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对十种生态虫的剖析,你属于哪一种
TUhjnbcbe - 2021/5/9 13:37:00
节段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641649.html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自身特性,但各种生物间也存在着诸多的共性,超越地球其它生物的高智慧生命体——人类,在生理和心理结构上也同样与其它生物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我们习惯把人类的一些心理特性形象地物化成某一种生物。譬如,生性懒惰者称之为懒虫,缺乏主见、随声附和者谓之为应声虫等等。在这里我们就人类与十种“虫”的共性,一起来剖析可能严重阻碍或者正面推动我们走向成功的几种心理和性格特性。这十种“虫”,从生态结构讲,它们属于自然界低等生物,不属于人类,但其特性却出现在我们某些人的身上。有的人身上可能寄居有一两条“虫”,有的人可能寄居几条甚至更多,有些人甚至被这些“虫”改变了行为、改变了思想、改变了方向、改变了人生,那这些“虫”究竟对我们有多大的危害或帮助呢?下面我逐一向大家细说,也希望大家给自己做一“透视”,看看我们身上都有哪些“虫”,看看它是使我们的生活多了些快乐感、成就感,还是多了些无奈和失败呢?

1.懒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懒,凡事都不愿意去做,什么事也不愿意去想。懒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因为懒,一个原本应该能做好的事情,却好像登天一样的难;因为懒,一个人变得对外面的世界毫不关心,与世隔绝,只求自己能无所事事的闲着,养成了各种生活的坏习惯,作息时间不正常,房间乱七八糟等等;在事业上养成没有动力,不愿前进,安于现状的坏毛病;所以懒是一个人必须要首先克服的缺点。究其原因,就是一个人平时习惯了被人照顾,在心理上没有一种自立的意识,因而通常是一种依赖心理在作祟。如果自己因为懒惰没有饭吃,天天要饿肚子,更重要的是,也不会有人来无缘无故喂饱你,只能凭借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的时候,一个人大概再也懒不起来了。人都有一种很强的求生意识,当意识到某种行为已经威胁到自己到很严重的程度时,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来改变自己。所以要改掉懒的毛病,就要斩断自己的后路,不要让自己有后退的理由,也就是丢掉自己可以依靠的“后背”,独立起来,让自己具备独自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断绝与懒惰的关系。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也不乏天才,但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却不多,其原因正如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所说:“天赋如果无益于人世,必将一天天衰减下去。天赋若是被懒惰所左右,旺盛激越的事业心就没有指望了。”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在凝结了无数的汗水之后,我们的劳动就升华为成功了。其实,生活懒散不规律、整天无所事事,只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黯然无色;相反,充实的人生和积极的工作心态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伟大科学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曾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所以,当被这只“懒虫”侵袭时,你正在告别你的事业,因为勤奋走向成功,而懒惰必然导致毁灭。

2.寄生虫。它是一病原生物体,单细胞生物,通常寄生于比其大得多的生物体内。这就好比人,凡事不愿意通过自己努力来得到收获,转而把自己的生存途径依附在别人或某个组织里,从别人的劳动那里获取自己生存的养料,自己对外界没有任何用处,被别人厌恶或者唾弃,最终一无是处。如果说懒虫是危害自己的话,那么寄生虫已经威胁到了别人的生存,它是一个有劳动能力而想不劳而获的人。在现代的竞争社会里,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只有自己有实力,靠自己的能力,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而想像一条寄生虫一样活下去的人,必然遭到社会无情的淘汰,因为没有人会让一个一无是处的、靠损害别人利益、吸取别人劳动成果的寄生虫存在于我们身边。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早早放弃那种寄生式的生活观念,要有自己的生存砝码,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要能够运用自己的实力,没有实力培养实力,靠自己的努力打拼来立足于这个社会。

3.应声虫。简单的说就是指那些缺乏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普遍存在,我把他们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就没什么工作能力,对别人说的话,做出的决定只能随声附和,以求自己安安稳稳生活现状的人,这种人大概长此以往也只能保住他们可怜的生存地位,甚至被淘汰,因为他们只求眼前的安稳,没有为长远打算,更没有从自身做起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这第二种,就是有工作能力,但为了博得某些领导的喜欢,得到某些高层的笑脸,有能力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是为了不得罪上司,对上司随声附和,将错就错,推波助澜,最后把事情越办越糟。这种人就算再有本事再有能耐,在社会历史舞台中,充其量也只能是个配角,主角一旦变脸,配角随时都可能被踢出舞台。这种人,明明有更好的方法方案不提出来,按领导的老传统做事,试问这样做事情又怎么会有发展?一个人又怎么会得到领导的赏识?说白了,就是混到个“拍马屁”的称号。他们表面看来好像没有大碍,事实上他们阻碍了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而不发展恰恰就是倒退的体现。所以,对这两种人,我都不赞同。我认为,第一,必须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第二,有好的方法方案,如果确实可行,就应该提出来,工作做好了,领导应该脸上更光彩,你当然能够得到应有的赏识,相比那些随声附和换来的好评,我想这应该是天和地的差别。

