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班组管理交流座谈会
为进一步提升班组建设管理水平,筑牢安全生产管理基础,11号线管理部于10月10日下午召开了班组管理交流座谈会,管理部班子成员、各专业主管、*支部书记及各专业班组长代表出席会议。
“班组长作为一线的基层管理者,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能把自己不当回事”
“班组长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要更多地与员工进行交流,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
“班组长在与员工的相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班组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做好班组各项管理工作”
8位来自客位、乘务和设备的班组长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以“三公”和“小权大用”等班组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作了交流发言。
司马超乘务副经理
做好班组管理要抓牢几点:
一是班组的思想必须统一;
二是班组长要以身作则;
三是要在生活上多关心员工;
四是管理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
五是要将全年目标化整为零,全面完成安全运营生产任务。
沈文斌客运负责人
“三公”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贯穿到班组管理意识中,充分发挥车站民主管理小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不断增强班组凝聚力建设。
杨建生*总支副书记
班组长要有过硬的本领,工作中要以身作则,知人善用,会用人,用好人,要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范明涛*总支书记、管理部经理
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班组长在这个平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管理者,要多到一线班组了解情况,倾听职工内心的声音,落实和解决员工反映的问题。同时要注重管理者的自身建设,做好传、帮、带,补好管理上的短板。
分
享
班组管理小故事分享一:变色龙管理
有这样一个班组管理故事:一艘载有不同国籍游客的游船在海面上航行,突然发生触礁,船很快就要沉没了,船长必须要所有的游客穿上救生衣跳海逃生。但是船长意识到,如果在甲板上马上宣布这个消息,一定会引起极大的恐慌,船会沉得更快。这时,船长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将不同国籍的游客分别召集至不同的船舱部位,然后依次发布不同的命令。
船长告诉法国人:“别怕,可以想象你们跳水的姿势一定很漂亮”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法国人高高兴兴的跳下去了。
船长对德国游客说:“我以船长的名义命令你们,立即跳海求生,否则以*法论处!”严谨的德国游客跳了海。
来到中国人面前,船长说:“你们家有父母和妻儿在等着你们照顾,快点逃生吧!”重亲情的中国游客跳了海。
最后,来到在英国人面前,船长说:“你们看,那么多妇女儿童都落水了,可爱的绅士们,快点去救救他们吧!”绅士的英国人也跳了海……
这个故事里虽然有不合逻辑的地方,但船长的智慧和处事方法却非常清晰地表达了流行于各国的“变色龙”管理风格。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有在了解员工的特质,运用员工特质的长处去合理安排工作,才能够让员工乐于接受工作。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员工,应该采用变色龙管理风格,针对不同特质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风格,而不是一刀切。只有管理风格正确,才能有好的管理成效。
分享二:班组管理,只谈对错是种“病”
在班组管理的世界里,不能唯“是非”论。就像班组管理中,对待员工不能唯“对错”论,对待工作不能唯“结果”论。为什么这么说,来看几个观点。
1.要学会“兄弟们,跟我来”
经常听一些管理者强调,无论过程,但要结果。很多人口头禅是,我只要结果,你不要给我说什么过程!结果不好,一切都是白干!
果然如此吗?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80%的高绩效者表示,他们的成绩得益于直接上级对其工作的全程指导。这说明,工作成果是被管理出来的,没有科学的过程,就没有预设的结果。唯有事前预控,紧密计划、事中辅导,事后复盘,才能确保过程不打折、结果不走偏。
日常管理是核心,没有日常管理进行过程保障,没有抓班前准备、班中辅导和班后总结点评,工作管理缺乏保障,管理本身则成了风险源。那些布置了任务,期待好的结果,却对员工置之不理、放任不管,纯粹唯结果论的管理者,不仅有官僚作风的嫌疑,也增加了管理的风险。
毕竟,不是每个员工都是《把信送给加西亚》里的邮差,管理者也不可能永远空喊“兄弟们,给我冲”!身为管理者,必须成为员工的教练,更要学会“兄弟们,跟我来”!
2.到底是谁的问题
我们去一线调研,经常听到来自一线基层管理者的抱怨。抱怨最多的是员工不听话,不服管,总出错!
“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应对呢?”
回答是:“考核!多扣几次钱就‘听话’了!”
果然考核就能解决问题吗?很显然,惩罚只能保障底线,但屏蔽掉的是员工自主向好的意愿。当管理失去弹性,只剩惩罚,也就成了最无能的管理。
员工总出错,要考虑为什么。员工的错,真是因为员工无能吗?
当员工工作出了问题,与结果悖离,管理者要做到“五问”:
1)工作部署目标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清晰?会不会朝令夕改?变来变去?
2)工作路径是否清晰?是否确立了明确的阶段和节点?是否实现了步步确认,环环落实?
3)是否安排了最适合的员工到最适合的环节?
4)是否对工作的进程进行了关键辅导?
5)是否对工作开展给予了资源保障?
管理是一门科学,班组管理是这门科学里最微观,却又最复杂的科学实验,管理无定术,没有绝对固定的程序,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有的必须是持续的探索和基于实践的不断提升。
图文:曾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