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第47期正道学人新课导入的10种方法
TUhjnbcbe - 2022/4/9 15:19:00

第47期新课导入的10种方法

山东赵凤霞

赵凤霞,山东莘县实验初中语文教师,县优秀教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市教学能手称号。参与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子课题的研究,获优秀教师称号,发表论文十多篇。

教育格言——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趋于完美。

以前读《语文教学通讯》(年7--8期B刊),很喜欢里面的课堂实录,常常将它们还原成一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更有趣的是每一节语文课都有一个美丽的开始,虽然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养。这个美丽的开始很值得品味,今天有兴整理如下:

1《绝品》教学实录(高露)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张图片(PPT展示:装裱图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左边的图片显得很旧,而右边的图片就像刚画的一样。

生:右边的刚出炉的吧,显得真实。

师:右边的更好一些,是吧?其实,这是同一幅画,之所以呈现出一些不同,是得益于中国特有的装潢技艺。那么,这节课就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表现中国传统技艺——装裱技艺,体现中国精神的文学作品——谈歌的《绝品》。请同学们看课文,速读,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简析:

由装裱技艺的图片导入,有利于学生近距离了解装裱技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并直奔主题,而且设置悬念——装裱技艺什么样?为什么这么神奇?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陌生的装裱有了简单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甚至有可能传承传统文化。

2《绿色蝈蝈》教学实录葛晓华

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阅读《绿色蝈蝈》这篇文章。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法布尔?

简析:

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明了,干净利索,没有虚话、套话、空话。

3《变色龙》教学实录马晓奕

师:同学们,早在年,一位俄国作家的小说就传入中国,这位作家的作品对我们所熟知的大文豪鲁迅产生了极大影响。郭沫若先生认为前期鲁迅在中国新文艺上所取得的成绩,就是这位外国作家在东方播下的种子。此后,他的作品还影响巴交金等一大批文学家、小说家。这位俄国作家就是契诃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著名的短篇小说《变色龙》。

简析:

交代契诃夫在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尤其是对鲁迅等大文学家的影响,强调突出其作品的优秀,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斗志,渴望学习这位大作家的作品,起到了很好的激趣作用。

4《柳叶儿》教学实录季帅

师:课前,我们看过一副柳的图片,提到柳,人们总会想到婀娜多姿的美,在很多文人墨客眼中,柳总是充满着多情的浪漫。但是有这样一位作家,每次经过河边的柳树时,总是忍不住要摘一片柳叶下来嚼一嚼,他对于柳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位作家经过怎样的岁月,现在,让我们进入这篇课文,随着作者的笔端去聆听他童年的往事。

简析:

文人墨客眼中的柳和这位作家眼中的柳作对比,对比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带着好奇心走入课文,探究问题。

5《慧眼观物,我心飞翔》教学实录荆向阳

师:同学们好!我来自西安,西安古称长安,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名城。今年,我们西安承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同学们有没有去西安游览过世园会呢?

生:没有。

屏显:“送你一个长安”雕塑图片。

师:这是西安世园会的一座著名的雕塑,名为“送你一个长安”,满含西安人的智慧与热情,你们读出其中的意趣与情韵了吗?

(学生沉默)

师:老师要提示一下——雕塑后面的那座塔名为长安塔,是西安世园会标志性建筑。两只手的造型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读懂这座雕塑的内涵了吗?

(学生打开了话匣子……)

简析:

从“送你一个长安”的雕塑入手,新颖别致,很有时代感,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探究“送你一个长安”的寓意,正是这节作文课——慧眼观物,我心飞翔息息相关,于新奇中接受新知识。如此导入,紧扣时代的脉搏,富有时代气息,给学生平淡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景书芳

师:同学们好,我来自荆楚故园——宜昌的景老师,荆门被誉为“荆楚门户”,宜昌是荆楚文化的摇篮,所以到荆门和大家一起学习,有一种别样的新鲜和亲切。大家知道,荆楚大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我们将沿历史长河回溯到两千年多的战国,你们知道战国七雄吗?

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师:初期哪个国家最强盛?

