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由于新冠疫情,北京耳机展停办了一年,时隔一年后,这个帝都最大的耳机盛宴再次启航,烧友们又可以“走起”了。
坐标依旧是北京亚洲大酒店,大厅里的展位分布和上一届比较,变化并不算大。北京给我的印象是烧友多,但城市大,所以搞起线下并不容易。一场大型的展会,可以让你一次性听全,对烧友而言,省得东奔西跑,所以耳机展一向都是烧友试听新品,试听器材的好地方,这也是历届北京耳机展吸引烧友之处。
新品曝光展位(以下展位排名不分先后)
HIFIMAN
HIFIMAN最近推出了他们自主研发的,搭载R2R架构DAC播放器HMR,以及R2RDAC耳机线HM。展位上展出了刚曝光的一款R2R蓝牙耳放~Bluemini,用于连接HE-R10这类单边耳机接口的头戴耳机,现场试听了一下,和几款新品,音乐氛围感都不错,调音还是有一点功架。自主研发的DAC也算是国内第一个品牌走这一步。HMR还可以与之前的HMS共用耳放卡,所以之前HM/HMS/HMU/HM/HMS的用户,留着的耳放卡可以排上用场了。
Bluemini
蓝牙耳放~Bluemini的推力不错,这么大一只HE-R10被硬生生地推动了,而且音色还不差,当然,和台机驱动还是有点差别,但胜在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连个手机就听音乐。而且音质也还可以。这么一来,大耳机也变成真无线耳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MR
这次终于听了两首音乐,虽然不是自己熟悉的,但从声音上来说,比老HM系列更加宽松自然,细腻度,层次感都不错。自主研发的DAC估计后面会应用到更多的HIFIMAN音频产品上。这台机子除了体积缩小了,重量变轻了,另外就是续航也增强了。对于老HM用户,如果手上耳放卡比较多,这套HMR是一个不错的升级契机。
锐可余音
来自深圳的耳机品牌,着力打造高性价比,工艺出色的耳机品牌,之前的产品是用二十四节气名称命名,蛮有意思的,也因为这样,我记住了这个品牌,相信有不少朋友也和我类似,这种命名太有意思了。
而最近余音推出的两款动圈,没有继续用节气命名了。早前推出的SG-03是一款性价比很棒的动圈,乐感出色,做工精细,如果主打流行音乐,而且用手机或者一些入门数播做音源的,SG-03作为入烧的选择,挺适合的。而这次北京耳机展,他们带来了另外一款动圈新品~SG-01,这是一款售价更亲民。一样是注重氛围感的调音,流行音乐表现,小口径单元低音量感做得挺足的。采用锌合金的金属腔体,搭载一枚6mm石墨烯振膜单元,配备4N无氧铜耳机线,最近网上看到的促销活动售价已经降至RMB,没啥好说的,入门的烧友可以考虑充值。
塞耳之声
好像年他们也在这个位置,位于展会三楼入口的第一个展位,人流量不算大,但总有识货之人前来试听。在我的印象里,他们的电子管耳放是推力强劲,音质出色的产品,上一届展会就拿SUSVARA试过。经典型号依旧在展出,而这次展会上,他们也展示了一台还在调试阶段的机器,就是下图这台nServer,叫HIGHEND串流数字媒体中心。
这两年他们在数字流媒体这块持续发力。方正的外型是他们产品的一个标志,但外观毫无违和感,不错。
FiiO
来自我们广州的品牌~FiiO(飞傲),在这个音频圈也算是老牌子了,从年开始接触飞傲的产品,也有近十年的光景,依稀记得当时第一款接触飞傲的数播是X3,小巧体型,精良的做工,以前的播放器对格式支持没现在的多,而且普遍使用的都是WM,内存多为8~16GB。转眼十年过去,X系列到X7MarkII就停产了。接替的M系列从M3开始走起,现在已经出到M15了,这次展会的新机是M11Plus不锈钢版。
M11Plus不锈钢版
