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梦是一个PS大师
TUhjnbcbe - 2021/7/9 22:20:00
前言:本人深受失眠多梦的疑难杂症长期困扰,且基本上大多数是噩梦,有的梦中虽然不是恐怖故事,但内容对于我来说是坏的,所以我都归为“恶”梦。有时我会在手机写下来今天做了个怎样的梦(虽然不是完全记得),有时记不清或懒得写就没有写下来。因为恶梦是每天的日常,麻木了,很少去想,就像本地人很少会在意本地的景点一样,但是偶然有几次受刺激莫名思考了一下,得出了一些想法和结论,虽然不是什么大发现,但难得笨脑筋开出了点东西,于是决定整理记下来,毕竟睡眠问题占了人生的一大部分,打不过它就记录它。全文字数1W+,阅读时间15分+,本文为全文,因为篇幅原因,将相同的内容拆分成几部分同时在次条、次次条推送。本条内容与头条推送的后半部分内容相同。为想到哪写到哪的没什么逻辑和价值的文章,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选择性阅读或关闭。自从第一次得出梦的时间是一首歌的时间的结论,后来又做了多次这样的五分钟梦,不过只有做歌曲改编梦的时候会留下测量时间的“证据”,其他的连续梦的梦片段没有测量的证据,但是靠意识对梦的不科学准确的“体感”和对梦的情节和节奏的把握,可以不负责地推论为这一类梦和改编梦的时常是差不多的。这个结论除了无法测准之外,还有一个bug就是,五分钟梦有时是一个连续梦(影视剪辑梦)里的梦片段,有时就是一个连续梦。也就是说前一种五分钟梦里的时间流逝和后面这种五分钟梦例的时间流逝是不一样的,又回到了相对时间流逝的问题,这次不是梦境与现实的不同,而是梦与梦的不同。一个做的是单个故事的梦,另一个做的却是多个故事剪辑成的单个梦,后者比前者发生了更多的内容,时间的跨度更加大,但实际上体感上都是五分钟,做梦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个差不多的时间里,后者的梦中时间流逝速度更加快。这肯定也是梦的机制造成的矛盾统一问题,为什么这两种梦都是五分钟梦,为什么梦中的意识不会有违和感,意识是如何处于这种认知感知的和谐中的,为什么做梦时一定要是这样的时间长度是个迷。当然,不是所有的连续梦之中的片段梦、所有的连续梦都是五分钟梦,很多梦我都不知道做了多久,很多梦做完我都不会去思考感受时间,也感觉不出来多久。但是有的五分钟梦就是会留下隐约的信号,仿佛就是要我去注意,去体会刚才做的这个梦的时间。而不知道为什么我冥冥中刚好去注意体会得到的梦的时间都是五分钟梦,没有体会过十分钟二十分钟这样,也就是说除了五分钟梦之外的梦我都没有办法测量时间。现实的五分钟,在梦里可以发生很多事,有白天的场景也有晚上的场景也有,故事时间线上是过了很长时间。但因为只有五分钟,所以梦里的剧情速度非常快,画面转场非常紧凑,从结果来说,这个故事只有五分钟,这个梦只有五分钟。非常快、非常紧凑,不停转换视角和场景但仍是同一个故事,且当事者不会觉得突兀,自动入戏成一个梦,这是五分钟梦的特点。因为借助歌曲测出了梦的时间,我也理解了为什么电视剧、动画片会有某个人叫醒沉睡昏迷的人的情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是什么人叫他都会醒,说什么话都会醒的。所以当有某人叫醒他的时候,就显得这个人很厉害,是特别的,是这个人才能叫醒他,他说的话是特别的,不愧是他才能做到的事。——不是这样的,谁能叫醒,什么话能叫醒,其实都是随机的,很偶然的。电视剧、动画片是因为主角光环配角光环才安排这个人来叫醒,但实际上是偶然的。我们经常会被声音吵醒,比如汽车声音,邻居吵闹,被家人叫起床,但是这种吵醒和上面说的那种唤醒不一样。那种唤醒是因为叫的人的声音在睡的人脑海里形成或者引发了一个梦,所以才会有那种A在叫唤,B在昏迷梦到了A或者相关的事情,于是产生了刺激而醒。而且都是这个梦快要做完了才会醒,所以通常都是A叫了好久,都快放弃了,过了一会儿B就醒了那种情节。那个声音说的话,说的时长会对睡的人的梦的走向产生影响,只不过不是随时都能发生这种事,完全看它的心情。不过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影响你的梦的内容的话倒是可能经常发生。