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年级语文老师教自己的娃,是一种怎样的体
TUhjnbcbe - 2022/4/1 0:34:00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1271.html
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923468.html

文/勋章菊图/网络

这几天被陪孩子写作业的帖子刷屏,身为小一生的妈妈和老师,爆笑之余,我也同样深深感受到这种“切肤之痛”,关心则乱,看到孩子不能按照我们希望的标准完成作业,确实是一件令人着急的事。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不但是一个小一生的妈妈和老师,还是一个教自己娃的老师,这种体验真是纷乱复杂,让我百感交集,于我于楷都是一场考验。

其中的甜蜜与苦楚,我们只有走走看看,不断调整自己了。

今年九月,楷上学了。

阴差阳错,楷没能去成我想让他去的学校。我决定让他在我们学校上学。而我们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我刚教完五年级下来,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今年接的新生加上楷,只有十五个。楷爸和我一个办公室,对桌,数学老师是亲家母,她的闺女乐儿也在这个班里。如此紧凑的关系网,感觉楷简直是在上homeschool一样。于是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就有了很多新奇有趣的变化。

每天,我和亲家母在两节课后的课间操时,都会在一起讨论:你家闺女今天语文课如何,你家儿子今天数学课如何。刚开学时,我们不同程度地陷入焦虑中,每人都觉得对方的孩子好,她觉得楷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我觉得乐儿紧跟老师节奏、遵守纪律,我俩都恨不能换过来养算了。

一个多月过去,大家情绪都有所舒缓,慢慢适应了上学的节奏。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楷上学的经历。

01

上学前:犹豫之下的决定

而我虽然在绘本阅读方面有自己的一点经验,但我也深知自身的问题和难以克服的缺陷,很怕孩子会被禁锢在这些早已影响他多年的窠臼之中,所以我坚持让他去别的学校,希望能有一种新的教育力量影响他,我做好他坚强的后盾就好。

我最担心的就是,多角色的定位,会让孩子产生混乱,不容易界定“妈妈”和“老师”的范围,或者滋生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风气。因此在决定自己带他之初,我和楷爸都和他进行了正式的谈话,我们约定,进了校门,我就是陈老师,楷爸就是Z老师,不可以随便大叫爸爸妈妈。不可以和同学炫耀,班主任、语文老师就是自己的妈妈,要求大家都听自己的话。见到之前认识的阿姨、叔叔,一律称**老师,当然,回到家随便叫。楷非常小心地问我:“妈妈,如果前几天我不小心叫错了,你别批评我好吗?”我看看他,有点心疼,答应了他。

02

上学后:缓慢的适应过程

事实上,平时他一直非常粘我,课堂上,写生字时,我在巡视,他有时会偷偷摸摸我的衣服,冲我笑笑。非常偶尔,课间我在教室,他过来要我帮忙,“妈妈”会脱口而出。我会平静地跟他说“叫陈老师。”他马上会改过来。我们还约定,楷自己的书包自己收拾,虽然爸爸妈妈的办公室就在楼上,但是我们不会给他提前在办公室准备任何上课要用的东西,每天晚上,他必须在完成作业后,自己看着课程表准备第二天用的东西,忘带了就要自己承担后果。在这件事上,目前还在慢慢养成中。

我以为这样的改变是顺利的,心中还曾经窃喜,接下来他的表现就让我又气又乐了。前两天讲完生字,该写了,他举手说:“陈老师,我要拉shi。”我看看他,确实是憋,手头又没纸,挥挥手说:“上楼,找Z老师(楷爸)要纸去!”很快他就乐颠颠解决完回来了。我告诉他,不可以总是在上课时出去上厕所。换书、喝水、上厕所是课间需要做的事。楷爸说,这也就是他正常的偶发事件嘛。

结果第二天上课,又是刚开始写生字,他举手说:“陈老师,我要尿尿。”当时是第一节课,离出门前上的那次厕所最多半个小时。我说你写完再去,他扭来扭去说憋。终于写完了,赶快去了。晚上回家跟我妈说,楷自己还振振有词:“我这叫懒驴上磨——屎尿多。”我一口老血喷出来,继续跟这位懒驴谈,约定今后上课前一定先上厕所,课上尽量不去。他答应了。

第三天早晨第一节课,故伎重演。我决定以后出门前要求他必须再上一次厕所,有多少解决多少。慢慢地,他终于能知道在课间先去上厕所再玩了。

又有一节美术课,美术老师传来消息:“等会儿你会有惊喜。”一会儿加了一句“惊吓。”我回想前一天收拾书包时和他一起准备的印泥,心说坏了。追问“这家伙又抹脸上了?”原来人家要做变色龙,美术老师觉得人家挺有想法,就没有很制止,估计制止了也不听。我飞奔下楼一看,果然,不但脸是绿的,俩胳膊上也满了,正在兴高采烈地继续抹呢。我拉他出去洗脸,他回头冲同学学恐龙叫。在水管边,我给他洗了三遍,还是洗不干净,腆着大绿脸就回去了。美术老师后来跟我笑说,楷一遍涂一边说,让色彩布满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她觉得楷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玩也不是捣乱,完全可以。可是可是,我好想打他!!