这款新机,采用了不锈钢外壳,其它配置和标准版差别不大,M11Plus是从M11Pro的基础上升级而来,滑动电位器我觉得是设计上的一个亮点,这个设计比之前彩虹哥的U8机身上的滑动电位器强多了。早在今年上海展我就听过这台播放器,音质算是我听过的FiiO播放器里面完成度最佳的,均衡,细致,耐听度比之前我接触过的M系列机器都好。可惜AK已经停产。所以这台机器大概也是这块芯片在FiiO播放器里的绝唱了。
耳机王
耳机王的展位在综合展厅的门口旁边,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参展的产品。说句心里话,这个是我觉得摆设最整齐,最愿意驻足好好听器材的展位。记得年去上海出差,第一次去到他们的耳机店,里面的布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齐的归类和摆设,详细的产品说明,还有招待客人的糖果,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视。他们的展位也一样,展出的耳机摆放得整齐有序。
CW-U91
这次耳机王带来的新品是一款多单元动铁,日本的canalworks的CW-U91,十六单元的动铁旗舰。单边16单元,8低音+4全频+4高音,12欧姆,dB。还算好驱动的一款多单元动铁,CW的耳塞,我见过的好几款,在耳壳外面都有电阻,这款新品也不例外,都快成了它们的标志了,声场表现不错的一款高端产品,细节丰富,低音质量在动铁里面算不错的。但人声部分稍微有点偏硬,高频也如此,估计新做起来的样机也没怎么煲机,动铁味道还是能清晰感到。搭配SE听了两首歌,优点,细节出色,低音充足,缺点,声音稍偏硬,顺滑度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K-Silver/KS
除了CW的耳机,这次还听了上市不久的另外一款高端产品,Rosenkranz的旗舰单动圈~RK-Silver/KS,售价32RMB,真的是土豪玩家的宠儿,一般烧友多数承受不起。这款耳机特别之处是采用了纯银腔体,而且不配备耳机线材,线材需要另外购买。配搭了展位上已经选定的耳机线组合,电线厂的耳机线就是简单直接,听下来声音比较柔和饱满,不刺激,动圈味道,但高音略为偏暗,耐听度不错,但高音的延伸,微动态的重现,以及声音的棱角,线条感等,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但这么贵的耳机,声音也不是唯一了,设计,工艺,物料,颜值等等都是附加价值的很大一部分。
ddHiFi
这是一个以音频配件为起点的品牌,最开始我是接触到他们的转接头,感觉设计和工艺都不错,朋友借了他的2.5mm转4.4mm的给我试了一回,还不错,后来展会上看到他们的展位,这才开始正式接触。
转接头方面,和上次成都耳机展变化不大,这次带来的新品,是一款动圈耳塞,详见下图。
它的设计特别之处,是在一个耳塞上面,配备了两种耳机线接口,最常用的0.78双针插和这两年迅速取得市场占有率的MMCX,最常用的两种耳机线插头方式都有了。非常有意思。
声音方面,虽然是动圈塞子,但声音还是比较强调解析力和透明度,就像时下很多新型动圈那样,注重细节,解析力,和通透度,凸显声音线条感,反而传统动圈的温暖,饱满,厚实的感觉减少了。略偏动铁风格的动圈,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但这款塞子不贵,而且创意和做工在这个售价上,很有诚意,搞到我也想充值一副。
ifi
新品有几个,一个是流媒体播放器zenstream,可以用手机操控,备有两个USB接口,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如下图。
另外,还有两个USB接插件,都是关于电源处理方面的,如下图。
一个是USB3.0电源隔离器,另一个是USB3.0电源净化器。试了一下效果,还是蛮明显的,使用了之后,底噪控制效果还是不错。
天域联达
