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内容转载自好好住(ID:niceliving)
敢姑娘,是那种你看一眼就忘不掉的姑娘。
爆炸头,大高个儿,笑声爽朗,自带一种「打开自己、拥抱世界」的姿态。你一见到她,就能读懂「敢姑娘」这名字的由来。
也难怪,一个人跑遍世界拍视频、翘课去找小S和曲家瑞、自信硬闯时装周、用一通电话就约到IrisApfel……
这些不可能,在敢姑娘这统统成为了可能。
年,敢姑娘和时尚女王IrisApfel在纽约见面。
她的存在,如同一种宣言:
只要你够「敢」,
奇迹一定会光临你的人生。
只要变得勇敢,
你的生命也会充满魔法。
敢姑娘,90后,地道的西安人。
小时候的她,是班里不起眼的乖乖女,腼腆话少,习惯隐身于人群。跟「敢」这个字,压根没什么联系。
改变的起点,是从不断变换居住地开始。
前后转学过8次的她,被逼出了一身强大的适应力。前一秒还是妈妈嘴里「打不出个蔫儿屁」的小孩,下一秒就习惯了在全班人面前自信地介绍自己。「就像变色龙一样,你必须抛开恐惧,去快速适应新的地方」。
多城市的生活,让她渐渐与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剥离,慢慢生出自我的样子。
大学在台湾交换的时期,喜欢曲家瑞就自告奋勇去认识,想见小S就真蹭到了「康熙来了」的探班,也告别长发尝试起突破性的爆炸头。
台湾交换初期,敢姑娘(右一)还是普通的长卷发。
如同那蓬标志性发型,敢姑娘开始踢走自设的屏障,并愈发确定一个道理:只要你努力去达成,很多事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敢姑娘和曲家瑞也从此成为了朋友。
她索性更打开自己,去全世界旅行、做沙发客、到农场打工、在Vlog还没流行的时候,就跑到纽约自导自演拍起了短视频。
一旦给自己松了绑,她的世界彻底斑斓起来。
不顾众人眼光,躺在纽约中央车站看星座图。
紧接着,无数奇妙的相遇洒向她:
约会软件认识剪辑师,帮她剪辑了第一支视频;在派对偶遇的Vogue摄影师,专程花5小时教她怎么打光;想见偶像?一个电话,就约到了时尚女王IrisApfel的下午茶……
「想要做好一件事,所有人都会来帮你」,这是变得勇敢之后,敢姑娘学会的最重要的魔法。
我从不害怕搬家,
搬家意味着主动改变。
满世界撒欢的敢姑娘,前年漂到了上海。
起初她把家租在工作室对面,本以为能省了通勤时间,结果却造成工作与生活完全不分的局面。她仿佛一台生了锈的永动机,疲惫得咔咔作响。
敢姑娘与工作室的伙伴们
为了切换生活状态,「搬家」是敢姑娘想到的最优解。
不怕折腾的她,风风火火开始看房,最主要考虑三个核心:①采光要好,足够通透②空间要大,能容纳朋友③满足职住一体,衣帽间不能少,剪辑室也得有。
房子的平面户型图
看了无数次房之后,她决定搬到现在的家:㎡,三室两厅,视线极好。
这个房采光很棒,户型方正,房租也是同类型里的性价比之王。唯一缺点,是本身的精装修风,略有土味。
改造尚未完成的家
敢姑娘倒不把这当回事,她对自己的软装能力信心十足。愣是在24小时内极限挑战,把千篇一律的精装房掰成了自己的样儿。
滑动解锁,敢姑娘家的奇妙空间
进门的玄关,一面墙贴满了敢姑娘自己制作的海报,这是她在纽约开始拍视频的成长轨迹,是她成为博主的起点。
另一侧平平无奇的鞋柜,用绿箭展示盒提亮色彩。如即将打开的百宝箱,敢姑娘用她的语言传递着:琳琅满目的世界,才刚刚开始。
踏进客厅,面包茶几和橘色地毯让人迅速被暖色系包围。本来用于摆放电视的柜子,也被敢姑娘从世界各地背回来的书所占据。
敢姑娘非常善于用地毯、挂画和书去丰富空间的趣味性。
其中,一幅悬挂在视觉中心的冷色调荧光画异常抢眼。这句话的出处,也来自于她在纽约遇见的黑人小姑娘:WhatifIfall?Ohbutmydarling,whatifyoufly!
