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与SARS「一丘之貉」的新冠肺炎,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世界的*魅与难测的人心。除了一线工作者之外,我们每个人都躲回了巢穴,世界也就此停止了旋转。
的确,自春节放假至今,许多人已居家30余日了,如果说以往的匆忙令人没空去感受家的温度,那这段时间暂停的「洞穴生活」,则让我们与家的关系一下变得亲密起来。
然而,这一个多月来每天居家24小时的状态,不但考验了我们的耐心,更考验了我们的家。
从前的「无所谓」变成了「大bug」,彼时的「不起眼」反成了「心头好」,曾经解决「基础需求」的家居产品直接进入「最依赖排行榜」......
在与8位朋友隔网长谈之后,青舍QingHouse发现,大家在这次对各个功能空间长时间高频使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对「家」有了点新的认识,以及更精细化的要求,而这每一个需求的背后,或许未来都能像蝴蝶翅膀一般,搅动整个产业。
No.1
阿莫玲
莫语主理人微博美食博主
利用锅碗瓢盆
敲打出厨房的奏鸣曲
是阿莫玲这段时期
最重要的解压途径
被迫居家的这30多天,阿莫玲一家四口被「封印」在百余平的工作室兼家中,于是如何让家人吃得营养又健康,就成了头等大事。这期间她不但得把多年积累的厨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还要为读者准备适时的菜谱,让大家长时间居家也不无聊。
厨房空间+厨具,绝对算是这段时间阿莫玲最「依赖」的伙伴。大小不等,功能各异的数十口锅和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厨具,不但帮她把每日菜肴烹饪得色香味俱全,更给她连续多日的「厨娘生活」添了不少色彩与乐趣。
备受考验的家之
厨房大翻身
走进厨房的那一刻,到底是「打仗」还是「享受」?这其实取决于心境,无关时间与金钱。
都市里的忙碌与喧嚣几乎让上班族们喘不过气,厨房也就此成了解决温饱的必需品。多数人家的厨房,都摆出一种生人勿扰的姿态,在一无所有和堆积成灾间游移,毫无章法的动线也反映了大众对它的轻视,就连装修时厨房也常常被简化处理,很少特殊设计。
而这次在与厨房长时间高频相处后,不少人和其产生了真感情,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厨房更精致,功能更齐全。阿莫玲的建议是,除了动线清晰、收纳合理和单品功能开发之外,消费者和商家或许还可以在「强交互」上多下点功夫,让厨房变成一家人互动与交流的第二场所,让进厨房变成享受。
供图/阿莫玲
阿莫玲Says
面对每日的疫情报道,焦虑是多重的,除了打造家庭安全屏障之外,作为莫语的主理人,还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