主场作战的天域联达,展位分布依旧在进门右侧边上,虽然不是中间展位,但天域联达的展位区域从来不缺前来捧场的烧友。展位区域是由他们代理的各个出展品牌分担。
(以下排名部分先后)
ECT/CampfireAudio(以下简称CFA)
ECT这次只带了CFA一个品牌过来,其它代理的品牌,如final,NOBLE等,并未到场。
这次展出的CFA新品,是两款定价在~区间的一单元产品,分别是售价RMB的单动铁耳塞Satsuma,和售价RMB的单动圈耳塞Honeydew,线材方面,搭配的是由ALO设计并制作的最新版本Litz线~smokylitelitz。
Satsuma
在CFA里面属于入门级的塞子,单动铁并采用开放式无导音管结构,也就是官方说的T.A.E.C技术。这样的架构能让声音更舒展自然。最早被应用再多单元动铁耳塞里面,首次在单动铁耳塞里应用,是年推出的COMET。这次是第二次把开放式动铁应用在一单元耳塞里面,不同的是,这次采用了3D打印外壳,质量更轻,佩戴更贴耳。声音方面,也就是入门级别的水准,高低频延伸一般,中频倒还好,密度,质感尚可。流行风格的调音,但毕竟只有一颗单元,素质不可能和高端的多单元耳塞比拟。
Honeydew
看到这个系列的单元架构和系列组合,让我想起三年前的小猪佩奇系列,上面那个对应的是小猪,采用单动铁架构,那么接下来出场的这位Honeydew,就有点像大猪了,当然其实它不是大猪,而且价格和大猪差远了。
Honeydew采用了一枚10mm的单动圈喇叭,但不是大猪的那款类金刚石振膜的喇叭。售价只有RMB,3D打印技术,质量比大猪轻太多了,而且佩戴方式是绕耳反戴,同样这种佩戴方式比大猪的直插佩戴方式,要更加贴合。
声音方面,Honeydew相对偏重于低频和中低频,声音浓郁厚重,非常适合流行音乐。对比单动铁Satsuma,我更推荐这款声音更具感染力的Honeydew。
一同展出的还有很多款的产品,比如采用陶瓷外壳的款Vega,款太阳神,和首款采用钛金属外壳的七单元动铁ARA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帆科技/AstellKern
SESEM2
SE继续担当主角,刚发售不久的SEM2是这次展会上SE的一个亮点,双片AKEQ提供了充足细节的同时,传统的温暖细腻,宽松舒展的声音又回来的,对比SEM1,声音的锐度和线条感会稍微下降,但细节还原丝毫不弱。和SEM1有些许区别,虽然都有着音乐氛围良好,声音精致纤细,声场宽松等特点,而两者的区别在于,SEM2更加温暖、宽松、饱满。听感上,流行音乐以及大编制乐曲的表现会更优于SEM1。小编制室内乐各有千秋,女声和一些相对简单的器乐类,不如SEM1那么明亮和锐利,反而这两类音乐,我觉得SEM1会更为适合。
SolarisX
这款和CFA合作的圈铁耳塞,算是今年AstellKern的又一重头戏,在这么多合作款耳塞里面,我觉得这款是听感上最有特色,最吸引我的,毕竟是合作款,所以多少还是有点CFA旗舰Solaris的影子在里面,都有着出色的音乐氛围,宽松的空间感,良好的中频质感等,对比Solaris似乎声音修饰要再多一点,有感染力但动铁的味道稍微比Solaris重,展会上只能听个大概,有机会再细品。第一印象,是不错的。颜值就不必多说了,帅一脸,比Solaris帅啊,红黑组合注定成为经典。
KANNALPHAUrbanelyBlue版
新配色的KANNALPHA,这个蓝色有一点当年AKBlue的味道,但细看还是有区别。比AKBlue更深一点的着色,低调而深沉,但很耐看。AstellKern在机身配色方面有相当造诣,但凡蓝色,无论深浅,我都喜欢。这款的配色……绝对是棒棒哒,比原版色更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FAudio
NE4
