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伸手都未必能见的雾霾中
每个人前所未有地渴望绿色
NO.1
壹
“从小家住火车站大街,早春的清晨推开大院的门,门口的一棵大树会落下一地的白色大花,烟雾中铺满一地,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花椿。后来老城拆迁,搬家,偶然路过能看到它还在那里,后来也才知道花椿叫做泡桐。”
一晃多年,“花椿”还是那个泡桐,那个小孩已是小有名气的植物系少年。他叫李一凡,更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八子”,“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其实我就单纯因为数字八好听而已。”
简单,纯粹,一如他第一次看到植物时的那般。
八子从小生活在蒙自,一座云南的小城,附近的菜地和荒野都是他的游乐场,摸爬滚打,与自然嬉戏,任由太阳晒着稚气的脸。最让他欢喜的,是彝族苗族山民们在赶集日上晒出的各种草药和小动物,甚至还有山民在山上捡到的小猫头鹰什么的。去逛大集,然后选一点自己喜欢的带回家,这大概是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刻了。
自然原本就是最好的老师。而当见到电影《侏罗纪公园2》里的奇妙森林时,那就是为想像插上了翅膀。
隽秀的脸庞不能掩盖他对这个自然无尽的探索欲望。收集种植珍奇植物,饲育怪奇小动物,绘制植物图谱,制作动植物标本……这是一个心思细腻、深谙与植物相处之道的90后,一个始终相信“花间有神明”的少年。
NO.2
贰
17岁,上高二的八子便在自家二层露台上打造了自己的小花园。
四五十平的向阳露台,加上拖拉机拉来的两车红土,一个少年的花草梦想,从17岁那年的雨季,就开始了。虽然现实并不像想像的那般顺利,但他播种,浇水,施肥,修剪一点一点的做,看植物一点一点的发芽长大。
终于,露台给了他惊喜,从第一年死而复生的雏菊,到第二年茁壮成长的百合、月季、多肉……五年过去了,他的小花园里已经有多种植物。
▲花园里的硫桑
一同生长的,还有许多小动物,叫八荒的小蛇,爱吃红心猕猴桃的小龟,高冠变色龙、萌萌的小雨蛙和刺花螳螂……
这个小花园里出生的每一个生命,都成为这个少年的亲生宝贝。看他在微博上的调侃:“就说说爸爸要怎么分清楚你们。”
后来,他考上了西南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这也正是他心心念念的研究方向。
现在的八子是一名大三的在校生,种植多种植物,去过数不清的大山和森林,见识过和景点完全不一样的大自然,在野外发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花草树木。
因热爱而执着,他会为了等虫破蛹等到凌晨3点;为了一株植物一个生命,跋山涉水爬好几座山头。和花朵、树木说心里话,倾听蝴蝶、昆虫、飞鸟的呼吸,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有时候经过穿越很久的森林,就会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动。疲惫后见到的壮丽,让他感觉像看到了神灵一般,心底充满对自然的崇敬与敬畏。
NO.3
叁
作为一枚活在动植物世界里的少年,生活的各种点滴都相当博物,他会种植桂花、金银忍冬、胡椒薄荷,泡茶款待朋友;
也会给结婚的姐姐做胸花和捧花。他喜欢这来自自然,又反哺与身边的感觉。
▲为姐姐做的结婚头花
没有学过画画的他,不自觉地拿起了画笔记录下喜欢植物的模样,在自学与练习中,他逐渐夯实着植物图谱的手绘功力。
▲艺术品一样的标本充满了灵性。
▲八子在北京的第一次个人展,和大家分享关于植物的故事
埋头于花草间,心是和花园生长在一起的,自然地结出了柔软尊重和爱的果实。
八子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花间有神明,在他眼里,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灵性,一切都应该被温柔以待。相应的,自然也赋予了他精神的富足与灵性,让他的生命也如精灵般灵动而灿烂。
-
浏览往期图册的方法:
点右上角按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