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严兵班课堂实录文学课七上第17讲
TUhjnbcbe - 2021/5/6 14:25:00
点击上方“严兵班——名校预科班”可订阅!

前情回顾:

前两节课讲了“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欣赏他的作品,是比较花时间的,也相对较难,须要大家安安静静地阅读和思考,也须要同学们一定的社会阅历才能完全理解。总之,真正的大菜,都需要小口慢品。

这节课,我们就给大家换换口味,一起欣赏简练粗犷的契诃夫。借此阅读课,也要教大家一些非常实用、有效的写作方法和创作思路。

下面,正式进入本周课程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大家还要注意对比欧亨利、莫泊桑,仔细感受契诃夫在风格上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背景介绍

三巨匠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仍各有不同。在这个时代中,他们所处社会的拜金主义狂潮都是一样的,而欧亨利生活在已经进入民主自由社会的美国,莫泊桑生活在由封建向民主更迭时期的法国,契诃夫则生活在仍完全处于封建帝制统治下的沙皇俄国。正因为这样的社会背景,我们很容易看到契诃夫作品中大量对封建阶级思想的讽刺和控诉。

契诃夫的作品大都是名副其实的批判现实主义,大概正是因为他人生中的所见所闻,尽是一片可悲的黑暗。

一、变色龙

传神的细节描写并非莫泊桑独有,契诃夫的细节描写同样精彩,他主张通过简洁的行动表现出人物心理,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观察、感受、思考。

读完后,先进行自由探讨,并由同学们对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分享赏析。

幽默讽刺:这一点不必多说,我们在阅读中都很容易感受到幽默讽刺,契诃夫笔下小反派角色们,大都极尽疯狂、荒唐、愚蠢、无耻,让读者忍俊不禁的同时,更能看到人物灵*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令人细思极恐。

文笔简练: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阅读他的作品,可以一气呵成,不必像读欧亨利那样迷惑于典故、费力于水落石出前的泥潭,也不必像读莫泊桑一样往返徘徊于伏笔和人性的迷宫。读契诃夫,读完,我们也就清楚地看到了。他不愿设置文化的门槛以求把积淀不足的“俗人”挡在门外,他是列宁的挚爱,因为他只想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看清真相。

夸张手法:这一点,传统文学界虽有研究,但并未把它列入契诃夫作品的特点。而实际上,这是契诃夫区别于其他两位大师的一大显著特点。下面,我们在“表现手法”的技术性讲解中一并分析。

继续来一波技术性知识

1.夸张

看到“夸张”二字,同学们第一反应大概是——咦?夸张?这不是修辞手法么?

这里就先告诉大家,有些手法,既是修辞手法,又是表现手法。

我们先从概念上入手——“修辞”和“表现”分别是什么意思?“修辞”是修饰语言、使语言变美;“表现”则是要把人物、情感、主题给突出表现出来。它们的功能和目标是不同的,“修辞手法”针对的是局部的语言美、画面美;而“表现手法”针对的则是整体的感情美、思想美。

例如在《变色龙》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就是夸张化的,他的虚伪、多变是极端化、放大化的。作者刻意忽略了现实中可能发生的许多复杂的心理变化,直接跳过了正常人都存在的羞耻心和自尊心,一针见血地着意突出批判的目标。但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和事,是不可能真实发生的。这就是“夸张”的“表现手法”。

2.象征

这是学习文学的道路中非得完全理解、钻透不可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比我们所熟知的一切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都来得重要。因为,在文学的道路上,它本身就是构成路面的基石。

人类生活中处处充满象征,下面给出的这些事物,能让你联想到哪些精神、情感上的词:

山——高大、坚定、庄严肃穆——这就是象征;

海——深邃、广博、包容万物——这就是象征;

太阳——热情、温暖、驱散黑暗、遍洒光明——这就是象征。

所谓象征,就是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就是能让我们联想到的一种精神情感上、抽象逻辑上的特征。