老羊没来多少有点意外,板报上面大大的一个”NE4”标题,就知道这次展出的主角是这款塞子,4单元的动铁架构,在目前来说并不是什么突出的卖点,单元数不多,再说这两年纯动铁耳塞已经没有早十年八年火热,尤其面对动圈的回流。而老羊这款NE4,似乎是有备而来的,加入了可换分频面板的玩法,一款产品,三种声音选择。简单试了一遍,红色和蓝色都不错,红色面板比较有感染力,声音相对饱满,是“相对”饱满。蓝色的面板,声音相对明亮,锐利,低音收放快,器乐类的表现优于其余两个面板。这款产品的设计蛮有想法,但可惜更换面板需要装卸螺丝,手指较粗的朋友,如果购买了此款塞子,建议更换面板的时候,尽量在桌子上,而且桌子有一定宽度,以勉螺丝丢失,因为螺丝很细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DING
由资深发烧友调音师牙仔创办的WIDING,几乎每一站的耳机展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北京展当然不例外,这次WIDING带来什么新品?其实是鑑的改进版,面板做了一些修改,主要是针对外观方面,声音几乎没有变化。
鑑
旗舰型号,售价肯定是五位数,声音表现全面,声场宽广,全频解析力出色。线条感通透深刻,有着鲜明的层次感,以及出色的分离度。比起之前的牙塞,现在的产品在驱动性方面都有了进步,不算难推,但不代表你那个手机就推得好,推力好,控制力佳的音源,这款旗舰绝对能够展现优秀的素质。新的鑑,面板不在是上一版的不锈钢镜面,据说抗刮花更好。
镇星
这是一款定制耳塞,采用了10mm动圈单元,碳纤维腔体,耳机线的插座外壳采用了不锈钢材质,售价为8RMB。定制,所以没有去试听,但样子挺特别的,至少外型上,和目前市面的很多定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辨识度。为了方便拔出,耳机的腔体上面加了一个*铜手环。声音依旧是传统牙塞的HiFi调音,注重细节,声场开扬,纵深感良好。
铭
这是一款搭载微动圈喇叭的耳塞,采用了一枚6mm的微动圈单元,3D打印腔体,是按照哈曼曲线标准去调音,非常亲民的售价,仅售RMB。从产品外观看,充满着原始与手工制作的味道。这款的声音由于是参考哈曼曲线,所以声音上和传统的牙塞稍有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朵
GEM4
国内知名耳塞品牌飞朵,这次北京带来了他们的新品,四单元动铁耳塞,并且一个新的系列登场了,叫GEM晶莹系列,这是系列里面的第一款产品。GEM4采用了四单元动铁的架构,其中低音单元为两枚带气流导通的定制复合单元,加上一枚声音宽松甜润的全频单元,以及一枚细节还原清晰,高音延伸充分的高频单元组成三分频四单元的架构。
给我的听感印象是,既拥有动铁耳塞的密度感充足的特点,又带入了传统动圈耳塞宽松温润的声音特色。适合流行女声和一些录音不算复杂的室内乐和爵士乐。对音源的搭配还算友好。最后要说一下面板,终于不是金属了,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3D打印的腔体佩戴更轻盈舒适。镀银单晶铜线材,保证了声音的精确度。新机上市仅售RMB,飞朵的乐迷可以放心充值了。
阿缇米斯
其它常规参展的型号还有旗舰阿缇米斯和次旗舰天狼星2,各方面表现全面,三频均衡的阿缇米斯,一直是万元级耳塞里面,用料十足,声音感染力好,氛围感出色的耳塞,而且音色容易被多少人接收,对乐曲的适应性也不错,唯一的不足就是初期版本外壳很容易磨花,如果你是颜控代表,使用起来得特别留心。
天狼星
飞朵是我认识的厂商里面,最会玩定价数字游戏的品牌,神马,,,,……就差个了,我期待他们把中高端系列的天狼星,整个翻天覆地改良版,把高频做得更透彻一点,声场纵向拉得更深一点,来个独立五单元,然后顶个,那就完美了。好了,不天马行空,说回现在。这款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展了,流行圣手?以目前的市场来说,优势没刚出来的时候那么大了,不过对比一代所做出的改善还是有目共睹。佩戴,金属加工,配件等方面都有改善,唯独声音上,我觉得还有进步空间牺牲了一点声场的宽度,去营造一个纵深感更明显的空间。低音的下潜和量感都增强了,一方面为了加强感染力,另一方面,突出的低音效果,一定程度上也把纵深拉得更开。
