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教育教学故事的心得
学员陆丰市西南中学雷梦莹
王国维曾经说过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成不了“大气候”,但我也需要这三种境界支撑自己的人生。
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朱永新教授也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的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险。
忘记了当初的誓言,惰性左右了我十几年的教学历程,为自己不写教育教学日志找了许多借口。加入工作室后,看到伙伴们一篇篇美文,一写就是上千字,我一度没有自信,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尝试迈开步,觉得有所进步,慢慢有了信心;年8月份的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拾起写作教学日志的决心,做不到天天写作,尽可能写精彩的课堂日志。
跟同行们谈起写作教学日志之事时,多数人都说不知如何写作,该从哪里下手,要写什么?即不理解教学日志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育教学叙事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而且故事直接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经历,其意义在于把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的经验中,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探索教育规律,升华教育理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它是“故事+议论”的一种文体,是教师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一种形式。了解它的以下几个特性,写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一、具有教师亲历性
亲历性,是指教师针对某一时间段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通过自己的教育故事说明自己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诠释自己的业绩成果,通过自我反思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受。
只有书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才有话可讲,才有事可议,才有情可抒。学科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授课不同,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情况,每天都有写作的素材。关键就是看看我们能否成为写作教学日志的有心人,而这正是许多老师所缺乏的动力源泉。
二、具有故事的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所需知识生动具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不是简单的铺叙或描述。
每一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他们在接受的过程中,由于基础不一,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见解,这就使得课堂异彩纷呈,我们的教学故事就生动形象,偶尔也会跌宕起伏。教学故事的主角常常是学生,学生课堂上常常不按常理的“出牌”,对老师来说是个挑战,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驾驭课堂,如何“灭火”?老师的幽默是致胜的法宝,这见招拆招的课堂故事能不精彩生动吗?
精彩的课堂演绎也是教学故事生动的一个体现。童话配音、故事演绎、故事续编、故事改编等等授课形式能推动教学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具有案例的典型性
在教育的叙事中,不可能只是一件事,有可能是几个方面的事例的并列呈现,因而要求所述之事具有典型性,各有所证明,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更不是实例的堆砌。
四、具有意义的启发性
所述事例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是叙述者通过自己个人对自身教育教学方面的叙述,有目的的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成长之路,使自身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有提升,另一方面使其他人看后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通过经常性的写作,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空闲的时候可以深入反思某一教学故事,促使自己去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找到理论支撑,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况且所写的教学故事可能会成为自己以后写作的素材;写文章时不会常常感觉到词穷;可以给年轻教师示范性的启迪。
五、具有评价的科学性
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叙述,是能够比较客观地展示自己的教育业绩及成果的。他人能够借助教师的教育叙事,对该教师做出科学而正确的评价。
也许你不是最优秀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的教学故事里有你的闪光点,当你的闪光点照耀别人时,就是你的高光时刻,也是你在教坛路上砥砺前行的“支点”。可是,现实中很多教师“妄自菲薄”,觉得自己的教法平淡无奇,无可下笔。其实,我们并一定要彰显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记录来反思自己的教法,更正教法。
“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雅思贝尔斯。有信仰的老师才会对教育和每一个生命成长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带来对教育的赤诚与坚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仰,心中要有一个照亮时代的灯塔!
(图片来自网络)
雷梦莹,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陆丰市西南中学语文教师。年6月毕业于陆丰市教师进修学校,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年12月于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大专毕业,年1月函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获第二届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曾辅导学生参加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主办的征文比赛获二、三奖。《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在“一师一优课”教研成果评选中荣获广东省一等奖;教学设计、课件《变色龙》均获第七届广东省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教育,是慢的艺术。踏实肯干,这是工作室招募学员的原则之一。我们不需要名气,也无须太多经验,只要有一颗学习的心;也许不会成才,但一定会成长。摒弃挂名不学习的风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