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有些家长私信时老师:我把您的笔记都给孩子抄在课本上了,谢谢您!
时老师很开心能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帮助,让你们知道该从什么方向着手学习课文,但是“帮助”孩子抄写或者让孩子自己抄写都是错误的表现!时老师决定做百家号的那刻起并不是让孩子的书本记得满满当当,伪装成学霸模样,而是想给家长提供一些帮助,赋闲在家能够给孩子一些辅导,及时预习或补差补缺。
时老师也是一名一线教师,在这里,老师要让家长明确:每一课生字词部分的组词、部首、笔画、音序都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的,课文中的段落、圈生字词也是在预习时自己完成的。时老师在书本上做的笔记是想让家长有个参考,能够讲解给孩子听,做到及时预习复习。大家想一想,如果孩子不理解,你让他写在书本上又会有什么用呢?所以老师建议家长,自己的孩子理解多少就让他凭着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而不要一味地抄写,这样的效果要比满书都是笔记好得多。
同学们,自然界的万物变化莫测,有趣极了。同一种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样子,比如:变色龙会根据外界颜色的变化而变化,绿色的、红色的都有,枯叶蝶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变化自己的形状和颜色,尽量让你发现不了它。今天我们要走进“雨”的一个系列——雷雨,去发现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1.学习生字词
雷书写时,上半部分的雨字头要后写左右的四个点,之前的竖变成点,横折钩变成横钩;乌不要多加了中间的一点变成鸟;黑要注意它的笔顺:竖、横折、点、短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压不要少写了一点;垂的部首是第一笔撇,笔顺:撇、横、竖、横、竖、竖、横、横,这个字中间宽,上下窄,第四笔的横最长,并在横中线上;户是独体字,部首是户;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大家要注意这个字共有7画。另外,要学会给多音字压区分组词。
积累词语
黑沉沉、白茫茫、红扑扑、绿油油、金灿灿
越来越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多、越下越大、越吃越胖、越长越高……
2.学习课文
分段分析:
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雷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多发生在夏季,时间短。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短,多景物描写,大家要学会背诵。
分段概括学习
雷雨前:第1~3自然段
雷雨中:第4~6自然段
雷雨后:第7~8自然段
雷雨前描写了乌云、树叶、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这些景物,动静结合,既写出了雷雨前的宁静又写出了雷雨将要爆发之势。
雷雨中用了三个“哗,哗,哗”写出了一开始雨点的大,打在地上很响亮。雷雨由下起来了——越下越大——渐渐变小,简单的12个字便写出了雷雨始落的过程。
雷雨后,描写了空气、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这些事物的变化,描写顺序由上到下,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赏析词语:
文中有几个动词用得特别好。
(1)蜘蛛又坐在网上(拟人句)。一个坐字,赋予了蜘蛛人的权利,体现了蜘蛛的悠然自得。
(2)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个压字,体现了乌云云层的厚重和来势汹汹,给人压抑的感觉。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个垂字,说明了风大,弱小的蜘蛛爬动不了,担心被风吹走,只能垂直掉下来。
(4)一条彩虹挂在天空。通常我们会用挂这个字来说画,这就说明了雨后彩虹的美丽,犹如一幅画卷挂在天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前后事物的变化过程,你观察过毛毛雨、阵雨、暴雨的前后变化过程吗?希望同学们在下次用心观察!
附上练习题,同学们做一做吧!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评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