Oriolus/老人家音频工作室
灰*鹂版
最熟悉的展台,他们家的器材我都听过了,是全部都听过了,这次老人家本人没有到场,他们的工程师过来了。带来的新品是灰*鹂新版本,这次的新灰*鹂据说单元更换了,而且重新调音,重新设计面板,声音方面,比我手上的初版耐听,尤其是新机阶段,老版本比较刺激,齿音会相对明显,新版这些不足已经基本修正。而过去相对开阔的声场,基本能保留下来了。三单元圈铁,这次展会我听到有好几款新品,新灰鸟依旧保持着相当的竞争力。过去有朋友说,灰鸟是两端翘,中间凹,人声不贴脸,高低频却挺突出的。这一版的灰鸟,在采用了新的单元组合之后,由原来的复合双单元更改成两颗独立动铁单元,频段衔接更平整,人声不再凹陷,高低频的平衡感也有了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PS-L2
也算上市不久的机器,老人家工作室Oriolus旗下的第二台播放器,DP后的又一款特点鲜明的机器,这次的外型是真复古,嗯,估计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索粉。外型宛如缩小版的TPS-L2,但整机是金属的,比TPS-L2要更结实一点,体积小一点。输出方面也跟上了目前潮流,来了个4.4mm耳机口,带双向蓝牙。从TPS-L2上复刻的左右声道独立滑动调音键,对左右耳听音不平衡的朋友很照顾,你可以根据自己耳朵情况去调节音量大小。机身的HotLine功能,可以在你听歌过程中切换到环境收音效果,旁边有人喊你的时候,只需按下HotLine键,即可不切断歌曲,但即时切换环境声。
声音方面,DPS-L2有别于过去老人家播放器的调音风格,三频透明度比DP提升明显,如果说以往的播放器听的是中频渲染的味道,那么这台DPS-L2是给你听到出色的硬素质之余,仅保留淡雅的调音韵味。中频渲染已经比以前少了很多,这样留个用户进行耳塞搭配的空间大大地增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塞全系除去朱鹂
每次展出都有全鸟宴给你慢慢品尝,这次也不例外,水*鹂系列,包括水*鹂,HIFI水*鹂,灰*鹂,铜*鹂,黑*鹂,黑*鹂限定版,白*鹂,山鹂,银*鹂同时在线,看上那款听那款。
乂度科技
来自深圳的乂度科技,记得我第一次接触他们的产品,是年的一台便携解码耳放,以前的乂度科技,是以便携设备为主,便携解码耳放,播放器等,说起播放器,他们的X系列曾经是入门烧友的理想选择,价格公道,声音出色。
近两年,乂度科技开始往桌面系统方面发力。
MUUSB:转盘解码器
作为转盘,它能通过USB数字输入,处理后,转化为同轴输出给解码器。
作为解码,它最高支持kHz/32bit,DSD,另外,MU还能连接SONYPS5/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仅支持USB1.0模式),作音频解码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电子管解码器
支持光纤/同轴输入,通过开关切换输入模式,高低音可调增益,可调模拟输出的信号量大小,特别之处,它是一个带电子管调音的解码器,在数模转换之后,可通过电子管调整音色后再进行模拟输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T:电子管前级多路切换器
