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视频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教学设计
5.生物的启示
科学知识:
1.知道物品和动植物形态之间的相似之处。
2.比较巢房,知道正六边形巢房结构的优点。
3.比较鱼和船,知道两者之间的关联。
4.了解鸟与发明创造的关联。
科学探究:
1.多角度地探究蜂巢的结构特点,知道蜂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2.对仿生设计产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计算、推演验证。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通过资料查询、案例分析来得出结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应用仿生的实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并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
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
多角度探究蜂巢结构的特点。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铁丝网局部、塑料吸盘、小降落伞、魔术贴、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卡片、A4纸,记录卡、笔。
1课时
一、建立仿生物品与动植物之间的关联
1.同学们,桌上有以下材料,你见过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局部铁丝网、塑料吸盘、小降落伞、魔术贴;学生自主触摸、感受,联结生活体验)
它们能具有这样的作用,与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关联?你能写一写吗?(将学生对物品的思考聚焦到形状,为后续勾连动植物形态打下基础。学生讨论物品形状特点后,将形状功能用简介的语言归纳到表格中)
2.思考:刚才我们接触这些材料,似乎能与自然中的一些朋友产生联系。看看屏幕上的这些动植物,桌上物品的形状和功能,与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屏幕课件展示图片:植物带刺的茎、章鱼底部、苍耳、蒲公英;学生讨论交流桌上物品对应哪一种动植物,阐述理由并思考相似之处。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二者之间的相似点。)
3.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人类从生物中获得的启示。(出示课题)
除了刚刚的物品,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设计受了动植物的启示?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原有经验来看,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仿生,通过实物触摸体验,让学生将动植物与仿生品的形状、特点关联起来,意识到人类创新设计出的一些物品是受到了动植物的启发。]
二、探究蜂巢房的结构优势
1.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其掌握了更多奇妙的本领。例如,小小的蜜蜂,就拥有者令人惊艳的建筑能力。(展示蜂巢图片)对于蜂巢的形状结构,你能提出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聚焦自主提出问题,例如
——问题1:蜂巢形状为六边形,为什么不是其他形状?
——问题2:六边形的蜂巢是不是更加节省材料?
——问题3:六边形的蜂巢是不是更加坚固、抗压?
(将学生的问题汇总,对应探究活动选择)
2.问题1:蜂巢的形状为六边形,为什么不是其他形状呢?我们尝试下用其他形状。(分发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硬卡纸到各组,各组尝试拼接,交流结果)
3.同学们发现,同种正多边形,能密铺的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那为什么蜂巢不是正三角形、正四边形,而是六边形呢?你能说说你的猜想吗?(可以直接引到问题2的探究设计)
4.问题2:(1)阅读材料:我们假设用3种面积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建蜂巢,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总长度已在阅读材料当中,请阅读后尝试进行排序。(屏幕展示数据,分析使用六边形筑巢对的优劣点,辩证看待正六边形的筑巢方式)
问题3:(2)用A4纸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比较下抗压能力的差别。
师: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你能说说,如果你是蜜蜂,你会选择哪种形状建蜂巢?为什么?(讨论汇报交流)
5.总结思考:使用这样的结构建蜂巢,有什么好处?(拓展思考)
[设计意图:以蜂巢为例,感受生物进化的完美,为人类创造发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对比鱼和船相似性,建构仿生学概念
1.蜜蜂用它的辛勤智慧搭建起了牢固的蜂巢,人们也从蜜蜂的蜂巢得到了很多的建筑方面的启示。(可播放蜂巢结构科普视频)
人们为了生存的需求,也从更多的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启示。例如,我们在造船时,会从哪种动物得到启示?(展示鱼类3D动画模型,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使用电子书包。大屏幕展示船只的各结构图片)
2.那么,你若是船舶设计师,你会从鱼身上的那些结构特点,把它运用到船上来呢?
鱼骨、脊椎——船身支架
鱼鳍——船桨、脚蹼
鱼尾——船尾螺旋桨
鱼鳔——气囊、潜水艇排水器
[设计意图:引入第二个仿生事例。利用学生熟悉的且有较强认同感的鱼和船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仿生的理解,为仿生概念的提出做好铺垫。]
四、拓展活动
1.就像刚刚的活动一样,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各种人造物。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板书)。
2.仿生学是工程学的一门基础,我们生活中大量物品都是仿生学的产物。大家课后可以通过资料查询,了解人类从鸟的身上获得了哪些发明创造的启示,并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蜂巢结构和鱼的分析之后,已经有能力独立研究动植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关联性了。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升,也是研究话题的再一次延伸。]
同步练习
5.生物的启示
一、填空。
1.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和生理;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
2.蜜蜂把巢筑成密合度最高、所需材料最少、可使用空间最大的形。
3.人类模仿生物的和,创造出各种人造物。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口技演员能模仿很多动物的叫声,这就是仿生。()
2.生物是有限的,仿生产品将会越来越少。()
3.从一种生物体上,我们只能得到一方面的启示。()
4.在我们的生活中,仿生物品随处可见。()
三、我会连。
请将下列仿生动物与其对应的仿生结果用线连起来。
近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让世人瞩目,让我们共同思考
下列问题。
1.宇航员长时间处于太空中,失重始终影响血液向下肢的运输,科学家设计出奇特的宇航服,使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也能使体内的血液运输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肢。科学家模仿的生物是()。
A.骆驼B.大象C.长颈鹿
2.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成功仿制出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用于检测航天飞船座舱内的气体成分;受到苍蝇复眼的启发,发明了“蝇眼”航空照相机,一次能拍摄多张高清照片。科学家所用的生物技术属于技术。
五、分析运用。
请列举出蜂巢结构的三个优点。
2.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仿生产品及其对应的仿生生物。(至少写出三种)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
2.蜜蜂把巢筑成密合度最高、所需材料最少、可使用空间最大的正六边形。
3.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口技演员能模仿很多动物的叫声,这就是仿生。(×)
2.生物是有限的,仿生产品将会越来越少。(×)
3.从一种生物体上,我们只能得到一方面的启示。(×)
4.在我们的生活中,仿生物品随处可见。(√)
三、我会连。
请将下列仿生动物与其对应的仿生结果用线连起来。
近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让世人瞩目,让我们共同思考下列问题。
1.宇航员长时间处于太空中,失重始终影响血液向下肢的运
输,科学家设计出奇特的宇航服,使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也
能使体内的血液运输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肢。科学家模仿的生物
是(C)。
A.骆驼B.大象C.长颈鹿
2.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成功仿制出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用于检测航天飞船座舱内的气体成分;受到苍蝇复眼的启发,发明了“蝇眼”航空照相机,一次能拍摄多张高清照片。科学家所用的生物技术属于仿生技术。
五、分析运用。
1.请列举出蜂巢结构的三个优点。
结构轻便,空间大,抗压能力强,用料少,密合度高等。(任选三点)
2.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仿生产品及其对应的仿生生物。(至少写出三种)
(1)隆落伞——蒲公英;(2)船桨——鱼鳍;(3)拱形
屋顶——鸡蛋壳:(4)雷达、声呐——海豚;(5)迷彩服—
—变色龙;(6)飞机——鸟。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
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