4、蚂蚁虫。小蚂蚁对我们人而言,看来微不足道,它们体型小,没有像人一样的智慧,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小瞧蚂蚁的原因。它们身体虽小,但懂得团结的力量,它们总是团结在一起,辛勤的做着自己的工作,当遇到敌人来袭的时候,它们又同仇敌忾,表现出无比的强大,能打败超出自己体型很多倍的敌人。我们人是智慧的生物,应该比蚂蚁更懂得团结的重要性及其能创造的价值,我们应该多与身边的朋友同事配合,发挥更大的优势,凡事不要只从个人的小角度出发,换个更大的全局的角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变色虫,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人们对变色虫的这一特性有褒贬两种评论,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和善于变化与伪装、瞄准机会迅速出击的两种人都比喻为变色龙。前者显然是要不得的,而后者有时候却是关乎成功的关键。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在这个变化万千的社会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握时机,展现自己。而在这一切之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为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机会打下牢固的根基。如果不是这样,又哪里有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所以,要在今天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做到审时度势,不要锋芒毕露,要隐藏自己并做好准备,一旦机会到来,断然出击,一举取得决定权。

6.寒号虫(鸟)。这是一种美丽的鸟,但最终冻死在严寒的冬天,原因很简单,当其它鸟类辛勤劳作,准备过冬的时候,它只知道享乐,全然不顾严冬的威胁,而到严冬降临,其他鸟类在巢里平安过冬的时候,它因为连窝都没有,而被活活冻死。看似很悲惨的故事,但最终的结果几乎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只顾眼前的享乐,目光短浅,没有长远打算,纵使再美丽的鸟,也难逃自然法则的惩罚。而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人生目标和自己的事业上缺乏长远打算的人,在这竞争激烈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就算已有的成就再高,终有一天也会沦为落后者,被社会无情淘汰。伟大的圣人孔子曾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大意和松懈,要时刻保持惊醒,不断学习,不停前进。人生如棋,只看眼前,不去考虑后面几步和各步间的衔接,那么输赢也就提早见分晓了。凡事要有长远打算,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取得成功,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大凡功成名就者,无一不是深谋远虑之人。

7.地滚虫,也叫虱虱虫。他们是靠物界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物质来生存的,一般喜欢潮湿环境,环境太湿或太干都生存不了,自己没有独立的生活状态,只能依靠环境来生存。他们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遇到障碍或危险时,就滚成一个球,也许是天然的自我防护,也许是一种对待生活考验的逃避。类似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在某些人身上,就是做事不分对错究竟,走路不分东南,不思量难易,且不经过详细周密思考就莽然行事,这些人对待工作不能把面对的形势、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清楚,而是混成一团乱麻,这样,做什么也都是事倍功半,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这是生活和工作中最要不得的。一个人要活的清醒,活的明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而不能浑浑噩噩,简单说,凡事要多想,从表面去看到本质,把思路捋顺,不怕麻烦,对事自己要有个独立清醒的认识。三思而后行,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8.蜗牛虫。象征着缓慢和落后,它总是生活在自己构筑起的壳中,缓慢的漫无目标的前进。之所以这样,就因为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自然也就没有目标所产生的动力,只有毫无目的去缓慢爬行,走一步算一步,落后总是属于它。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漫无目的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踱步,成功就会变得遥远,可望而不可及,永远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的人生必须选定一个清楚明确的目标,有了它,才能指引我们为了达到目的而去兢兢业业,没有了目标,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混混沌沌,失去意义。好好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为目标努力,搞清楚自己想得到什么、要怎么做,然后抛开包袱,争分夺秒,成功就在脚下,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有价值。

9.蝙蝠虫。蝙蝠的视力很差,它只能靠耳朵接收其发出的高频震动波的反射波来辨别方向和判断周围物体的位置。也正因为视觉上的缺陷,才造就了蝙蝠异常发达的听力器官。其实这也造就了它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总是处于黑暗中,搞不清自己前行的方向,而一方面听觉器官日渐发达,成为不得不依赖的一种功能。而我们有的人,可能还不如蝙蝠,只知道一味的埋头拉车、误打黑撞,撞得头破血流,还搞不明白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是这么毫无目标,全无目的地瞎闯、瞎折腾。这样的蝙蝠虫是做不得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只是摸索和探索是不行的,已经有无数这样的先驱变成了先烈,我们不能再重蹈他们的覆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实施行动前,要先找出自己的不足,分析自己的劣势,然后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已有的优势,最后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10.蜘蛛虫,蜘蛛善于织网,不乏勤奋,总是对自己的网缝缝补补,之后潜伏其中静静等待那只莽撞的飞蛾。它就这样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织的网中,有飞虫碰上了,就是一顿美餐,运气不好,可能连续饿上几天。蜘蛛被自己华丽的网网住了,没有把握住主动权,不知道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努力猎取食物。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两个成语:守株待兔和固步自封。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与其等着天上掉下大馅饼,还不如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拼去闯,毕竟人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等待。正所谓自助而后人助,乃至天助。固步自封就是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要发展就要求不断的创新,不停地前进,如果守着老一套,对现有的成绩沾沾自喜,孤芳自赏,停步不前,只有被淘汰的份。所以,我们必须打破旧思想老观念,把握事情的主动权,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进取,去争取更好的成绩,而不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运气,靠运气来生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正的成功者总是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的。而作为人,则不该被自己原来的成绩所羁绊,迷失通往成功的道路。

以上十种“虫”与我们人类在某些心理或性格存在着共性,这些“虫”大部分是“害虫”,它们也许已经侵袭进我们的肌体和大脑中,在我们的生命感官中存生、繁衍,有些人没有意识到它们存在的危害性,有些人可能意识到了却还没有觉醒、觉悟,但这些“害虫”却已经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一道道难于逾越的障碍。在此,希望每一位愿意在成功路上求索、想在自己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认真对照检查自己,给自己做一个彻底的诊断,看看是否已有上面所说的“害虫”在作祟,找出这些潜伏在我们意识形态、生活习性或肌体中的“害虫”,假如人们或职业人及智者都能了解以上十大“虫”,将会是怎么样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十种生态虫的剖析,你属于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