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
作者:[美]珍.理查兹著/[美]安卡.哈里顿绘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品方:心喜阅童书
原作名:Afruitisasuitcaseforseeds
译者:范晓星
出版年:-6
页数:32
定价: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7内容简介:“理查兹用浅显而缜密的文字为孩子们介绍关于种子、种子的作用,以及种子是如何传播和生长的知识,让小读者们很容易理解。”——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作者简介:珍.查理兹是一位童书作者,也是一位演员,常常参与跟童书有关的表演录制工作。她为孩子们录制了两百多种磁带和唱片。她住在纽约,曾参加过百老汇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演出。安卡.哈里顿曾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建筑,现在在创作童书插图之余,仍是一名建筑师。哈里顿女士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里奇蒙。推荐人:豆包菜《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二者的关系就从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字当中一目了然。那么作为我自己,豆包菜是我的自然名,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在拈花惹草部落群里自报家门时曾经被调侃过,今天在这里相重新介绍一下自己和这种植物。说它之前,我想想说一下它的亲戚,荠菜。而说到荠菜又要抛出另外一本可爱的书,《种子图鉴》。2.《环游世界的80种树》
作者:[英]乔纳森·德罗里/[法]露西尔·克莱尔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定价:98元
装帧:精装
ISBN:3
内容简介:
树木是人类的伙伴,它们在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迹。树木为人类奉献的不仅是木材与果实,还造就了人类文明发展中诸多重要产物:从口香糖、阿司匹林、丝绸、橡胶到海底电缆、航天飞机材料。此外,树木甚至还影响着人类生存的环境。这本《环游世界80种树》,带你穿越时间、地域和文化,认识80种各具特色的树,更通过植物科学来展现树木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些故事为你展开了神奇的画卷:有浪漫、有遗憾,有日常所见,也有异域的神奇。作者简介:乔纳森·德罗里(JonathanDrori)是英国伊甸园工程(EdenProject)的受托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大使,曾担任英国皇家植物园(RoyalBotanicGardens)、英国皇家植物园联合会(Kew)和林地信托基金(WoodlandTrust)的受托人长达9年。他是伦敦林奈学会(LinneanSociety)和伦敦动物学会(ZoologicalSocietyofLondon)的会员。作为BBC的执行制片人,他负责了50多个*金时段的科学、工程、商业和摄影相关的系列纪录片,赢得了许多国际奖项。乔纳森经常在数字商业、科学和文化领域发表演讲,包括在国际TED大会上的四次关于植物科学主题的演讲。露西尔·克莱尔(LucilleClerc)是一位法国平面设计师与插画师,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SaintMartins),获得传播设计硕士学位,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她的工作领域主要是书籍和杂志的编辑设计和插图,也为时尚行业、博物馆做展览设计。推荐人:豆包菜如果你的身边没有南京椴,那也可以找找它的亲戚椴树,在《植物图鉴》中也是这样攀亲戚的:日本的山野中生长着很多南京椴的亲戚——椴树.全世界椴树属约有80个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间断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三个区域。中国椴树资源丰富,东北地区多产紫椴、糠椴,是很好的经济木材,椴树蜜更是蜜中珍品。在江苏、安徽等地,南京椴是国家濒危保护植物。内蒙古有蒙椴,河南伏牛山有毛糯米椴、蒙椴等。我国椴树属约有32个种,其中南方种多于北方。而在《环游世界的80种树》一书中,椴树也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椴树还被赋予了很多其它功能,比如德国村落中心通常会栽一棵椴树,它是村民集会的地点和村落的心脏。中世纪中期法律判决通常在地椴树下做出。因此“椴树下”成了真理得到维护的象征。椴树还和日耳曼文化中象征爱情、春天和生育能力的女神有弗雷亚有关,它的树荫是童话故事里骑士和少女约会的地点.....,这本书当时被种草后入手,也是很喜欢的一本书。3.《林奈传》作者:[英]维尔弗里德·布兰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才华横溢的博物学家
原作名:TheCompleatNaturalist:ALifeofLinnaeus
译者:徐保*
出版年:-11
页数:
定价:98.00
装帧:精装
ISBN:3内容简介: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的第一部中文传记。卡尔?林奈(-)因发明“双名法”,用拉丁语组成的属种名作为动植物学名而闻名于世,双名法成为现代动植物命名的基础。在瑞典,人们称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为“花之王子”。林奈一生经历了几个多姿多彩的时期:从早期游学考察的穷学生,到乌普萨拉有名的医药学教授,再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位敏锐的旅行家、科学家、采集者、画家和地理学家,他将其一生的热情投入到植物学中,命名并分类了多种植物、种贝类、种昆虫和种鱼。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鲜活再现了林奈的一生:他在拉普兰的探险经历、他的家庭生活、他和学生的交往,以及他在科学史上的伟大成就。书中结合大量经典文献,再现了包括林奈手稿在内的精美原始图片。作者简介:维尔弗里德·布兰特(WilfridBlunt)是伊顿公学资深的绘画老师,皇家艺术大学和伦敦林奈协会的会员,著有多部传记作品和关于欧洲艺术与植物学的著作。他的《植物学插图艺术》已经成为植物科学画的标准的参考读物。逝于。译者:徐保*,年生。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博物学、生态文明。推荐人:陈秀娟感谢豆包菜的精彩分享,椴树的小飞艇、小滑板自带萌感~北京只在南植和北植见过几种椴树。想起《林奈传》里,林奈的家族有一棵受人尊敬且高大的椴树(瑞典语lind),这棵树有着为其家族成员提供名字的传统。林奈的爸爸效仿前人,根据词根lin创造了林奈(Linnaeus)这个姓氏。4.《草木花实敷》
