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创作大赛花儿香枣儿红情亦浓贾
TUhjnbcbe - 2021/9/15 3:49:00

前年秋后的一天,母亲对我说:“在院子里栽棵枣树吧。”我赶紧遵照母亲的吩咐,找来一颗枣树苗,认认真真的栽到了院子中。

斗转星移,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一天清晨,我端着牙缸儿到栽枣树的地方刷牙,边刷牙边不经意的瞥了那幼小的生命一眼,倏地,眼前一亮,小枣树的枝桠间竟冒出了一簇簇新绿。心突突的跳了一阵。之后赶紧搀来母亲。母亲欣喜的用她那老榆树皮般的手抚摸那丝丝新绿,嘴里喃喃的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我懂得母亲的话的含义,她是在说,枣树是最知道报答的树了,不用人们对它花费多少心思,很快就能获得收成。

思忖着母亲的话语,我陷入了沉思……

儿时,我们村庄的空闲的地方到处都是枣树,宅院中,斜坡上,一颗颗,一簇簇满是的。

枣树给我儿时留下了美好的的记忆,到了每年的五月份,枣树就开始发芽了,那一树树鹅*般的新绿只要瞥上一眼,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三伏天喝了一通井拔凉水,惬意极了。再过不多日子,枣花就开了,那满树金色的小花儿密密匝匝,在绿叶的衬托下,把一颗颗枣树打扮成金镶玉般的宝石。枣花儿香能随风儿飘出几里地,一到这个季节,整个村庄都弥漫在枣花香里。引来成群成群的蜜蜂,嗡嗡嘤嘤,热闹非凡。这个时节,也是养蜂人最得意的时节,各地的养蜂人都到我们这里安营扎寨。也唯有这个季节我们这里一些日子比较宽裕的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就能品尝到甘甜爽口的枣花蜜了。那时,我沾祖母的光也能品一品这一美味。

最得意的季节是农历七月十五以后,俗话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杆。七月十五枣子开始着色,吃起来也没有了以前木艮,开始发脆,发甜,爽口。那时因为枣树多,经常吃,所以觉得不稀罕,现在想起来真羡慕那时的口福。

儿时不知道珍惜东西,经常背着大人用枣儿自己制玩具,其中的“枣儿推磨”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其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取一节高粱秫秸,剥下外面的硬皮我们管它席篾儿,席篾儿的宽度大约比织针宽一些(当然席篾是扁的),长度和上学时用的小尺子差不多。然后再席篾的两头插上两个大小差不多大红枣。这是磨杠(两头的枣儿就是相当于两个推磨的人),到这里“枣儿推磨”的玩具才制成一半,紧接着就是磨基的制作。取一个较长的的枣子把半截枣肉去掉,露出半个枣核然后在另一半尾部呈三足鼎立插入三支席篾(当然长度适度,不能太长了磨基的重心太高了就不稳定了)作为磨基的腿。这样“枣儿推磨”的玩具就制成了,再之后就是操作。将做好的磨基枣核尖向上放好,然后把原来做好的磨杠放到枣核尖儿上,当然要找好重心,不能让枣杠偏倒。然后用手一拨枣杠的一端(用力要均匀)枣杠就在枣基上旋转起来。特别有意思。因为特别像过去农家推石磨,所以孩子们起名叫“枣儿推磨”。想想那趣味儿,几个光腚小子和小*毛丫头的头扎在一起津津有味的看着磨儿转真是其乐融融,妙趣横生。孩子的笑声回荡在浓郁的枣林上空……

那时节,大人们白天都要到生产队去劳动,就吩咐小孩子看护自家的枣园,这样倒不是怕别人吃枣,枣子有的是,人们吃个枣儿大人到不心疼,怕的是孩子们乱糟践。因为人们当时指望着这点枣儿卖钱花。说归说,小孩子可不管那一套,兴致上来,就用枣儿打枣仗,打完了,怕大人回来闹,就偷偷地在地上挖个坑把打枣仗的枣子埋起来。神不知*不觉。那时小朋友间有君子协定,谁也不许告诉大人,如果谁泄露了,以后就没有人跟他玩了。所以孩子们的日子过得安然无恙,无忧无虑……

到了秋后,枣子都上了房,晒干了,放在躺柜里。

从此以后,每天放学回家,就赶紧扒干粮篮子,半个棒子饼子,一小兜红枣和花生。一口饼子,一个枣儿,一粒花生。那个香,那个甜,那个美,简直没法说。

记得那时母亲特别疼爱我们,尽管日子很艰难,每年都要留下很多的枣儿和花生给我们吃。

好景不长,文革时期,枣树都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割掉了。

光秃秃村庄,从此没有了绿荫、蝉鸣、枣花、蜂蜜、甜枣儿、更甭说孩子的欢声笑语了。有的是母亲夜夜唉声叹气。母亲发誓从此不再种枣树。“明年把这枣树改接成冬枣吧,人家说那枣儿细甜着呢。”母亲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望着古稀之年的母亲,鬓发如霜,母亲真的老了!

“嗯,嗯。”我赶紧答应着母亲的话。不知怎的眼中溢满了泪水,“枣树当年就还钱”母亲的话又在我的耳畔响起。树尤如此,知道报恩,而我呢,如今也年届天命,我回报了母亲多少呢?羊知跪乳,鸦懂反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作者:贾宝元中学语文教师

?

第二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征文启事

第二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自年11月1日起开展,体裁为散文、诗歌,内容不限,每篇文章字数在一万字内,每首诗在8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首发。可多篇文章参赛。

1、来稿请在文后附“作者简介+照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作大赛花儿香枣儿红情亦浓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