生:齐国。

师:齐国为什么最强盛呢?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它有敢于进谏的贤臣和善于纳谏的明君。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位贤臣和一位明君的故事。

简析:

由“宜昌”到“荆门”,同属荆楚大地,消除了陌生感;赞誉荆门的历史文化地位,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突然话锋一转,追溯到两千多年的战国,初期哪个国家最强盛?为什么?设问导入,引出人物。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吊起学生胃口,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探究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更有助于学生走进课文。这样不仅介绍了自己,表达热爱故乡之情,行不言之教。

7《醉翁亭记》教学实录刘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好文章,“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记叙。

师:“记叙”,这位同学说得好,《醉翁亭记》也就是“记醉翁亭”的意思,“记”也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这座亭为什么叫醉翁亭呢?学了这篇文章,我们就知道了。

简析:

解题导入,温故知新,巩固“记”这种问题知识。同时提问:为什么叫醉翁亭呢,自然引入课文的学习,自然、简洁、明了,绝不拖泥带水。

8《散步》教学实录王仁根

师:同学们,《三国演义》你们看过吗?

生:看过。

师:谁来说一说《三国演义》当中哪些人、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刘备,三顾茅庐。

生:诸葛亮,火烧赤壁。

生:诸葛亮,空城计。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不少嘛。王老师也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件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经在遗诏当中用这样两句话告诫他的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知道这句话讲的什么意思吗?

生:不要以为是坏事小就去做它,也不要以为是好事小就不去做它。

师:非常正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它,因为小的坏事做了,就会变成大的坏事;也不要以为是小的好事就不去做它,因为小的好事做长了就会变成大的好事。发现没有,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一个字?

生:“小”(彩色板书:小)。

师:话虽小,但是道理却很大、却很深啊。

师: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能够反映出一个大的理儿。

教师板书:小事大理

今天咱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一篇以小见大的文章,那就是莫怀戚的散步!

简析:

开篇从“三国”故事入手,让人惊异;接着分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内涵;进而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导入新课。虽然有绕的圈儿有点儿远,但还是让人恍然大悟,并且在分析中重温小故事蕴含的丰富意蕴,甚至注重生活中的小事,一面酿成大错。

9《关雎》教学实录郭致顺

PPT展示:四书五经图片

师:同学们好,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学习的是美国文学。没想到美国的一位教授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感兴趣,他问中国的学生:“听说你们国家有本书,叫《周易》,这本书很神奇,读懂了它就可以懂得乾坤大道,就可以预知未来,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说:“Iamsorry!没读过。”教授又问:“你们国家还有一本书,是最早的诗歌总集,据说读完了它,人就变得温柔敦厚,这本书你读过了没有?”这个学生说:“Iamsorry!没读全。”“你们国家的武圣人关云长深明大义,那是因为他熟读《春秋》,这本书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继续说:“Iamsorry!”这时候教授说:“那我建议你还是回国吧,文学的源头在你们那儿,‘四书五经’,最经典的东西你都没有读完,跑到这里研究别国的文学,那是舍本逐末。”

这个故事是我编的,大家觉得合理吗?

生:合理。

师:我也觉得合理。现在好多学生所读的经典太少了,有的学生干脆就没有读过,现在咱们已经是初三了,再过一段时间,有些同学基本就告别学校了,以后读书的机会就会更少了,更不读这些书了。

这个话题太沉重,我们换个轻松点的,你们平时有没有聊过爱情?

简析:

编一个淡漠传统经典的故事导入,引人入胜,学生喜欢听;在合情合理的故事中讲道理——传承国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便于学生接受。

只是这个故事有点儿长,从应该阅读经典到课题《关雎》,这个圈儿绕得有点儿远。

10《老王》教学实录潘林杰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不光循着她自己的事迹,也循着她的笔墨去认识她,同时认识她笔下的一个人物——老王。

屏显:杨绛、钱钟书的图片和简介。

简析:

今天“认识一个人”——她(杨绛),而且“不光循着她自己的事迹,也循着她的笔墨去认识她”,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这节课认识“她”,“她”成了主角,这和文章的题目“老王”有点冲突,尽管后面老师说“同时认识她笔下的一个人物——老王”。从课堂内容上看,这节课老师也全力引领学生“走近老王”,“品味老王”,这样导入就有点儿喧宾夺主,主次不分,对学生造成误导。

(以上导入均摘自《语文教学通讯》.7-8)

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图片导入、简介作者、设疑导入、故事导入、释题导入……但不管怎样导入,新课导入必须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循序渐进性等,只有恰当、巧妙地导入新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导入犹如一株株摇曳多姿的花草,只要我们勤于管理,只要我们付出智慧,就能浇灌出更多美丽的花朵,语文的百花园也更加绚丽多姿。

欢迎各位朋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47期正道学人新课导入的10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