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医大医生俞康肿瘤界这条神出鬼没的
TUhjnbcbe - 2022/3/9 13:38:00
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28/4345636.html

开栏语:

普及健康知识,守护人民健康,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上半年我院推出的由本院青年高级职称专家原创的科普专栏——《一医青年专家说科普》,受到了大家的热捧。为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今日我院再次推出升级版《一医大医生》栏目,邀请本院权威专家,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带来更前沿尖端的医学技术、更准确科学的医学知识,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它,被称为肿瘤界的“变色龙”,早期不痛不痒,但却常常以各种隐匿方式“游走”于全身,除了头发、指甲和牙齿以外,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它到底是什么病?能治愈吗?今天,是第17个世界淋巴瘤日下面,让我们先通过病例来了解一下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

阿文是个超级学霸。两年前,为了复习考博士,无数个夜晚他总是挑灯夜读,长此以往,他感觉特别疲劳。有一天,他发现自己颈部出现了一个“鸽蛋”大小的肿块。于是,他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血液内科淋巴结病与淋巴瘤专科门诊就诊。

我院血液内科历来是浙江省重要的血液病学临床、教学、科研中心,移植患者辐射至*、河南、安徽、贵州、广西、江西等省市,拥有专业的淋巴瘤诊疗团队,治疗方案全面涵盖了常规化疗、免疫化疗、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开展多项国际新药注册临床试验和前沿的淋巴瘤治疗技术——CAR-T和富有特色的CAR-T桥接移植技术。

接诊后,医生快速联合淋巴瘤病理专科、血液实验室等多个部门做出病理细胞形态、细胞免疫学和基因分子突变的诊断。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医疗团队为阿文制定了相应的治疗计划。两个常规的免疫化疗后,医疗团队再次为阿文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淋巴瘤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多个部位的扩展。医生们意识到,这是个原发难治的淋巴瘤!医疗团队再次为阿文进行了细胞免疫学的检测和基因分子学的检测。这次,发现了新的突变基因!

医疗团队又一次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进行靶向治疗、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阿文的病情终于开始缓解,迎来了治愈的曙光!

在我国,淋巴瘤虽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其发病率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是增长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都是恶性的吗?哪些症状需要注意?如何及时发现呢?∨淋巴瘤亦称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的肿瘤,是一组一些类型可完全治愈的肿瘤。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0万人。其发生与病*感染(EBV、HTLV-1、HCV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淋巴瘤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有80多个亚型。按照肿瘤细胞的病理特征,可将淋巴瘤分为两大类,即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淋巴瘤的91%。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占比最高,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5%~50%。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恶性淋巴瘤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以颈部、锁骨上窝、腋下淋巴结多见,可累及全身各个淋巴结,多为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同时,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皮肤瘙痒、盗汗及消瘦等症状。如果身体出现以上症状,应高度警惕淋巴瘤,医院检查!很多人发生淋巴结肿大时格外紧张,怀疑是淋巴瘤。实际上,大部分淋巴结肿大是良性的。淋巴瘤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需取淋巴结活检,同时进行细胞免疫学和基因分子学的检测,做到更精准的诊断并精准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才有可能治愈。恶性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一经确诊,应行全身检查,进行临床分期、制订治疗计划、判断预后、观察临床疗效。其中,检查包括: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与活检、PET-CT、脑脊液检查、血常规、流式细胞术、染色体、融合基因、基因测序等。目前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免疫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和适度的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部分年龄60岁、一般状态良好的对化疗敏感的高危初治和复发患者的选择。霍奇金淋巴瘤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化疗方案首选ABVD方案。一般情况下,经合理治疗后,有较好的预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与其病理类型相关,根据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可分为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对于惰性淋巴瘤,化疗相对不敏感。若无治疗指征,以密切观察为主。一旦发现疾病进展,再进行治疗。侵袭性淋巴瘤则需要立即开始化疗,以CHOP方案为标准治疗方案。CD20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可采用R-CHOP方案,即化疗前加用CD20单抗,可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延长总生存时间。

淋巴瘤的治疗已进入新时代,即在更加准确的诊断、分层基础上,针对淋巴瘤的不同类型、分子、基因等的改变作为临床治疗导向。如CD20单抗,PD-1/PD-L1单抗,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CL-2抑制剂以及特异性T细胞(CAR-T)治疗等。

随着靶向治疗药物在内的新药不断增多,综合治疗经验不断积累,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都有了相对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患者在获得完全缓解后,回到阔别已久的学校,回到工作岗位上,回到正常生活轨迹中,和家人一起旅游、尝遍各地美食,感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点滴。阿文就是其中的一位患者,在战胜病魔后,他重返校园,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收获了美满的家庭,和同龄人一样为自己的梦想而扎实奋斗。

专家介绍

俞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分会委员血液肿瘤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学会脐血干细胞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浙江免疫学会常务理事、血液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器官移植分会委员温州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亚太骨髓移植学会会员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温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血液学研究室主任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南白象院区)来源:血液内科文字:俞康、杨倩倩视频制作:周烨、陈苑莹、吴珊珊摄影:罗盛等编辑:王坚连审核:俞康、章虹霞、*丽颖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医大医生俞康肿瘤界这条神出鬼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