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未退休前,总想着等退休了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好好玩了。可真退休了,似乎也没有多少空,因为到了50多岁后,医院看病的概率高了,得陪;家里的孩子成家后有了小宝宝,得带。记得鲁迅先生好像说过,时间像海绵,挤一挤就会有。今天我们几个退休了的同学就这样把时间一挤,开开心心去寻找山里的秋色了。
山中秋色
??今天我们不去饭店吃饭,就在朋友家自力更生烧出了一桌子农家菜。新鲜、绿色是主旋律,海鲜是舟山直运过来的,家养鸡、野鸭、猪蹄那个香啊,才摆上桌就有想下手的冲动。玉米、花生都才从地里拿来的,鲜中带甜,味道好极了。偷偷告诉大家,爱贪吃的我,今天中午真吃撑了,到晚上还饱着,饿一餐就权当减减肥吧。
??我们这群从儿时就一起长大的同学,虽然年过半百了,可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的德性。爱说话的人到如今依然是说得最多的那一个,文静的还是坐在旁边静听我们谈天说地,不管这世界怎么改变,同学们的秉性一点也没有变,而且走着走着,我们竟又都走在了一起。
??昨天我在路上偶遇了几十年不见的刘老师,其实刘老师只是我二姐的班主任老师,但刘老师的夫人杨丽娟老师却是我小学时的舞蹈老师。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每个暑假,教我们舞蹈的杨丽娟老师和朱锦美老师都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大热天的教我们跳舞,一遍又一遍不厌烦的进行排练。我们跳过的舞蹈有好多,从“我爱北京天安门”到“北京的金山上”;从“花篮的花儿香”到“大红枣儿甜又香”;从穿绿*装戴绿*帽到着藏袍梳维吾尔族辫子,我们的行头也是一套又一套。所以每当从电视或抖音中看到穿*装跳舞时,我便感同身受,因为小时候的我们也曾经历过。
儿时排练舞蹈的地方
??我们读书时柯桥小学低年段的教室是以前的蒋家私家花园,建筑得非常漂亮,有亭台楼阁、有假山水池,有长廊果树。我们经常在上图的亭下排练节目,有时候会进右边的小礼堂排练,也有时候就在杨丽娟老师家门口的廊下排练。那时候舞蹈队的队员都是从各个班级选出来的。我和孙慧芳是一年级从分校选上的,我们同届的同学最多,女同学还有徐好、严洁、俞小英、沈桂花、张征、傅晓红、宋青等,男同学有王文胜、骆彤、徐立新、徐柏坚等,比我们年级高的有赵美、胡水娟、姚丽萍、沈建霖等,比我们小的有江欣、沈建红等。那时候学校里非常重视文艺宣传活动,我们出去演出的机会很多,除了杨老师、朱老师外,还有女的俞老师,男的大叶老师也常来替我们弹奏风琴,遇到出去演出时王松泉老师也会过来给我们作指导。
??我的耳边欢快的旋律仿佛犹在,蓦然回首,虽已千帆历尽,快乐初心依旧!
右杨丽娟老师
湖上小桃感谢您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