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第期杜丽梅专栏再塑生命的人
TUhjnbcbe - 2021/6/19 14:52:00

杜丽梅

岐山县蔡家坡陕九学校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成员,上海真爱梦想课程一星讲师,二星种子教师评审员。年岐山县首届“梦想课大赛”初中组第一名;第三届“汉字听写大赛”岐山县优秀指导员;年岐山县“梦想课大赛”评委;“语文报杯”第15届至18届写作指导特等奖及一等奖;年岐山县听评课大赛二等奖;年“全国第五届中小学名师专题研修班”说课比赛一等奖;岐山县青少年创作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班”优秀学员;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师团成员;“宝鸡市名师大篷车”讲师团成员;论文、教学设计均有获奖和发表。

编者按:

海伦·凯勒作为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地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爱心与耐心的指引下,学会了五种国家的语言,创造了奇迹。对于自己的老师,她满怀敬意。杜丽梅老师以活动切入,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既而重磅推出海伦·凯勒,并通过她的前后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优秀和学生的自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了文字品析当中,效果颇佳。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文/杜丽梅

教材依据:

《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篇课文,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反映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文章。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课文展现了丰厚的人文内涵,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是其中的亮点。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七年级学生活泼懵懂,可塑性强。但作为正常孩子,对于盲聋儿童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并且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能力还有待提高。

2.教学目标:

①了解心理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

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成长旅程。

.③体味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④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揣摩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理解题目的内涵。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活动的相关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情感体验活动:

教师让学生体验用手“听”话。

让被试同学闭上眼睛,塞住耳朵,邻桌同学在其手上书写,让其辨认。分为初级版(数字“5”)、增强版(韵母“ai”)、最强版(生字“繁”)三次来做,学生体验后,师提问:你们觉得用手听话容易吗?

(学生反馈:不容易。)

师谈话: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由一位盲聋哑人书写的,大家将要跟着老师一起去见证一下这个奇迹是如何诞生的。

二、导入新课。

1.配乐朗读作者生平。

(她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但是她凭着自己的坚毅和努力,不但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一个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的人。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被誉为“美国英雄”!)

短篇小说巨匠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海伦·凯勒,了解这个伟大的残疾女性。

(板式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速读全文,教师出示问题。

1.解题。

(1)“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她再塑了____________的生命。

(2)课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由《再塑生命》、《关于“爱”的含义》两篇文章合编在一起.

2.思考并回答:

(1)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子的?

(2)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对她的感受又是如何?

a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指名回答,师生互相补充。

b小结行文脉络。

(二)解析人物形象。

师提示:体会莎莉文的形象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体味海伦的成长及她对生活的态度。

提问: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并拓展延伸:两人共同创造的奇迹。

四、回归课题,深入探究。

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再塑生命”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并寄语。

1.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爱”,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2.寄语。(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伦?凯勒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的奇迹

——造就共同的奇迹

莎莉文老师的奇迹

四、教学反思:

课前,我让学生两人一组做了“盲人猜字”的情感体验活动,在总结愈升级猜中人数愈少的情况下,我因势利导转入主题:一个健康的人暂时失去视觉来认识一个汉字都这样困难,更何况一个盲聋哑女孩来认识整个世界。对她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但要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这个奇迹,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全班同学共同解决。接着我便提出自己的疑惑要求学生帮忙解决,他们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忙得不易乐乎。在品味语言环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动的句子进行交流,同时被海伦·凯勒的坚毅、顽强所打动,许多同学在畅谈感受时表示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勇敢地面对挫折,成就一番事业。

个人认为本堂教学是颇有成效的,但课堂时间有限,个别细节处理还不够到位。譬如,赏析句子阶段,学生还跃跃欲试,也不得不结束。因为是去其他学校送教,也没有机会在课下与学生继续交流,很是遗憾。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是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授牌成立的陕西省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以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骨干,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为核心,以培养优秀教师和提升教学效益为目标,努力打造成具有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团队。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曹公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陕西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宝鸡市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宝鸡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和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首批专家,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多家杂志“封面人物”。发表教研教学文章余篇,主编、参编教育教学书籍余种,出版专著《本真语文》《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上下册)》《超越梦想·语文考试与评价》等,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本期责编:田玲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期杜丽梅专栏再塑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