MT标配电管为12AU7,作为前级放大的设备,MT是一个多路选择平台,在模拟输入路径选定之后,通过电子管调整声音韵味,再通过RCA输出,其实就是一个前级功放。输入方面,AUX1/2/3为RCA输入接口,AUX4为3.5mm立体声接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T带前级输出的电子管耳放
MT标配曙光6J1电子管,是一台同时备有前级放大和耳机放大的设备,好玩之处是可以同时运作,也就是说当你把它当前级放大器的时候,前面板上的耳机输出能同时工作,信号经过耳放电路后,依然能同时驱动耳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NKBAL2
这是一款外观简约的小尾巴,搭载CS解码芯片,很一些小尾巴不同之处,这款LINKBAL2是带游戏音效功能,并且可以通过调节USB输入,连接SONYPS5/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作游戏机解码耳放用。兼容苹果和安卓系统,带4.4mm平衡耳机输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KE2
搭载双片CS解码芯片的便携蓝牙解码耳放,支持蓝牙5.1,算是目前稳定性很不错的一款蓝牙解码耳放,带两档输出增益选择,可选滤波器,另外,也可以当桌面系统中的USB解码耳放使用。POKE2的实用性很棒,机器的隐藏功能在那个双向Type-C接口,当你的手机没电时,它还可以当充电宝用,可以说,这是一台“奶妈”蓝牙耳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30TA26
常规参展的产品里面,这两台机器是不止出现一次了,分别是胆结石解码耳放的TA30,以及纯电子管耳放TA26。
七彩虹
一款还在研发阶段的圈铁耳塞,型号还没定下来,样子挺好看的,棱角分明。声音这里就不多评论了,毕竟还是开发阶段,没细听。
Quintet(五重奏)
另外就是刚上市的五单元圈铁Quintet(五重奏),是他们针对室内乐开发的一款高端耳塞,声音纤细鲜明,三频平衡感不错,细节还原出色,售价是RMB,Quintet(五重奏)是一款共模耳塞,佩戴舒适性和贴合性还不错,圈铁结构,低音相对有弹性,频段衔接还算可以,定位是针对室内乐风格去设计,用了两首小编制室内乐去测试,效果好OK,纤细,透明,高音延伸到位,中频细节丰富,层次鲜明,声场不算夸张,但听感不局促。
山灵
山灵是每次展会下来,拍图较多的展位,每次都有新品,效率挺高的品牌。
这次带来的新品有以下。
MESHINE
这是一款采用了独立悬边纳米镀层的圈铁耳塞,动铁部分采用了娄氏的双动铁单元,腔体采用了高密度*铜材质,表面做了高强度白金镀层。配备了同轴单晶铜耳机线,耳机线与耳塞腔体采用定制JX-MMCX端子。听感还可以,圈铁设计,低音比较饱满,有弹性,量感充足,展会期间是准备上市的节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P5
非常小巧的蓝牙解码耳放,很简洁的机身,采用了ESC解码芯片,备有2.5mm/3.5mm/4.4mm耳机输出选择,最高支持PCMkHz/32bit,DSD,可支持DSD硬解。另外,能支持MQA16倍展开。支持蓝牙5.0,卖点是能支持多个高清音频格式,LHDC,LDAC,aptX-HD,aptX-LL,aptX通吃,算是目前支持高清蓝牙格式最全的微型蓝牙解码耳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A2
这是一款Type-C转2.5mm/3.5mm手机便携解码耳放,俗称的小尾巴,采用来了单片ESQ2M解码,RT耳放芯片,卖点就是小巧巧,低延时,可接入任天堂SWITCH游戏机做声音输出。最高音频输出可以支持PCMkHz/32bit,DSD,并且支持DSD硬解。另外,UA2还可以通过安装APP去进行控制,耳机输出可达mW/32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5
