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语基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和2单元
TUhjnbcbe - 2021/8/26 19:49:00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一单元啊补充习题答案(部分)

1、《师恩难忘》

一、略。

二、略。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口才、文笔、娓娓动听。入了迷,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春雨点点,滋润。


  2、上千个故事,那幼小的,文学的,终生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区别:终身、终生。


  终身:今生今世;此生;毕生相关。如:终身大事
  终身教育


  终生:毕生;终身


  在这里,我觉得两个词语都可以。

四、阅读


  1、种植树木、培育人才、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虚数)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说明陪样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2,最后1句


  3、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

五、


  1、因为同学们认为,不管什么花,都只能开在泥里、水中、树上等等,而发言却说他相信石头会开花,大家觉得是无稽之谈。


  2、因为赵老师相信石头也能开花,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


  3、赵老师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会僧,培养学生自信、向上的精神。

2、《陶校长的演讲》

一、略

二、即使也


  既又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三、1、身体有没有进步,健康是生命之本。


  2、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3、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工作的好坏对我们的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


  4、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5、问问自己,激励和鞭策,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质

四、1、制止、阻拦


  2、惊诧、惊异


  提示导


  与异的写法不同


  2、疑惑、惊异、(感动)、后悔


  3、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言行,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4、我喜欢,因为,这样能够触及犯了错误同学的心灵,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古诗两首》

一、隐居


  稳当


  骑马


  桌椅


  蝉联弹弓

二、1、不知所处的位置;只知道他在这座山里边,山里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具体在什么位置。


  2、想要;闭上嘴吧,停止前进。


  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三、1你师傅在家吗?


  不在,他采药去了。


  到哪儿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


  你能带我去找他吗?


  不能,因为山里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领悟:隐者高洁的品质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2、夏(秋)季、意欲捕鸣蝉。愉快,歌声振林樾。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

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四.《金蝉脱壳》

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歇后语列举: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第二单元补充习题答案(部分)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苍劲、饱览、相聚、芬芳、*昏、描绘、无限、云锦敞开

二、鸣禽、野花、联欢、欢乐


  攀登、饱览无限、豪情


  前进吧,奔向浩瀚、胸襟

三、蓝蓝、绿色、欢快地歌唱、哗哗地流淌、花的芬芳、泥土的清香、神奇美妙的绿色课本、


  大自然里藏着丰富的知识


  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健康成长

四、你的贺卡我收到了,那上面写满了年底我的问候和祝福。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略。

二、中*、读书、独立;拜访,纺织,模仿;商店、殿堂、电器。

三、仰望,迎接、抑制;仿照、防守、芬芳;翻译、抉择、沼泽。

四、着迷,迷恋,痴迷。法布尔从小喜欢昆虫,对昆虫研究非常执着,坚持不懈地进行钻研。

五、来回穿梭、蠕虫,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彩色的石子


  3、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迷恋,珍爱。


  4、螺壳、甲虫、石子、贝壳、蜗牛,法布尔捉的昆虫很多,他很喜爱昆虫。

6、《变色龙》

一、判断、距离、介绍、凶相毕露、指手画脚、绘声绘色、震惊、端详

二、绘声绘色、凶相毕露、名副其实(名不副实)、迅雷不及掩耳

三、1、一瞬间、一刹那、须臾、转眼间、变色龙捕食速度快,而且准确。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


  2、翠绿、椭圆形,三角形、长筒状,龟背、四肢短脚,尖细。


  3、绿、香蕉叶色、棕色、浅灰色、名副其实。


  4、外形、捕食、变色。

五、1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


  2、我可以利用这个原来来制造坦克、飞机、大炮等*事武器,为保卫祖国做贡献。

7、《金蝉脱壳》

一、搜索、配合、恢复、颜色、花椒、协调(谐调)、依依不舍、枝繁叶茂

二、透明发亮的壳壳、敏捷地扑来、又白又嫩的蝉尾、聚精会神地盯着、又小又嫩的翅膀、紧紧地抓住、精巧的斑纹、依依不舍地离开。(的、地的用法、还可以填什么?)

三、1抖动、伸、仰、扑、抓、抽、出来、自然协调


  2、头钻出来了……


  3、背、头、脚、尾,蝉尾


  4、蝉脱壳的全过程。

四、1偶尔、耐心、喜欢


  2第三自然段


  3、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一个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基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和2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