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下令处决的3位国军将领
TUhjnbcbe - 2023/4/2 8:10:00

年10月22日,国民*王牌部队74*58师少将师长廖龄奇被蒋介石以“临阵脱逃”的罪名枪决。

消息一传出来,举国震惊,54师所属的4个团长更是集体辞职以示抗议。

蒋介石后来也后悔了,将廖龄奇按抗日阵亡将官给予抚恤,并将廖龄奇的遗体厚葬于国民*最大的烈士陵园“南岳忠烈祠”中,为廖龄奇的家属颁发“荣哀状”证书。

图:南岳忠烈祠

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实死于非命的国民*将领不在少数,蒋介石这个人生性多疑、情绪容易激动,正是由于蒋介石这种偏激的性格,造成一部分将领死于非命,而不是抗敌的战场上。

那么这些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枪决的国民*高级将领中,老蒋如何严惩投敌者?又如何错杀爱国将领的呢?

*阀中的“变色龙”——石友三

石友三在抗日战场上又被称为“倒戈将*”,他的立场有多么不坚定呢?看看他临阵投靠多少人就知道了。

图:石友三

石友三最早是吴佩孚的部下,新*第三镇兵变,石友三流落北京。

后来再度从*,投入了冯玉祥部下,石友三天性机灵,善于看人眼色行事,所以很快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成了他的贴身护卫。

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石友三被提升为第八混成旅旅长,是冯玉祥麾下著名的“十三太保”。

石友三驻扎在包头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屠杀了多名不愿忍受地主剥削而反抗的佃农、长工等,被当地人称为“活阎王”。

图:石友三

年,阎锡山在张作霖的诱使下出兵燕北,冯玉祥命令石友三、韩复榘两*进攻雁北,保障京绥铁路的通畅和安全,没想到石友三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直接投靠了阎锡山。

后来冯玉祥派人来劝说,石友三才又听从了冯玉祥的指挥,冯玉祥为了保证部队纪律,撤换掉了一批石友三的部下,这个举动引起了石友三的不满,还偷偷活埋了冯玉祥派过来的参谋长李秉璇。

年5月,在西北*反蒋的战争中,石友三再次叛变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10月,蒋介石命石友三率*南下,进攻李宗仁、陈济棠的反蒋*,石友三怕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的,自己会吃亏。

图:冯玉祥

就在石友三犹豫不决的时候,唐生智派和广东方面的都派人来劝石友三反蒋,没想到石友三真的同意了,以数十门大炮排列在浦口江岸向南京轰击,并派便衣队潜入南京捣乱,南京城顿时一团乱。

年中原大战爆发前,冯玉祥、阎锡山多次派人来劝石友三反蒋,石友三自知炮轰南京城已经得罪了蒋介石,于是又率领部队再次投靠了冯玉祥,参加了反蒋战争。

中原大战爆发后,石友三一看形势不对,于是又叛变了冯玉祥,响应了张学良的拥蒋通电,并顺势投靠了张学良。

图:石友三

投靠了张学良的石友三并没有安分下来,又在汪精卫的游说下密谋反张,失败后又投靠了蒋介石部下。

年抗日战争爆发,石友三在对日作战时,看见有便宜的仗就打,见到硬仗就躲,还主动向八路*示好,得到了八路*的好处后,石友三立马翻脸不认人,进攻八路*。

被八路*赶出冀南的石友三,又暗中勾结日*,他积极配合日伪*,多次进攻八路*根据地,还与日*签下互不侵犯的协议。

石友三的投敌叛国,让他逐渐众叛亲离,尤其是他的部下,都不愿意跟着他投靠日本人,他的昔日好友新八**长高树勋多次好言相劝,但是石友三不仅不听,还把高树勋的动向告诉日*,想借日本人的手消灭高树勋。

忍无可忍的高树勋心生一计,给石友三摆了一桌鸿门宴,在饭桌上,直接派人把早就准备好的绳子套在了石友三的脖子上。

图:高树勋

一行人把石友三拖到了*河边上,高树勋派人挖了一个大坑,高声说道“通敌叛国、罪不可恕。“就这样活埋了石友三。

石友三还做过一件丧尽天良的事情,就是“火杀少林寺”,因为少林寺众僧曾帮助繁重修的部队阻击石友三的部队,后来石友三为了泄愤,返回头来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千年古刹少林寺连同阁楼、经书都尽付一炬,对中国的佛教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回家探亲被冤杀——廖龄奇

廖龄奇如果活着,绝对是*埔史上的一名悍将。

廖龄奇是*埔*校的第四期毕业生,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在著名的汀泗桥战役中,廖龄奇带领将士们猛冲猛打,不幸伤了右臂落下残疾,但廖龄奇也因此一战成名,一路晋升。

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廖龄奇在炮火中接任88师的旅长,指挥全旅与日*奋战80余天,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杀伤,后奉命从上海战场撤退。