其实除文学之外,要深入理解历史、地理、*治等文科类学科,都必须懂象征。因此象征其实还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象征学。假如你将来要学习人类学或心理学的话,更须要深厚的象征学功底。

象征,是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探讨的话题,这里仅作以上简单介绍。

除表现手法外,和夸张一样,象征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其主要区分和夸张一样。

来,答一波题,锤炼一下。

第1题第二问,用了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表面看,文章是用“变色龙”比喻奥楚蔑洛夫,这是具象的物比物,所以是比喻;深层看,文章突出的不是奥楚蔑洛夫这个人本身,而是沙皇警察身上那种虚伪、无耻、趋炎附势的精神品格,是用“变色龙”变色的特征来概括人的多变,由抽象联想到抽象,所以是象征。此外,“象征”在这里只是修辞手法而非表现手法,因为文章主体丝毫没有借用变色龙这种动物,它只被用在标题这个局部。

第2、3题奥楚蔑洛夫的不断变化和始终不变的东西,正是夸张的表现手法之显著表现。

二、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通读文章,自由探讨。

接下来插播今天最重要的技术性知识

这本来是写小说的核心原则,不过我们日常所写的记叙文,不也是第一人称的小说吗?

夸张:我们最可能用到的一种夸张,叫做“心理夸张”,就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十分深刻的心理、情感进行合理的艺术性放大,让读者能够轻易地感受到我们的强烈情感,这也能有效地增强文章的情感。

对比:无对比就无波澜。现实和渴望可以形成黑白对比,障碍和行动也可以形成强弱对比,最后故事的开端和结局可以形成前后对比。

奥楚蔑洛夫的欲望是什么?障碍是什么?他怎么行动的?结局如何?夸张和对比是如何在文中发挥作用的?

切尔维亚科夫和勃利兹查洛夫将*的欲望、障碍、行动、结局又分别如何?分析夸张和对比。注意,这篇里我们把对手人物也拿出来一起分析了,你有什么新发现?

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解析、一起设计一下吧!

《第17讲——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契诃夫》到此结束。

建议课后小练习

①自行阅读其他契诃夫短篇小说,注意观察特点、思考内涵。②运用本节课讲的写作技巧,回去分析自己写过的任一篇记叙文,并为其重新设计提纲。

(特别声明:此“建议课后小练习”仅作“建议”,有兴趣、有时间且完全自愿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严兵班一概不作强制要求。)

下周课程预告

第18讲——趣味写作:歌词创作

往期课程链接

(七上)第1讲——开堂语

(七上)第2讲——苏轼专题(一)初识苏轼

(七上)第3讲——苏轼专题(二)王安石变法

(七上)第4讲——苏轼专题(三)乌台诗案

(七上)第5讲——苏轼专题(四)东坡居士

(七上)第6讲——诗词写作入门:押韵与平仄

(七上)第7讲——学生词作精修

(七上)第8、9讲——史记·项羽本纪(一、二)破釜沉舟

(七上)第10讲——史记·项羽本纪(三)鸿门宴(上)

(七上)第11讲——史记·项羽本纪(四)鸿门宴(下)

(七上)第12讲——史记·项羽本纪(五)四面楚歌

(七上)第13讲——文言文写作入门

(七上)第14讲——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欧亨利

(七上)第15、16讲——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莫泊桑

2

0

1

8

爱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我们力求秉承“爱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教学理念,追寻着“爱”的教育理想,努力帮助每一位孩子快乐成长,这是严兵班与全体家长、学生的共同梦想;我们赞美学生,称赞家长,不是因为你们足够完美,而是因为我们熟悉你们眼中洋溢的快乐,心底流淌的向往;我们付出汗水,收获希望,让每一位学生在严兵班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

吴井路校区

关上校区

(边老师,关上校区)

(王老师,吴井路校区)

严兵班

爱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严兵班课堂实录文学课七上第17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