质。尤其是陆和柒,当时写完,自己甚至都不寒而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当然,这里我自然不会把每一篇日记究竟的主题写出,而且我也认同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交给大家去感受吧。当然了,如果有困惑或者特别想要分享的想法,也欢迎来联系我,和我讨论。
最后我想说下,我写的题辞,当我把两个系列放在一起的时候,我很清楚后记要写些什么,但是题辞我思考了很久,去写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统领两个系列,亦或者说,这两个系列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最后我借了山这一意象,写了一个散文诗。在写的时候,我能感到自己水平有限,才学不足,很多东西就在嘴边却难以言表。同时,我也精雕细琢了许久,尽力做到让自己满意。我记得在莫泊桑的年代,流行着一句话,叫做,当诗歌有个意义,那便是诗歌的不幸。那么这首题辞和这篇跋我想送给每一位看到这里的读者,希望你们都能翻山回望,心明眼亮。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05.26
张福林于深圳
一语诚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