敢姑娘:每次看到这句话,都会想到过去在纽约奋斗的自己。
而一旁的装饰画,也是平时搜集所得,不用花什么钱,全靠海报和杂志内页剪贴而成,随意挂在墙上,自成一派。
用餐区也沿用复古风格,餐桌堆得满满当当,但多是些无用小物。这与敢姑娘的软装哲学一致: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有用,多一些鸡肋的东西,照样可以很美。
旁边的餐边柜被她打造成了「相片博物馆」,记录着每一个成长时期的瞬间。
她说:这都是回忆,见证我从小到大的样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了,这个相片柜的存在是一种「常回家」的提醒。
厨房的采光很通透,为了打破纯白色系的单调,敢姑娘把花花绿绿的玩意都摆在其中,那道选择题「Shouldwedrinkwinetonight」堪称整个厨房的点睛之笔。
剪辑室整体比较简单,但细节满满。不仅是进门的熊猫门帘,连补光灯的腿,也被敢姑娘点缀得异常可爱。她说,太fancy会让我有距离感,「乱糟糟」的反而才像家。
作为时尚旅行博主,衣帽间是敢姑娘的大宝藏聚集地,大量隔板的使用,一边摆放服饰,一边展示鞋子。她对自己的购物欲很坦诚,「好花心好花心,我太渣了!」
总之,去到敢姑娘的家,仿佛打开一个奇幻的盲盒,让你彻底忘了原来房子的样子。
她把她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色彩注入其中,在24小时之内,用一万五千元,纯靠软装,就让一个平平无奇的精装房生出了自我的枝芽。
右下角的小蜥蜴是敢姑娘从古巴背回来的小玩意。
像是吹散开的蒲公英,
全世界都可以是我的家。
敢姑娘的多彩空间,不局限于住所,在上海她还创办了一处名叫「好好笑HaoHaoLaugh」的多形态线下空间。
为了打破「云交友」的物理距离,她把这里定义为:与女孩们一起通过线下真实的交流产生连接,建立感情,共同成长,致力于GirlsSupportGirls的民间基地。
敢姑娘和姜波拉在好好笑线下空间
为了让更多宝藏女性艺术家被看见,她创建了「格格屋」,把各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带到大家面前。
为了分担女孩们的焦虑,她创办了「夸夸会」,鼓励大家分享彼此的喜悦与眼泪,赞美他人,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好好笑」就像一架随时可以起飞的航班,乘客们只要上机系好安全带,就会与所有的烦恼说拜拜。
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线下空间,在身边人眼里,上海早已是敢姑娘自己的地盘。
而敢姑娘却说,我很清楚上海只是一个暂时停泊的地方,我还在找,不知道未来会在哪里停靠下来。
她的漂泊,似乎正是构筑自我的那股能量。
如同风一吹就四散他方的蒲公英,始终保持着ontheway的状态——不吝啬与每一个停留的城市交朋友,爱它、拥抱它、接受它在自己的身上留下印记。
西安、北京、上海、柏林、巴黎、纽约……
如果细数敢姑娘长住过的城市,你会发现「四海为家」这个词放在她的身上并不为过。
拥有不停变换城市的勇气,已经很了不起。更难得的,还有敢姑娘「落地就能生根」的能力。
就像上海,明知不是久留的地儿,她倒照样安起了家,做起了空间,搭建起了GirlsSupportGirls的线下平台。
一直过着游牧式生活的她,勇于折腾,不怕变化,不拒绝与一座城市产生深度的联结。
如她所说:多亏了长期的异乡漂泊,才让我在潜移默化之中,拥有了一段「敢想也敢做」的多彩人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