但是这是我们正常的时候,如果是一个受创昏迷的人,发生这种事确实可以说是奇迹。所以我在想,这种“机制”可不可以被训练加强,加以引导,用在康复治疗和唤醒病人上,不过目前来看,这应该很难实现,是个科学尚无法解释和操控的问题。今天也做了一个不知道时间的连续梦,最后一个梦片段是和木村拓哉不知道是打牌还是变魔术,然后我捞牌时哗啦啦地掉了,伴随哗啦啦的声音,床边的书也掉了,然后就醒了。我那时有点清醒的感觉,半清醒意识状态,知道自己在打牌,但是又知道书掉了,应该是我踢下去的,但是分明感觉到自己的脚没有动。可能书本来就要倒了,只是刚好和梦境重合。也可能我只是轻微地动了一点点,所以碰到了,总之没有巨大的幅度。睡着之后,身体的控制权就换了一个掌握者,它控制身体偶尔会翻翻身什么的。如果是半清醒状态,就会发现此时意识无法如意地掌控身体,很难才能让身体动,因为控制权已经换人了。而且是在做梦中,所以有可能是梦机制控制了身体,让脚微微动了一下。也许是因为牌哗啦啦地掉了,发生突发情况,会反射性地动一动,但本来是梦里反射性地动一动,在我的意识已经半苏醒,苏醒的意识会想要顶号的情况下,在意识正很镇定地感受并保持身体一动不动的情况下,还是不受控制地微动了,说明梦的安排就是刚好想要我醒,梦的安排就是想让我随着梦的动作动一动。而这时的我的力量输给了梦的力量。很多情况下,有时我们睡得迷糊中会觉察到自己突然动了动,但是很快又睡迷糊过去,有时候突然动一动的结果就是会醒来。而这次的动一动,刚好和梦境重叠,属于“和现实有联系”的梦。不知道是先脚动,还是梦中先掉牌。有时候很神奇,醒之前的最后一个片段常常是半梦半醒的状态,并且最后一个片段和现实有点联系的样子,而且知道自己能感到梦和现实两个状态。之前也试过几次音乐改编梦,闹钟的音乐响了,在梦里展开了有关这音乐的一段故事,边听到音乐边展开故事,不久就醒了,醒来发现原来刚才的音乐是闹铃,是它的影响使我做了这个片段。并且半清醒状态是常常是最后一个片段,虽然半清醒状态的结束有两个可能,一是醒来,二是进入熟睡,但后者的情况醒来之后常常忘记中间有过半清醒,而在当天做事的过程中突然受到刺激,比如刷着刷着手机,突然就想起了睡觉时做过一个这样的梦。我觉得,根据一首歌原理和忘记的速度,我们记得的大部分梦是醒之前不久做的,半夜的梦比较少记得。我记得我进入两个状态之前,木村拓哉的脸还是很帅的,但醒了就开始模糊了,我记得"他之前不是模糊的"这件事,我就是看到他的脸我才知道他是谁,但是醒来之后怎么都想不起来当时他长什么样,他当时是什么表情。我觉得这也是梦的机制、设定,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和目的。为什么醒来就不记得他的样子,后来我又想了想原因,得出一个猜想,木村拓哉之前可能不是木村拓哉。因为这是连续梦的最后一个片段,所以木村拓哉这个人物,在这个片段里和我打牌的这个角色,是由上一个片段的某个人变过来的。但是我只记得最后的人是木村拓哉,而不记得他是谁变过来的。因为连续梦的变色龙伪装让梦片段成一系列和谐连贯的机制,当进入下个片段时,本来毫无关联和逻辑的两个情景自然就切换衔接过来了,上一秒是这个人,下一秒就进入下一个情景下一个人,而这个PS手法不是再产生新的人物,而是直接给上一个人物换脸,非常快速就P好了。这个PS手法不是切换一个画布,而是直接涂抹,而直接涂抹会比切换画布更加和谐没有违和感,不容易让沉睡的意识醒来。即使睡着的我们被梦控制了,但意识常常会莫名地醒来,所以梦的PS技术是为了降低BUG和异样的产生而触发意识醒来的可能。因为这个人是PS过来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醒来之后会自动开启模糊。同样是见到某个人:有的梦里见到这个人就是这个人,醒来怎么想都是这个人,这种情况的梦境就是切换画布,这个人是梦境切换时新产生的人物角色;而有的梦里见到的人,醒来之后只要你仔细想要回想,他的脸就会自动模糊。或者你没注意他长相有没有模糊,但你一定会想起见到他(甲)之前好像是别的人,但之前那个别的人(乙)是谁却想不清楚。而当你自我怀疑两个人怎么就切换了的时候,真实感就大大降低,你没有那种这个故事和他一起经历的真实感,会觉得被梦欺骗了,你最后见到的这个人(甲)虽然是他(甲),但是这个角色本来应该不是这个人,本来是另一个人。