作者:张钫
出版社:广西科学及家属出版社
副标题:明代植物图像寻芳
页数:
定价:98.00
装帧:精装
丛书:中国传统博物学研究文丛
ISBN:9
内容简介······
《草木花实敷——明代植物图像寻芳》以明代本草、农书、植物谱录和园艺著作中的植物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知识、绘画艺术和版刻技术三个维度的探讨,还原明代植物图像的整体图景,并通过图像制作、流传和阅读过程中“人”的作用将植物图像与植物知识联系起来,以期能对中国古代植物知识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有益的补充,并呈现出中国人多识以求、博物不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精神。作者简介······本书作者:张钫,中国*法大学教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丛书主编:罗桂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技史学会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推荐人:林捷5.《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作者:萧易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从考古看四川
出版年:-4
页数:
定价: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3内容简介: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作者简介:萧易,年生于江苏扬州,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现担任《天府广记》杂志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等专栏撰稿人。曾出版《古蜀国旁白》《唤醒纵目神》《纵目神时代》《金沙》《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年的广汉》等专著。推荐人:林捷张一:之前读过萧易的文章,写金沙遗址的。这几年文博类图书也越来越受大众欢迎了,但主要还是从文物的角度去写。像这样普识性的,着重考古和文化的文章结集还不多。6.《四季啊,慢慢走》
作者:年高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副标题:北京自然笔记
出版年:-10-30
页数:
定价:48
装帧:平装内外封
ISBN:7内容简介:手绘山野城市,感受自然之光国内第一本华北地区全年植物和物候的自然笔记,用文字与绘画记录北京一年四季中一百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细致而系统地展示了华北地区的植物特色和令人心动的自然世界。年高对身边的自然怀有深刻的热情与兴趣,从身边城市的一草一木,到偏僻山野里不为人知的野花野草,无一不顺应自然的内在节奏,记录成一张丰富细密的生态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一样驻足观察,感受到自然抚慰人心的力量。作者简介:年高,本名高穗芳,年生,对外经贸大学硕士,海南人,居北京。从小爱自然花木,业余时间穿梭于北京的城市郊野,仔细观察自然,以手笔绘出所见缤纷。孟凡超年高写的这本自然笔记就特别好推荐人:孟凡超年高写的这本自然笔记就特别好7.《花叶》《花叶》基本信息
规格:×毫米
定价:元
内容简介:《花叶》(收藏版)收录曾孝濂先生年为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所绘作品十幅。“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此句可用来形容曾孝濂生物艺术画的作画原则和境界。曾孝濂先生从事生物画绘制工作四十载,其画有极高的科学性。至晚年,技法愈趋纯熟,境界臻于化境,作画对象又为己所钟爱,绘制时间充裕,故此十幅作品有极高的技术学习和艺术收藏价值。博物画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欧洲,包括中国的古代,是一类受欢迎的画种。很多欧洲和美国家庭并不悬挂厚重浓烈的油画,而选择用博物画装饰家居环境。这种绘画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准确地描绘物种的分类特征、形态特征,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另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为怡情养性的装饰佳品。读库获曾孝濂先生授权印制复制画,并由曾先生定纸、监印、调色,最大程度复现原画细节,纤毫毕现。尤其可供绘画爱好者近距离欣赏、临摹、学习。作者简介:曾孝濂,年出生于云南威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植物学会原植物科学画协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是会画画的工程师,也是懂科学的画家。先后为《中国植物志》等五十余部科学和科普著作插画两千多幅,为中国植物分类学做出了极大贡献。曾孝濂先生曾为国家邮*局设计多套邮票,其中“杜鹃花”、“杉树”、“君子兰”获年度最佳邮票奖。“中国鸟”获第十三届*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最佳连票奖”。推荐人:林捷8.《看花是种世界观》作者:半夏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5
页数:
装帧:平装
ISBN:3作者简介:作者半夏,本名杨鸿雁,年生于云南会泽铅锌矿。云南大学生物系毕业,供职于媒体,高级编辑,业余致力于长篇小说和自然随笔的写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七期研修班学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心上虫草》《活色余欢》《潦草的痛》《忘川之花》《铅灰暗红》等。这些或许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半夏以一个作家的能力倾听一切生命的呼吸悲悯,从“人的处境”的角度、高度和维度观照自然,世界因此而“不同”。年夏天开始野外拍虫子拍花草,写“在野阅微”系列文字。推荐人:林捷茫茫网海中,我遇到了虚杰老师,虚杰老师送了两本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博物学方面的书,其中一本就是《看花是种世界观》。一拿到这本书,我很快就翻完了。这本书是自然爱好者、云南作家半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