11月廖龄奇率领部队调入南京,当日*对南京城进行猛烈进攻时,廖龄奇率领全旅与日*展开了殊死搏斗,一直坚持在前线督战。

年廖龄奇接任58师师长,成为了国民*中央*的一员高级将领。执掌王牌*队后,廖龄奇大展所能,曾于第一次湘北会战中率领所部予进犯日*以迎头痛击,拖住了敌人,取得了第一次湘北会战大捷。

图:廖龄奇

年9月1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此时的廖龄奇因为请假回老家结婚,正陪着新婚妻子在湖南祁阳老家省亲。

接到部队开拔的电文后,廖龄奇立即辞别蜜月中的新婚妻子,连夜往长沙赶去,还自己掏钱租了一辆车,火速追上大部队。

回归部队的廖龄奇率领58师向日*发起猛烈的反攻,但是敌人已经明显占据了优势,58师想要凭一己之力挽回战局,已是不可能了。

日*从侧翼突破春华山,58师被日*包围切割,伤亡惨重,难得是58师虽然被日*包围,但在廖龄奇的指挥下,大部队毅然冲出包围圈,避免了全*覆没的命运。

图:长沙会战

然而在部队休整撤退的时候,廖龄奇的做法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强行拦下了一列火车,将部队拉到了株洲整顿,自己顺道又回了祁阳探亲。

长沙城最终失守,蒋介石本来就心情不好,又得知了廖龄奇中途回家探亲的消息,老蒋震怒,当即下令把廖龄奇押解到南岳。

此时的廖龄奇坐在*事法庭上,危机四伏,薛岳等人把战败归咎于廖龄奇不听指挥、弃城逃跑回家身上。

气急败坏的蒋介石根本不听廖龄奇的解释,当众宣布廖龄奇临阵脱逃,当即下令枪决。

图:廖龄奇

58师的四位团长得知廖龄奇被处决后,立即集体辞职,为廖龄奇鸣不平。与此同时,宪兵在关押廖龄奇的房间里找到了三封遗书,是他死前留下的。一封写给母亲处理家事,一封写给新婚妻子劝其改嫁,还有一封是叮嘱其表弟结算师部账目,并要求把这三封信交到蒋介石手上。

蒋介石拿到这三封信一看,加上团长们这么一闹,他知道自己是“冤杀”了廖龄奇,随即丰厚安排了廖龄奇的后事。

长沙失守丢了性命——张德能

和廖龄奇一样,张德能也是因为第二次长沙会战失败而被蒋介石下令处决的。

北伐期间,张德能所在部队,正是赫赫有名的“铁*”第四*,在汀泗桥战斗期间,张德能拼命救出师长张发奎,从而受到赏识,一步步晋升。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张德能已是少将师长,率领第59师镇守长沙。

图:张德能

年9月,10万日本杀奔长沙,企图用最短时间围歼第九战区的中国*队,时任长沙警备司令的张德能,在外围率部队与日*血战数十天,重创日*冈村宁次部。

凭借此战,张德能晋升为第四*副师长。没过多久,日*又卷土重来,张德能率领第四*内外夹击,和日*打了近半个多月,全歼日*一个师团!

这一仗之后,张德能犹如长沙老百姓心中的“救世主“,力保长沙安然无恙,张德能也成为第四*的*长,晋升陆*中将。

图:长沙会战

年,日*的铁骑再次踏入长沙,战场形势风云突变,此时的长沙,是日本人想要控制中国战场的关键一步,日*来势凶猛。

当时负责防守长沙的,除了张德能的第四*,还有*涛的第36*和美国的炮兵团,其中美国的炮兵团和第36*主要驻守在岳麓山一带,负责长沙城的外围防线。

等到日本人进攻的时候,美国的炮兵团空有武器装备,却毫无作战经验,*长*涛在作战中溜之大吉,致使长沙城市外围防线迅速失守,美*的50多门大炮,也轻松地落到了日本人手中。

失去外围应策的张德能在城内孤*奋战,根本拦不住日*的猛烈进攻,得到撤退的命令后,张德能随即率部撤退。

图:长沙会战

但是此时的长沙已被日*三面包围,张德能只能从湘江上代开一条退路,加上日*的疯狂轰炸,等到张德能从长沙退出来的时候,第四*兵力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自知罪责难逃,张德能想要以死谢罪,但是被部下死死地拦住了,然而张德能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

长沙失守,蒋介石急于找负责人,于是把矛头对准了张德能。加上美国人丢了火炮,找老蒋讨要说法,岳麓山的炮兵指挥官声称,自己是在张德能的部队溃败后,才弃了火炮撤退的。

图:蒋介石

而这时曾批准张德能撤退的赵子立,也开始翻脸不认人了。孤立无援的张德能,被安上了临阵脱逃的罪名。

张德能被逮捕后,蒋介石既不公开审判,也不听其辩解,只是把他幽禁了起来,三个月后,张德能因“失守长沙、有失戎机”的罪名被处以枪决。其实大家都知道,张德能不过是一颗被顶替谢罪的棋子罢了。

以上的三人,石友三是死有余辜,大快人心,但是张德能和廖龄奇却是死得实在可惜,作为爱国将领,他们不是牺牲在抗敌的战场上,而是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实在是惋惜至极。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下令处决的3位国军将领