刚醒来的时候觉得做了和甲有关的梦,本来应该是真的事情,原来是假的,原来梦并不是真心实意让你梦到甲,你被梦欺骗了,本来不是这个人,可是乙是谁却想不清楚,可能有个大概印象,却不能确信是谁。这种情况的梦境就是直接上脸涂抹,这个人不是新产生的人物。不知不觉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这么长,在写的过程中时而组织语言,时而又有新的想法,竟然写了一天……有一种非常恐怖的梦没有写,就是*压床,*压床的恐怖也可以写很长,但是不符合今天的写作主题,因为目前并没有从*压床中得出关于梦的结论。如果能够得出梦的结论,“解开”科学之谜固然很好,但我宁愿不想解开这类梦的谜,也不想再有*压床的经历,每次都是濒死体验,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所以这次记录就先写到这里了。最后总结一下目前为止我思考出的几个梦的结论:1、有一种类型梦的特点是梦的时间是大约一首歌的时间,平均五分钟。2、五分钟梦的内容可能是单个故事的片段梦,也有可能是多个片段影视剪辑成一个故事的连续梦。3、尽管这两个类型的五分钟梦里的容量和时间跨度不同,但测量出的时间体感却差不多。4、半清醒意识状态做梦,意识会冒头而出观察周围,这个可能是大脑的记忆成像而非真实睁眼。意识可以左右转头观察,翻身观察,但不能坐起来站起来,意识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头部周围。5、半清醒意识状态睡眠,半清醒的意识观察周围分析状况后的发展是下沉进入熟睡,或下沉短暂性失去意识,并像波浪一样抬头、抬头、下沉的循环,直至醒来或进入熟睡。6、梦的机制让不同时间流速的梦境中的“我”即我的意识,感觉不到违和感。即使昨天做了个片五分钟片段梦,今天做了个五分钟连续梦,梦中的“意识--我”不会产生违和感,比如不会对现在发生的事情产生多余的奇怪的想法,也不会想起之前的记忆产生对比,发现时间、视觉听觉等信息的异样,如果意识产生多余的想法,梦的控制就容易发生bug,使意识醒来。7、梦的机制让意识对梦和现实两个不同时间流速的世界感觉不到违和感,形成一个奇妙的矛盾统一,两个世界的时间同时流,即两个世界的事情同时以不同的速度发生,但是梦能把两个世界扭成一个世界让意识正常接收,否则如果产生多余的想法,梦的控制就容易发生bug,使意识彻底醒来。8、现实会影响到梦境,其中听觉比其他更容易对梦的产生影响。9、听觉信息对梦境的影响几乎是同步的,有的影响是听到的信息出现在梦中,有的直接在听到的瞬间迅速发展出相关的故事,有的边听着边做着由听觉信息改编的梦。10、有的连续梦的片段梦里出现的人物是切换画布的手法,这个人是新产生的人物,这个梦是“真实”的——真的是和这个人发生的故事。有的连续梦的梦片段里出现的人物是涂脸的PS手法,这个人不是新产生的人物,是上一个人变过来的,这个梦是“假”的——不是真的和这个人发生的故事,醒来后知道这个人的脸会自动模糊想不起来,或者必定会想起这个人之前是另一个人且不能确定另一个人是谁。由于太长了懒得翻来翻去复制粘贴了,就小结到10吧。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没有对梦的相关科学知识的了解(以后有机会的话可能看看相关的资料),仅仅是拍拍脑袋的想法,所以以上所有的结论都只适用于本人;□并且全凭我不科学、测不准的“测量法”得出的结论,非常粗糙。不过我相信我的结论,因为我觉得很有道理,□而且能将未知拉到可以用语言描述的已知是很重要的(虽然我并不能完全用语言描述,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而且我只能描述得很玄学,语言水平不足)。□由于意识、梦境、大脑的神秘,说不定我所得出的结论全是被欺骗的假象,是它们让我这么以为的,是它们安排我这样想的。如果你对梦有什么有趣的想法,欢迎留言分享小林多希二

期待您的赞赏与鼓励

1
查看完整版本: 梦是一个PS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