随着索六万的出现,国内的播放器厂也开始推出他们的可外带式床头机了,你可以把它们看成一台电路放大版的“便携”数播,体积大了很多,所以“便携”得加引号。能背着它上山下海的,也是真爱,音质是没得说了,毕竟电路布局比一般能揣裤兜里的便携数播更完整,供电更足,所以声音发挥空间也就更大了,所以声音差不到哪里去。讲真,我是玩随身居多,所以对这类体积硕大的“随身听”我接触很有限,因为带出去实在不算方便,回到办公室也没有太多听歌时间,扛着它我书包没太多空间了。这是第二次在展会上认认真真听完一首歌的床头机,上一次是QA。这台EM5声音挺不错,撇开素质不讲,它的声音挺“山灵”的,而且是老山灵的影子,宽松,柔顺,自然,听着挺舒服的,尤其是一些港台老歌,挺有感觉的。推耳塞式卓卓有余,推耳机,也扛扛的。搭载的芯片并不旗舰,但调音真心不错。如果你是唯芯主义者,可以绕道,但如果你是买来听音乐,不介意它的体积重量,愿意带着它出门浪,又能在办公室,书房,卧室找一小块地方容得下它,EM5值得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30
常规参展的还有目前山灵的一些主流播放器,包括了M系列全员,由于过去拍得太多,这里就只拍一张M30分享吧。模块化的设计也是这类大型移动数播里面的唯一,概念很好,期待更多模块。
海贝音乐
我就一直很好奇,是不是他们对奥迪情有独钟,R6,R8玩过以后,还来了个RS6。这次新品就是这个披着纯铜外衣的换“芯”版R6,说是换“芯”,其实里面连耳放,运放都全换了一遍。
RS6
看到这个型号命名,就感觉到真正的超跑要来了,马力十足,蓄势待发。卖点就是它的引擎已经从原来的ESSDAC芯片,改为海贝自主研发的解码模块。具体硬件信息我这里所知也有限。有幸在展会之前的一周,借了工程版样机率先体验了一把,煲机两天之后,听感给我的惊喜蛮多的,纯铜外壳音质比*铜外壳更好,声音更精纯,质感更强烈。对比R6提升明显,声音宽松,细腻,空间纵深突出,声场宽松,微动态的表现更极致。我猜想这款机器的价格定位也许会介乎于R6和R8之间,但应该是一个全新的系列,主要推动的是自主研发芯片这个点子。和他们工程师交流过,RS6还在研发阶段,争取在月底的时候能借到更新之后的工程样机再听听,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七赫兹
Timeless
来自山东青岛的品牌,之前一直致力入耳式动圈耳塞,这次七赫兹为大家带来了一款平板耳塞~Timeless,也是他们首款平板耳塞。问了一下目标售价,吓了一跳,居然不过1k,我是有点不相信的。实际试听下来,觉得声音还可以,当然了结合展位上张总告诉我的目标售价,这声音是非常值得了。然而如果还需要继续调整,我是希望低音可以再加一点。现在的声音宽松感,细节还原,层次感和细腻度等都不错了,高音延伸,透明度也是足够,就是低音方面,可以稍为再补足一下,包括凝聚和下潜,能再提升一点,就更棒了。
而再试听完毕之后,他居然拿了另一个工程版给我听,那个版本低音会多一点,更饱满,更温暖的声音,但其它方面似乎不如黑色的试听样机那么出彩。不过这只耳机,我个人更倾向于配搭单晶铜或以铜为基础的合金线。整体来说也不算易驱动,想着手机直推的朋友可以放弃了,平板耳塞嘛,我觉得尽可能用推力充沛,控制力佳的中高端便携数播去驱动,这样发挥才会更好。不嫌麻烦,可以考虑捆绑歌小耳放,这样虽然折腾,但能够让塞子发挥更加极致。
醇音/极致/湖人
醇音的展位我是展会第二天才逛的,他们这次开了新品发布,听了一下新发布的三款极致耳机,分别是:SIGNATUREPULSE(铜色),SIGNATURENATURAL(银色),SIGNATUREMASTER(金色),发布会的内容以及产品资讯请参阅以下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