我们学校下午两节课后是一个长长的课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这座校园里四处游荡,发现各种好玩的动植物,发明各种有意思的玩法。这对于楷来说,无异于天堂般的生活。每天都玩得特别尽兴,晚上九点多上床后,入睡都特别快,睡眠质量杠杠的。有一天,王老师端详着楷打趣说:“楷早晨和下午完全是两个样子。早晨干干净净的,很精神,到了下午,头发打绺,脸上蒙着一层灰,连鼻孔里都呼出一股泥土的气息。”我大笑,觉得描述得太形象了。

03

我的思考:学前需要培养什么?

多年的教书经历告诉我,有独立思考能力、以点带面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就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是到了高年级非常可贵的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真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多年不断地阅读、思考、积累。所以在前面几年,我这方面的事情做得相对多一些。

楷的学前基础是大量阅读、听读和讨论,有自己鲜明的喜好和对其相对深入的探索,识字量不详,但不算多,对字有一定敏感度,进入大班后一直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在这方面,上学后的课堂上,楷的发言明显可以看出有这方面积累的效果。比如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辨析,孩子们需要知道,除了中国人的其他国家的人都可以称为外国人。楷举手说,对于美国人来说,中国人也是外国人。这种换位思考并且主动表达的能力,是课堂教学非常需要的呈现。再比如认识“山”,组词“山峰”,楷会举手说,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诸如此类的思考过程,也是课堂教学需要的课外知识的拓展,是我们需要尽早对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和积累的。

他喜欢画画,但量并不多,写字更是很少,我对他握笔姿势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他握笔姿势没有问题,但是小肌肉群明显不够协调,写字慢就变成了上学后的头等难题。昨天开家长会,我跟几位家长谈到了孩子写字需要多下功夫,但是这几个孩子问题的原因又各有不同,比如因为没有听讲,不得要领,或者运笔不畅,或者有的笔画总是写不正,等等。楷的问题就属于因为练得少,下笔迟疑,运笔不稳,占格不准。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的,就是他迟疑不敢下笔,写字非常之慢,写完后看着字总是觉得不清爽,有笔连意断的感觉。占格错误更是家常便饭。于是初学拼音时,课后需要我单独辅导的经常就有他。

他基本没有参加过课外班(除了乐高课),完全是放养状态。因此他在团体中协同做事的意识非常缺乏,对规则的遵守重视不够,如何表达、如何沟通,都缺乏技巧。而这些体验是单凭讲述无法完全领悟的,需要孩子在今后漫长的学生生活中一点点地去尝试、体验、改进和提高。幸好学校是犯错成本最低的地方,也是可以不断试错的地方,我可以守望着他,慢慢地成长。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又觉得,我自己带他,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04

向前:和楷一起成长

如果学前不学拼音、不写字,上学后会怎么样?楷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范本。我们开始的第一个月过得非常辛苦。每天完成作业是我们亲子关系恶化的根源。因为他没有基础,我在家里必须让他在写的方面多做一些。第一个单元有写字的任务,小小的田字格里,楷举着铅笔迟迟不敢下笔,总是因为不能准确地占格或者将笔画的长度掌握好,一遍遍擦掉重写。下笔不稳,笔顺不对,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他自己改得痛苦,我在旁边陪得抓狂。慢慢地他运笔越来越稳,占格越来越目标确定。

开始学拼音了。现在我回想起来,dtnl那一课,讲得不够到位,形式不够灵活形象,果然楷就学得不扎实,一看到d和n脸盲症就犯了。我深切地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感受到,用心的老师运用尽可能生动的形式教学,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受益良多。这警示我自己,要更加深入地钻研教材,思考教法,如何能让学生掌握更扎实。

针对拼读音节比较慢的问题,我使用了拼音卡和字卡(曾经写过一片字卡和拼音的文章:学认字、学拼音

呼声最高的大象字卡补团——最精致讲究的字卡字课),一方面,用游戏的方式认识字母们,混个“脸熟”,另一方面,也会拿出楷识记很轻松的汉字来问他发音,以让他逐渐养成正确的拼读习惯。一段时间下来,他越来越有感觉,错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有自信。我们晚上得以有更多的时间运动、阅读、聊天、游戏。

我也在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这些基础知识的练习巩固,就忽略了阅读和思考,亲子共读要一直做,各种讨论也要随时随地地进行。

总的来说,我感觉家长还是要静下心来,尽可能地耐心一些,让孩子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养成习惯,也要和孩子讨论,逐渐引领孩子融入集体,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客观理性的思考能力。与各位小一生的家长共勉吧。

菊老师

6

分享教学点滴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语文老师教自己的娃,是一种怎样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