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浙江丽水发现百山祖角蟾系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王斌摄1月19日,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称,近日,丽水市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两栖纲角蟾科新物种1个,命名为百山祖角蟾(Megohprysbaishanzuensis),相关论文已经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权威期刊《ZooKeys》杂志发表。百山祖角蟾目前仅被发现分布于百山祖国家公园海拔-米的狭窄范围内,其栖息生境主要为常绿阔叶林附近的山涧溪流,该生境还分布有淡肩角蟾、棘胸蛙、武夷湍蛙、秉志肥螈等两栖动物。这些物种对溪流的水质及周围植被的要求较为严苛。据悉,这是自百山祖冷杉发现以来,又一个以百山祖命名的物种。——中国新闻网
3南京大学在量子网络领域取得新进展1月19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将两架无人机编组,通过光学中继,在相距1千米的两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显示出多节点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标志着量子网络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
据项目负责人谢臻达、龚彦晓教授介绍,研究人员使用两架无人机,以光学中继的方式,在相距1千米的两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
——新华网
4研究显示年是海洋最暖一年▲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大堡礁经历中度或严重白化。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1月19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国内外13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发布了《全球海洋变暖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年海洋升温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相关成果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上。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被海洋储存,海洋热含量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最新数据表明,在年,全球海洋上层米吸收的热量与年相比增加了2×焦耳,这些热量可以烧开13亿个1.5升的电热水壶的水。“过去80年中,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海洋变暖也使强台风更多、极端降雨更多。”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成里京说。——《科技日报》
5国际最新研究:感染新冠病*后的免疫力或至少维持6个月感染新冠病*(SARS-CoV-2)后,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记住”新冠病*、能保持多长时间等议题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